五一特辑丨走近“小众职业”⑦从门外汉到“技术大拿”,刘春林用智慧火花让锅炉“更聪明”
2024-05-03 14:26:25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优秀共产党员、扬子石化公司标兵……家住泰山街道沧波门社区的刘春林,曾获得过许多“沉甸甸”的荣誉。这些荣誉记录了他从一名锅炉“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大拿”的励志故事,也彰显了他热心公益,奉献他人的志愿风采。

攻坚啃硬,他全心全意助力企业发展

对于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刘春林最深的感受。1988年12月,刘春林进入扬子石化公司热电厂工作。36年来,他先后担任过热电厂锅炉装置运行班长、基层党员班长、扬子石化首席技师、南京市“刘春林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虽然工作岗位不断有所变化,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却一直未变。他以厂为家,任劳任怨,总是带头钻炉膛、爬管线、捅积煤,尝遍了锅炉车间所有的艰难险苦,也摸透了每一台锅炉的“脾气”。不仅如此,在渐渐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后,刘春林开始尝试根据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优化工艺,主持锅炉DCS改造、锅炉烟气脱硝改造、绿色供汽中心锅炉项目建设等重点项目。

通过自学电气、仪表专业知识,学仿真、查文献、找资料,每天在图书馆和装置现场两头跑……刘春林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既保障锅炉燃烧安全,又能实现锅炉烟气超净排放的新路子;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使得脱硝系统优化运行,年减少用氨量488吨,节约生产成本141万元,最终实现了DCS改造投运一次成功。

由刘春林组织完成的磨煤机运行优化控制,更是取得了扬子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从那以后,我就意识到了懂创新的重要性,也开始试着攻克更多生产中关键技术难题。”刘春林说道。

热心公益,他志愿奉献传承好家风

“我的母亲高庆珍是一位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好人’。她已经坚持做公益二十多年了。”在刘春林的印象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建设,母亲腾出自家房免费办老人活动室,自掏腰包做社区公益事业:成立腰鼓队,扶贫帮困,修桥铺路,疏通小区下水道……只要是社区里的事、居民们的事,母亲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刘春林的母亲也曾获得南京市优秀志愿者、浦口区慈善大使、美善浦口人、南京好人等荣誉称号。长期在母亲高庆珍的感染下,刘春林从小就热心社会公益。“母亲这种精神值得我和孩子去学习和传承。”虽然工作忙,但刘春林依然热衷于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这对母子的故事在当地已经成为美谈。

“现在90后、00后的年轻职工越来越多,我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一代,也算是为我国锅炉装置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2013年,“刘春林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在扬子石化公司总工会组织下,刘春林同劳模志愿团的成员们一起扎实开展各类知识宣讲进校园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此外,他还积极投入厂菁英训练营授课,同步坚持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导师带徒、集中授课、现场考问、技术问答等多种有效培训方式,为锅炉装置带出了一批技术过硬、业务扎实、作风优良的技能操作队伍。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实现降本增效超600万元,培养的32名青年人才也逐步走上管理技术岗位,成为了可挑大梁的新生力量。

道阻且长,矢志不渝。从普通锅炉一线操作工成长再到全国劳动模范,刘春林用“初心不改、精益求精”的匠心守护创新之道,用“刻骨钻研、追求卓越”的匠艺走稳蝶变之路。

新江北全媒体记者 梁雅欣

通讯员 李钰琦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