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光”幕后故事|纪念馆一期设计者齐康: 我做这个设计有个要求,分文不取、随叫随到
2019-12-12 12:57

扬子晚报联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推出的三集微纪录片《和平之光》11日正式上线。

在这部系列微纪录片中,我们历时两个月,走访了纪念馆的设计者、万人坑的发现者、雕塑的创作者、幸存者及后人、志愿者、参观者、国际友人、学生、孩子等数十人。呈现在纪录片中,他们每个人只有寥寥数语,有人甚至只有特写或侧影,但对“历史”的尊重、对“和平”的珍视、对“光明”的向往……让他们每个人都格外高大,也无比可爱。

图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工程的设计者、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齐康教授今年88岁了,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他是中国建筑界的泰斗级人物、“纪念馆之父”。

但他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建筑师和老师,现在仍坚持每周去东南大学上课。在东大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的他头发花白,面容清瘦,但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88岁的“可爱孩子”

“你声音讲高一点”,齐老说自己现在听力不太好,采访过程中时不时要提醒记者重复问题。

图片

齐老办公桌显得有点零乱,桌角还摆着一瓶可乐,“突然想喝了••••••”。齐老还特别喜欢吃巧克力,朋友或者学生来访,都会带上一盒送给齐老。

采访中途,齐老的几个学生前来探望恩师,88岁的齐老时而会流露出孩子似的可爱一面,比如不停让学生帮他找相机的数据线,学生向记者解释:“齐老喜欢拍照,看到什么喜欢拍下来,他现在还习惯用卡片机”。但桌上好几个卡片机,就是找不到一根数据线。

父亲是难民收容所所长

采访开始之后,齐康首先提到的不是他主导设计的纪念馆,而是他的父亲:“你们知道吗,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我父亲是难民收容所的所长,和拉贝等外国人一起救助了许多难民。”

据齐康介绍,他父亲齐兆昌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设计师,曾任金陵大学工程处兼校产管理处主任,和当时在南京的很多国际友人关系很好。齐康回忆:“拉贝还在我家住过,我小时候就认识他。”1937年,面对日寇步步紧逼,齐兆昌临危受命,负责留守,照管金大校产。他还勇敢地与国际友人一道成立了国际救助机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为拉贝的得力助手。

“有一次他傍晚出门救难民的时候,正巧碰到了两个日本鬼子,他们把枪架在我父亲的身上,尽管他的身上有红十字,但日本人还是举起了抢,幸好当时走来一个叫Ricks的美国人,把我爸爸救了……”说到这儿他沉默了良久,然后轻声说:“南京大屠杀真的很惨烈,那些死难者同胞,我真的很怀念他们,他们完全是无辜被杀的。”

建馆:分文不取、随叫随到

图片

1983年底,南京市打算在江东门万人坑发现处为遇难同胞建立一座纪念馆,有关方面找到了齐康,齐康只说了一句话:“我做设计可以,但我有要求:分文不取、随叫随到。”

这八个字可谓一诺千金,在前后约20年期间,但凡有关江东门纪念馆的活动或需求,齐康随叫随到,设计费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他甚至还对自己的弟子们作出过不成文的规定:谁要是收取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分钱,就不是他的学生。

图片

齐康设计的巨型十字碑、大块鹅卵石,和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的“遇难者:300000”,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中齐老还谈到一段往事,1989年杨振宁来南京,齐康陪同参观,临走前杨振宁说:“这座建筑设计作品非常成功,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发生的历史,我在青年时代,真真实实经历过那种压迫的苦难……”他还拜托齐康给他一套纪念馆的幻灯片,“我要带回去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曾经的这段过去。现在的学生们,应当懂得历史,这是事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冯秋红 殷小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