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势头春潮涌动 民博之花芳香四溢 ——江苏省民博文化建设成果盘点
2020-01-21 14:43
三九严寒水结冰,钓罢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见床头樽不空。时值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成立五周年之际,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民办博物馆联合会执行主席高兴华于新年之际召开的全国民博文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关于“江苏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博文化的关心和重视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民办博物馆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统筹协调开展全省民博收藏精品轮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民博开展游学见习活动,注重民博文化学术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的赞扬声中,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在成绩面前不停步,对标对表找差距,委托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顾问、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束有春教授带领协会驻会人员专程赴全省相关民办博物馆进行了调研走访,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对江苏民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盘点。虽然正值三九严寒,但所到之处深感民博文化发展春潮涌动,盛开的民博之花芳香四溢,展现了一幅幅民博文化繁荣兴盛的壮丽图景。
 
 图片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民办博物馆联合会2019’执行主席
办公会暨年度总结会议合影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常州横山博物馆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苏州江南茶文化博物馆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无锡华夏生肖博物馆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无锡帅元紫砂博物馆
 
民博馆数量不断攀升 办馆质量稳步提高
 
在江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长江横贯东西,运河纵横南北。因为长江,江苏文化呈现吴韵汉风的差异;因为大运河,又把风格不同的文化紧紧串联在一起。汉风的大度宽厚勤劳,吴韵的灵动细腻精致,交相呼应,相互渗透,铸就了江苏人独特的一个文化底蕴。喜乘党的十八大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东风,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应运而生,成为继陕西、内蒙古和河南之后的全国第四家省级民办博物馆协会。五年来,协会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民博文化发展,整合全省民博文化资源,相互促进、相互扶持、横向交流、共同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协会坚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地深入全省民办博物馆考察调研,了解民办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广泛开展送政策、送技术、传经验、搞培训活动,为民办博物馆排忧解难,组织民办博物馆开展横向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与此同时,还充分发挥各设区市副会长单位的示范效应,负责了解当地收藏爱好者的收藏进度和质量,有的放矢地为收藏爱好者进行科学的藏品分类和价值分析,为成功报批建馆奠定基础。南通市通州区市民戴若男20多年来在珍藏祖辈留下来的一批珍贵藏品的基础上,还先后出资500多万元分赴北京、广州、福建等地收集了大批龙床、砚台、古瓷器等近万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但苦于缺乏技术和业务上的指导,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了解情况后,会长徐玉芹亲自带领相关顾问和专业技术人员登门指导,仔细地对每件藏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鉴别,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了办馆定位和藏品分类,并积极与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南通金鼎龙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进行了协调,达成了为戴若男成立民办博物馆免费提供近3000平方米馆舍的初步意向。同时,还表示要从技术业务层面安排专业技术骨干为戴若男进行建馆的全程帮助和指导,直到报备审批和注册登记为止,使戴若男非常感动。
 
图片图片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戴若男的藏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博文化建设,随着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的落地生根,中办、国办和国家财政部、文物局、民政部等七部(局)相继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似一股股清泉注入了江苏民博人的心田,极大地激活了民间收藏活力,更加坚定了民博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全省民博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据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统计,到目前为止,经省文物部门批准且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已由协会成立之初的60多家一跃攀升为82家,尚有60多家正在积极筹备报批中。在这些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中,创造了诸多的民博全国“唯一”、全省“之最”,诸如享誉国内外的徐州圣旨博物馆、传承了800年历史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全国民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常熟星海无线电博物馆、全国第一家苏州市吴江区江悦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全省最具特色且普惠群众的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抢救了几乎失传的美陶工艺的宜兴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以及全省最大的连云港农耕博物馆等林林总总数十家,有的馆还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空白,还有不少民办博物馆的藏品已成国内孤品。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苏州市吴江区江悦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参观宜兴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
 
发挥优势办展览 绽放特色惠民众
 
面对一个个千姿百态的民办博物馆和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坚持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持之以恒地抓好专题展览,充分发挥协会驻地位于著名的国际旅游区玄武湖的区域优势,紧紧围绕省、市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中心工作,做到年度有安排、季度有计划、每月有展览,先后开展了“玉德修身”——宝缘斋古今精品玉器展、“玉瓷辉映”联袂展、江苏民博文创产品大联展等50余场(次)。为纪念南京解放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协会适时举办了“成忠成毛体书风书画展”、“回眸难忘岁月,展望美好愿景”——都市印记收藏展和“百幅将军书画展”等10余场专题展,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和市民群众前来参观。每次展览的每件展品都让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岗位的观众流连忘返,不停地驻足观看和拍照。特别是都市印记收藏展开幕的消息发布后,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大爷不顾年老体弱,冒着高温酷暑独自一人前来观展,久久地不愿离去。回家后没几天,老人又要求女儿陪同再来观展,使在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十分感动。由此可见展览的盛况,展期不得不由20天推迟为3个月。从中央到地方的20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图片 
玉·瓷辉映展览开幕式
图片 
“玉德修身”——宝缘斋古今精品玉器展现场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成立五年来,在省、市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协会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重要指示的认识,紧密结合任务和形势要求,不断优化和整合全省民博文化资源,把不间断的临展与综合展览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传承推广和普及民博文化的浓厚氛围。2016年1月,协会承办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华民博收藏精品”展,既有徐州圣旨博物馆送展的囊括了明清时代的各类圣旨以及伪满洲国时期的指叙令等稀有珍品;也有南京市宝缘斋博物馆收藏的包括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在内的300多件古玉精品,有的还是国内孤品;既有江阴市宝壶斋茶具博物馆收藏的“新曼生十八式”紫砂茶壶,更有传承了800多年历史的南通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展等,实为世界罕见。这一集约式展览,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和北京、上海、山西、海南等10余省市的国内外观众前来观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在参观展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江苏省举办这么高规格的民博收藏精品展览在国内还不多见”。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协会又适时推出了题为“永恒的记忆”大型红色藏品展览,从全省民博馆选取了600多件既有文物价值又有革命历史研究价值的各类藏品近千件,一杆杆锈迹斑斑的土枪、一枚枚土制的手雷;一幅幅红军长征时的手绘地图和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图章等,在观众的心中无不矗立起一尊尊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群雕,歌颂了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中外游客和大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前往参观,成为南京当时最令人向往的爱国主义大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化交流跨省出国 游学见习已成常态
 
面对江苏民博文化的迅猛发展,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引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新时代江苏民博人思考的一大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因势利导地以游学见习为抓手,以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为途径,坚持不懈地引导民博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努力使民博文化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近几年来,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先后开展了“中国玉文化的由来”、“紫砂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瓷文化探索”、“红色收藏的意义”等多个专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分别邀请了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田名利,中国瓷文化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兰华等知名教授作专题讲座,并与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民博协会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与此同时,协会还分期分批组织民博馆馆长先后去上海、南通、仪征、镇江和江西南昌等地开展游学见习活动,深入部分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学习藏品的管理、储存、策展技术和宣传模式,组织民博骨干到考古现场参观考察。去年七月,正值酷暑时节,当了解到江苏考古研究所在仪征发现了一座藏品丰富的汉代古墓且正在发掘。会长徐玉芹当即进行协调,经批准后马上组织了20多名馆长顶风冒雨前往现场,当看到考古人员在深达5米多的古墓内攀上爬下,浑身被汗水和雨水所浸透,仍专心致志地小心清理棺盖上的淤泥,并轻轻地擦拭,深为考古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使大家深深感到每一件文物都来之不易,每一件藏品都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从而更加坚定了繁荣兴盛民博文化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图片 
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一行赴仪征汉墓参观学习
 
中国的玉文化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秀美的宜兴已有7300多年的制陶史;中国的木雕造像艺术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等等,在江苏的广袤大地上,这些超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文明的见证,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而且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向世界推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采取了循序渐进跨省出国的民博文化交流方式,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走出国门开展民博文化展览交流活动。南京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收藏古今玉器为主的宝缘斋博物馆,几年来分别赴南通、湖南长沙、及山西大同、江西南昌、陕西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举办展览及开展中国玉文化知识讲座,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徐州圣旨博物馆应邀去浙江、河南、陕西等地开展“紫气东来,圣旨驾到”专题展览30多场。经常不断地跨省交流展览,进一步扩大了江苏民博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吸引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组团来华考察或派专家学者进行访问。江阴市宝壶斋茶具博物馆、南京市宝缘斋博物馆等分别接待了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对古老的中国文化赞不绝口。据悉,徐州圣旨博物馆已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将于年内应邀赴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还制定了分期分批出国(境)开展文化交流的措施,分别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文化机构建立了民博文化交流机制,先后组团去美国弗罗里达州国际大学和我国台湾民间文化研究所进行了文化交流,为美国高校师生和我国台湾地区民间文化界的同仁做了《中国的玉文化世界的品牌》、《中国紫砂文化的历史》等10多个专题演讲,并赠送了《古玉观止》、《玉魂国魄》、《中国美陶》等学术专著和书法作品,深受美国高校师生和台湾同胞的欢迎。
 
学术研究上台阶 能工巧匠著华章
 
民博文化折射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这就是滋养和传承,也是创新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如何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来推进民博文化向纵深发展?五年来,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注重引导民博人对藏品追根溯源,加强业务学习和探讨,一批批能工巧匠精雕细琢地出版了一部部堪称经典的专著。据带队调研的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顾问、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束有春教授介绍,通过对全省数十家民办博物馆的走访调研,所到之处,耳之所闻,眼之所见,心之所感,全都是超值的愉悦和感动,为我们深情并茂地描述了一个个民博人潜心钻研民博专业文化,刻苦躬耕撰写专著的感人镜头——
薛兴荣,这位年过半百,自称是宜兴最早的个体户之一的民营企业家,自出生起就生活在我国著名的陶都丁蜀镇,耳濡目染了家乡匠人不分昼夜辛勤制作陶器的创业精神,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陶瓷艺术成果,使他深感作为一名宜兴人的自豪。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工艺逐渐被淘汰,不少历史上珍贵的美陶工艺品也难得一见。面对这一情况,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薛兴荣的心中油然而生,他边操持着自己的企业,边精心四处收藏,凡与陶瓷有关的器皿及各种有代表性的陶瓷工艺品他都一一收起,逐一登记。经过几年的努力,战国时期的印文小罐、汉代的水纹罐及带冠人头像到各个历史时期宜兴各个大小窑场烧制的各式十二生肖艺术品及上千种动物制品一应俱全,有的甚至是国内的孤品,总数量达30000多件。2006年经江苏省文物部门批准,全省唯一的一家宜兴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诞生,年接待中外游客和大中小学生达20多万人次。在成功筹办博物馆的同时,薛兴荣却不满足于仅仅是展示,而是从民族特色工艺传承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历经三年多时间,走访了数十位民间知名工匠大师,请教了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紧紧依靠宜兴市陶瓷协会的支持和帮助,编写出版了一部题为《宜兴美陶》的专著,从美陶的历史沿革、美陶的制作原料、成型及烧制工艺到美陶的品种门类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堪称新时代美陶事业传承发展的教科书,在业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图片图片 
 
宜兴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藏品
 
图片
徐玉芹,这位玉器收藏世家的“掌门女将”,也是南京市首家以收藏古今玉器为主的民办博物馆的创始人。多年来潜心研究和探讨玉文化的历史,执著于弄清每件藏品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决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的玉文化,让这一具有8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符号折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为南京市政协委员和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会长,同时还担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民办博物馆联合会副主席的她,在繁忙的会务和日常工作中总是挤时间手不释卷地研读玉文化的相关文史,分专题撰写读书笔记。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徐玉芹还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举办的玉文化研讨班,拜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南京博物院的一些专家学者为师,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同时还忙中抽闲地不畏严寒和酷暑,去河北、内蒙古、浙江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实地考察,采访了近百位民间老人和专家学者,精心收集资料和图片,耐心地加以整理,常常挑灯夜战,历经四年多的刻苦躬耕,先后编辑出版了《玉魂国魄》(与同行合著)、《古玉观止》两部专著,从历史沿革到玉文化的门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业界的好评,还被一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选为参考教材。
 图片
 
现代人类是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追根寻源,哪个人身上没有农民的基因?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在农耕开始之后,其他技艺才随之产生。因此,农耕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电气化的发展和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农耕使用的工具及手法几乎失传。而在灌南县却有一位矢志传承农耕文化的担当者——连云港农耕博物馆馆长胡长荣,四十年间省吃俭用,收藏各种农耕用具两万多件,建起了博物馆,一边免费开放接待观众,一边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农具》、《农具发展史》、《中华传统工匠》等专著,并在省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完整地叙述了中国自古至今的农耕文化历史进程,为当代社会奉献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成立以来,全省民办博物馆馆长共编写出《木雕藏选》、《像前》、《古玉观止》等专著20多部、在国家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江苏民博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
图片图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江苏民博的发展进程中,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不已,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激情满怀,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有数以万计民博人的共同奋斗,江苏民博文化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