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乡村调研|大都市郊区农民集中居住探索
2020-01-25 15:20:15

【编者按】

在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全面落地实施期,对乡村的实地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新春返乡下乡的学者会以怎样的视角观察自己熟悉的乡村?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刊发一组“学者乡村调研报告”,邀请学者从乡村治理、村民就业、农村产业状况、乡村养老、乡村教育、乡村婚恋市场等多个不同维度深入观察和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希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剪纸图片由中阳武小汾剪纸工作室提供。

1980年代以来,上海郊区人口非农化、产业非农化和土地非农化进程逐渐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和景观风貌等发生了明显变化。期间,各涉农区不同程度停批新增宅基地,最长已超过20年,而农民房屋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貌破旧并出现安全问题;一些村庄随着周边地区建设发展,位于高速公路、高铁、高压线沿线或环境综合整治区附近,区域环境已不适宜居住;也有些村庄位于生态敏感区,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撤出;同时,较长时期以来,乡村规划滞后,居住分散、风貌凌乱问题突出。

上海革新村是率先开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探索实践的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笔者曾参加革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选点及复核调研,并结合相关课题对其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一些认识和思考。

上海革新村村貌。

历史底蕴深厚的近郊乡村

革新村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东部,距上海市中心约19公里,属大都市近郊乡村;村域面积约2.27平方公里,至2019年6月,全村常住人口2830人,其中外来人口占41.6%。据《革新村的前世今生》记载,南宋时期北方移民开始在革新村及其周边地区垦荒谋生,元大德年间该区已成为农耕热土,村落散布,明正德年间谈田“建楼以召耕旅”,形成名为“召稼楼”的聚落,周边望族相继迁入,明末清初逐步发展为江南地区知名的“乡间市镇”,1959年更名为革新大队。2012年和2014年,革新村先后获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然而,文化底蕴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未形成发展优势,革新村面临基础设施老化、乡村面貌落后、古镇开发滞缓、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偏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8年,革新村被确定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探索与成效

革新村是闵行区总体规划确定的10个保留保护村之一,在全市首批、全区首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之初,就确立了打造面向未来50年高品质乡村的目标,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为切入点,修编村庄规划,将分布零散且少于20户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归并,共涉及7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232户农户,规划为2个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区房屋为独栋建筑,采取“统规自建”方式。房屋建造单价约1600元/平方米,政府对集中居住实施老宅残值补贴和风貌奖励,同时对困难农户提供贴息贷款支持。目前保留区域84户风貌提升或翻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平移集中签约率90%,已完成建设开始装修,计划2020年6月入住。

革新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主要成效包括:一是旧宅换新居,现代生活设施入户,农民居住条件改善。二是农民生活环境品质提升。集中居住区实施污水纳管、天然气入户、架空线梳理等项目,道路升级,新建停车场、垃圾箱房等设施,新建革新建业馆、革新村会堂、互助式养老之家等场所,原位于“三高两区”及分散居住的农户,生活区域从不宜居或设施配套不完善转变为拥有城市环境设施品质的宜居区域。三是乡村旧貌换新颜。革新村通过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实现住宅更新和居民点整理,使乡村房屋破旧、居住分散、风貌凌乱等问题得到较大改观,整体呈现现代化乡村的新气象。四是促进了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实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革新村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1.19公顷,减少建设用地7.04公顷,腾出商服用地1.93公顷,节地率25.8%。五是盘活存量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依托古镇二次开发引入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经营,集中居住后腾出的商服用地预计年收益126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归并点内闲置房屋资源,发展文创、民宿、养老等产业。

亮点与经验

一是模式多样化。革新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包括四种细分模式。位于规划居民点内,现状房屋结构较好的予以保留,进行风貌“微更新”,现状房屋陈旧的,进行原址翻建;位于规划居民点外的集中居住对象,有建房资格的平移到规划居民点建房,无建房资格的全居户计划向城镇集中。革新村多样化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模式符合上海大都市郊区乡村类型、乡村人口结构等多样化的特征,有推广价值。通过分类引导,给农户多种选择。对长期离土离乡、无建房资格的农户,以引导向城镇集中居住为主;有建房资格、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及愿意在乡村生活的农户,以在乡村地区平移集中为主。

革新村村民居住的楼房。

二是将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革新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以在乡村地区平移集中为主,通过集中居住推进乡村居民点整理,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条件,为可能回归的村民保留可以退守的家园;促进集中居住区、召稼楼古镇、浦江郊野公园联动,盘活乡村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为吸引本村年轻人回归和城市优质资源要素流入、保障乡村长效发展等奠定了基础。对于大都市郊区的规划保留保护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也是带动乡村发展振兴的重要抓手,二者紧密结合是乡村平移集中的可取方向。

三是维系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治理体系。革新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按照组团安置原则,原村民小组不打破,较好地保持了原有以地缘、亲缘为纽带的社会邻里关系,维系了内生发展秩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乡村平移集中以保持原有自然村组、依托已有居民点就近集中、本村域平移集中为最优选择,尽量不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治理体系和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等,尽量不对乡村居民的生活就业,乡村社会文化及治理体系等带来较大的变动影响。

问题与不足

一是自然田园气息有待增强。革新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筑风貌较好地体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特色,并融入了本地传统民居中的马头墙、观音兜、仪门头、水桥头等元素,整体风貌焕然一新,美观和谐。美中不足是景观风貌过于精致,居住区整体景观风貌更近于城市小区。虽然规划有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及小竹园等“3+N”园,但目前还未充分呈现,自然田园气息不浓郁。

二是历史文化底蕴可进一步彰显。革新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但历史文化要素主要集中于召稼楼古镇及周边区域,其他自然村内历史遗迹较少,有些已消失殆尽。传统的绞圈式民居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占地面积大等原因不宜完全采用,百年以上的古树也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区域内曾望族世居,乡贤辈出,名士思想和美德传承,如果能再现一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历史文脉,将进一步提升集中居住区的底蕴与优势。

三是内生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培育。目前革新村集中居住区内大部分居民还未入住,新业态培育也在起步阶段,生活气息和发展活力尚显不足。如何吸引本地村民和乡贤回归,以常住居民为发展主体,增强内生发展活力还需着力探索。

后续发展思考

从革新村来看,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的硬环境建设已基本完成,优化软环境,回归田园底色,深挖历史文脉,增强内生动力是进一步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是回归自然田园要素。乡村景观风貌不需过多人工修饰和过于精致,而更宜回归自然。据《革新村的前世今生》记载,革新村居民历史上就有在居住地种竹、植柳、栽桃等的传统习俗,村宅中树木繁多,环境幽静……农家住宅一般前有池塘,后有竹园,旁辟菜园,有的宅前拥有数株梅树、数株桃……,对集中居住区村宅肌理和景观风貌塑造具有很好的传承价值。将宅前屋后的草坪和景观树木等改为自然乡土树木、花卉和蔬菜瓜果,使自然乡土要素和田园要素成为村宅的底色,使乡村宝贵的土壤资源发挥生产、景观和文化等复合功能,乡村的特色、魅力和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二是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历史文脉。例如,在村口、村内公共空间等重要节点区域和醒目位置增添本村历史名人、典故传说、村史、民俗风情等相关的雕塑或展板,彰显文化底蕴。搜集整理优良家风家训,通过宣传和相关活动弘扬耕读传家、励志养德、顺应自然、敦本尚义、守望相助、自力更生等传统美德,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搜集本地“东乡山歌”、“老古话”、竹编等民间技艺和其他民俗活动,进行活态保护传承,并与文旅产业结合,开展宣传、展示、体验和商业活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三是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通过环境改善、增加就业机会等吸引本地村民回归,探索“荣誉村民”等路径机制,吸引新乡贤参与本村建设发展,无论是本村户籍居民还是外来创业、就业、居住人口,总体以吸引将本村房屋作为第一居所,长期在此居住和生活的人口为主,增强内生发展活力与可持续发展动力。

(作者薛艳杰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小城市与乡村振兴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