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援医”!苏州大学师生为抗“疫”翻译,提供疫情防控“远程诊疗”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2-12 17:55:53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

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无论身在何处

都心向武汉

时时刻刻盼望着安康

近日

有这样一群苏大人

他们不辞劳苦

搜集资料 时刻待命

用专业为大家护航

用严谨和一丝不苟为大家筑起一道桥梁

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线上“援助”———

百余师生制作“抗疫筛查在线信息网”

苏大学生刘音音所在的志愿者团队以苏州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地语料库”课题组为主体启动,在短短三天时间里陆续加入的100多名苏大师生组成,从除夕夜开始,深受防控疫情工作一线医护人员感动,师生们开始自发在网上搜集发热门诊筛查医疗机构信息,整理汇总做成网页在线发布并及时更新,帮助更多人做好在线医疗咨询和防护。

▲苏州大学师生组成志愿团队,前期搜集资料

▲师生制作翻译网站,在线汇总信息,助力在线问诊

至今,志愿者团队已汇总网上各类“在线发热门诊”“远程医疗”“在线医生”的医疗机构100家。师生们的志愿行动得到了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纯白矩阵团队的网页制作技术支持。考虑到在华外国人也急需获得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志愿者们又把汇总信息翻译成了英、法、德、俄、日、朝鲜语、西班牙7种语言,单独制作成外语网页。

“微”群广译————

在线提供外国友人疫情防控服务

在制作网站的同时,苏大的志愿者们也按照语言类别分别建微信群,为外国友人提供在线语言支持。

自从语言微信群成立后,各类求助就不断。团队里的老师同学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多次帮助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翻译从日本、越南、乌克兰等地征集到的援助物资材料,用以判断产品能否用于医疗机构,在群内翻译,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科普知识,积极帮助在中国旅游遇到交通和回国困难的外国友人联系使领馆等。

▲志愿者按照语言类别分别建微信群,提供在线语言翻译服务

一天群里有人发来了这么一条求助信息。“想从日本进口口罩捐赠,但是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想找人鉴别一下。”刘音音和其他日语组的小伙伴们就对方提供的外包装,质检书,一一为对方解释说明,并告知对方此款口罩无法医用。

刘音音说:“虽然我们遗憾,但也不消极,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时期,大家都心系疫区,都希望湖北快点好起来。”家住江西九江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通过微信群,及时帮助翻译物资材料,或解答群里外国友人的问题。

热心志愿者———

国籍不同,爱心所向,同心协力,助医“疫区”

“第二故乡的人民正遭受苦难,除了为中国祈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说话者是阮光兴,来自越南,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博士毕业生,目前在越南国家大学担任汉语教师。

罗笛,来自墨西哥,是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由于热爱苏州,2020年初他调回苏州工作。

阮光兴、罗笛通过苏州大学朱苏静老师了解到,外国语学院从除夕起就开始组建7种语言的学生志愿者团队,“或许我也可以帮上忙”的想法由此萌生,罗笛加入了西班牙语志愿者群,协助中国学生在线上解答外国友人的各种关于疫情的问题,帮助翻译苏州大学抗击疫情的通知。

尽管服务团队中没有专门的越南语翻译,阮光兴仍积极报名,成了志愿者团队的编外一员。

没想到,刚加入团队的第二天,越南两个公司就给苏州市附属医院捐赠了一批医疗物资,苏州市外事办需要联系学生志愿者,协助把越南语翻译成中文。 志愿者团指导老师联系上阮光兴,他二话不说,熬夜把资料翻译出来。对此,阮光兴不觉得辛苦,更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苏大人、苏州人必须做的。“我们都需要行动起来!这不止是中国有难的时候,而是考验世界大家庭共同面临困境时做出什么努力。我认为这样的团队和活动很有意义!”

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有关疫情病例人数增长的报道,远程医疗服务团的志愿者虽身在各方,但都心向中国、心向武汉、心向母校,时刻盼望听到更多人健康平安的消息。

采访手记————

“网络问诊,可以大大降低因为奔波医院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虽然我们不能和医护人员同行,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但也希望用专业知识,助力全国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负责召集志愿者团队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鼎介绍说,志愿团队已主动联系了湖北省各辖市的外办,表示愿意提供外语翻译服务,我们正在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的帮助下,把汇总信息平台扩散出去,争取为更多的人服务。

以己所学,尽力助医。志愿者团队的小伙伴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专业能力的作用,也都希望每个人的一份担当,可以让这个春天因为爱,变得更加美好,充满正能量。“相信我们的热情,一定可以击退病毒!武汉,加油!”

通讯员   张丞   庄远  李嘉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海燕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