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留量!一次由考题引发的文化发现之旅
2024-03-29 16:57:30

江苏省方志馆最近变成了考编学子的新打卡地!原因竟是一场考试!“考生凭本人江苏省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准考证,可获江苏省方志馆文创一份!”这条消息在小红书上一经发布,引发了一波探索江苏方志文化的小浪潮。

意外与惊喜,好奇心max

考试中遇到方志馆题目的那一刻,大家的反应五花八门:有人懵圈,有人惊奇,更有人立马把它当成了一个新的文化探索目标。谈到“方志馆”,有考生笑称,“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后来猜测可能是会像博物馆一样的地方,考完试就想搜一下这是哪里。”有考生感慨:“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地方志是啥。虽然我提前看了一些文化方面的材料,但是依然没有看到与方志馆相关的部分,所以考完就来恶补一下!”很有意思,考试结束后看到方志馆就像找到了考题的真身。

学习与深度,文化感max

走进方志馆的那一刻,大家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参观者通过翻阅来自江苏各地的地方志,体验从古至今的文化风貌。“舒适又明亮”、“小但精致,设计有巧思”、“学术性很强”……带着准考证来参观的年轻人们讲述了自己对于方志馆的第一印象。

江苏省方志馆内历史文化十分深厚,内容记载丰富详实。一位国贸专业的同学告诉记者:“我的毕业论文就用到地方志中农业相关的出口数据,三楼的阅览室也可以满足我对资料的查阅需求。”“一进馆就能看到各个地方的地方志,我看光我老家扬州的就有四本,我家乡的那个县志还单独有两本,我觉得特别惊喜。”一位同学这样描述她的体验。

从自己家乡的地方志开始,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窗,地方志使得地区从古到今的地理变迁与人文风情都可以被文字保留下来。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补充,更是一次寻根之旅。“印象比较深的是这里陈列了很多书,展示内容也主要是以文字、书籍的方式呈现的,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间百科全书式的图书馆,我们可以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做深入了解,翻阅相关书籍。”翻看那厚厚的地方志,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在耳边轻轻细语。每一本方志,都是一座时间的桥梁,连接着现在与过去,悄悄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网宣与文创,品味max

记者获悉,考试结束后,江苏省方志馆的小红书号和“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也迎来了创号后的最大一波“涨粉”热潮,一些完全对方志概念模糊的网友们,在网络上激情补课方志知识,小编这几天在评论区频频发现“人才”。对于“提前公布答案”的这两个宣传平台,网友们表示小红书图文丰富有趣,不仅有各种吸引眼球的活动预告,还有对方志书籍的深度推荐;“方志江苏”公众号则汇聚了深度的阅读材料,每一篇文章都是对江苏文化的深情笔触,不论是历史深处的细微札记,还是当代文化的灵动观察,都能让你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滋养,思想的启迪。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方志馆颇具设计感的文创。省方志馆精心打造的江苏省十三市系列明信片,每一张都巧妙地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和诗词歌赋。方志馆特制的帆布包,简约而不失风格,更是江苏“十三太保”地标的集大成者,既实用又具有收藏价值,是访客们最为喜爱的文创产品。更有热心的参观者当起了场外文创设计师:“如果能出个江苏地图的冰箱贴,将十三市的冰箱贴拼成一整个江苏的地图,散装的江苏在这一刻得到了统一,那简直是集齐了江苏文化的最佳方式!”

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载体,更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体现。习总书记说:“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在这次充满意义的方志馆之旅中,大家不仅深入探索了江苏省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丰富了知识宝库,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

省方志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通过参观和学习,年轻人们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江苏省方志馆,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探索、发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