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师生在“露天校史馆”里汲取奋进力量
2024-04-23 21:07:07

4月20日,正值南京邮电大学82周年校庆日,该校物联网学院邀请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五名退休教师,在三牌楼校区“露天校史馆”里,为青年师生党员讲诉“红色南邮”的故事。

“1949年,学校随解放大军南下,迁址南京办学。”南邮校史编委会编委颜福康老师率先开讲,“三牌楼校区也就被南邮人称为‘老校区’,它见证了学校几经更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

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始于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颜福康老师深情阐述了校庆日期的由来,讲述了学校四个重要历史节点,都与四月份的深厚渊源。学校最终确定校庆日是4月20日,这一天成为了南邮人共同的记忆与骄傲。

在华礼堂前,学校关工委副主任马名骞老师为大家细述华礼堂的变迁史,“华礼堂原名小礼堂,建于1953年,从最初的茅草顶棚到后来的砖瓦结构,再到今天修缮一新,它承载了一代代南邮学子的青春记忆,它见证了南邮从中专教育起步,迈向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马名骞老师接着介绍:“为了传承学校红色基因,铭记老红军、南邮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为学校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年4月,学校将小礼堂以秦老名字命名‘华礼堂’,当时106岁的秦老亲笔为华礼堂题匾,并与时任校领导、捐资修缮礼堂的校友毛辉共同为华礼堂揭牌。”

始建于1959年的“无线楼”,是在国家困难时期建成的一栋建筑总面积8882平方米,教学、实验合一的楼宇,改变了当时学校教学用房紧张的状况。1964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成为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的酆广增教授对它“很亲切”。站在“无线楼”前,酆广增教授向师生介绍,南邮的学科发展从这里起步,他所在的无线电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就曾经在三楼和四楼,在这里教书育人感到很满足。五楼还架设了广播电视天线,学校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南邮可以称得上是新中国广播电视的“元老单位”了。如今,“无线楼”成为学校空天地海通信技术一体化研究院的所在地,瞄准“世界一流”发力。

大家来到操场一角、面向主干道的女篮雕塑前,南邮办学历史上招收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之一的梅杓春教授,拥有“7801”研究生学号的大师姐,已经在等候大家了。梅杓春教授是当年学校女篮队员,她回忆:“当时的训练条件艰苦,但大家都抱着为校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南邮女篮终于在 1979 年获得全省高校比赛冠军,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的‘三好杯’比赛。”此后,南邮女篮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不仅获得过全国大学生女篮比赛亚军,学校也成为江苏省女篮传统特色高校。“女篮雕塑中夺球‘向上’的造型,正是南邮人拼搏进取,践行南邮精神的生动写照。”梅杓春教授寄语在场青年师生,从南邮女篮精神中汲取力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把自己锻造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

1978年毕业于南邮,留校任教的张少武教授,是学校多处网红打卡点的设计者。张少武教授和青年师生一起漫步校园,他指着前方说道,这是1956年长市机专科等5个毕业班170名同学为报答母校,献建的红柱六角茅顶的“三好亭”,1996年改用钢筋水泥翻建。走到“三好亭”旁边的眼镜湖边,张少武教授深情回忆了师生们共同参与建设的情景,学生挖池塘,老师打磨护栏,齐心协力改变了原来淤泥发臭、杂草丛生的状况,才有了如今荷花竞相开放的“眼镜湖”。“南邮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力更生就是其中之一,师生积极奉献,共同把学校建设得越来越好。”张少武教授认为,校园环境建设也要围绕“培养人”,他设计的四方亭,寓意南邮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又从南邮奔向国家建设的四面八方。在四方亭的旁边,还建了一座晨读的雕塑,彰显了南邮人勤奋与求实的秉性。

记者了解到,为了发挥好老校区红色风物的育人功能,学校关工委组建红色校史银发宣讲队,开展“口述南邮”实境宣讲,在行走中传承南邮红色校史文化,覆盖青年师生15000多人。

通讯员 张妍 曹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