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鑫:“骨”足干劲 撑起生命的支点
2024-04-24 17:14:41

“骨科医生,既是力气活,也是绣花活”,一见面,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向鑫这么形容。“骨外科手术就像是给患者的肢体‘换零件’,很多操作需要相当的体力,所以,骨科女医生很少,同时,骨科手术也会涉及血管、韧带、肌肉等的细微操作,这又是一个精细活,需要有相当的耐心”。

1998年,张向鑫从山东泰山医学院(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工作。2003年,张向鑫考上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博连读,主修小儿外科与小儿骨科专业。博士毕业后,2008年,他作为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进入苏州市立医院骨科工作,从此扎根在苏州。工作的同时,他不断深造,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韩国翰林大学关节镜外科学习,201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关节矫形外科与运动医学学习。

为患者撑起生命的支点

膝关节疾病虽然不致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因关节疾病导致的人体活动减少,更往往会带来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关节疾病一旦严重到使患者无法行走、站立等,就需要考虑置换关节。“关节就是人体的支点,所有人体动作都需要围绕这个支点,一旦支点损坏,人体就会出各种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患者重新撑起这个支点”,张向鑫表示。

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除了换掉关节软骨之外,关节内的交叉韧带等组织也无法保留,而韧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本体感觉,即行走的平衡感,如果被切除,人体平衡感知会受到影响。因此,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重新恢复活动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保膝手术作为膝骨关节炎的修复性治疗方法,在不破坏软组织生物活性及生理特性的情况下,采用精准微创手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修旧如旧,既可以保存原有膝关节较好的功能,又有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更少的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手段。张向鑫主任说:我们现在主要针对中老年退变性关节炎开展保膝手术的单髁置换术,仅将坏死或损坏的部分软骨替换掉,尽可能保留韧带等组织,这样,既缩短患者恢复时间,还能更好保留原有关节的大部分功能,对患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前不久,一位68岁的胡女士(化名)来到苏州市立医院骨科求诊。胡女士近一年来右膝关节疼痛不适,行走、上下楼梯时疼痛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曾于当地医院多次求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日趋加重,多方打听后慕名前来该院关节外科保膝门诊就诊。经诊断,胡女士是“退变性右膝骨关节炎”,幸运的是,她的膝关节前内侧软骨磨损、外侧软骨完好、膝关节韧带完整,可以进行微创单髁置换术减轻疼痛、早日康复。随后,关节外科团队决定对患者采用3D打印PSI截骨导板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实现了对胡女士的精准医疗。

凭借着精湛的医疗技术,该院关节外科在仅有11位医生、30张床位的情况下,2023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完成手术近2000台。

“在关节外科领域,我们的实力不是当地最强,但在保膝、保髋手术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走在了江苏省关节外科的前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张向鑫自信地说,“而保膝、保髋手术的实施,也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不谋而合”。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外科治疗理念,旨在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优化措施,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痛苦。“我们在2016年就在苏州市率先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建立了院内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在全省都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目前可以做到大部分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就可以手术,早做手术可以早下床活动”,张向鑫主任介绍道,“现在我们关节外科手术一般不放置引流管、导尿管,对于普通手术,患者术后当天即下床行走,术后即刻康复锻炼,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这些,都是为了患者的尽快康复,减少痛苦”。

追逐太阳的征程

2019年,江苏省第16期援助圭亚那医疗队开始组建,由苏州市负责。张向鑫第一时间报了名,顺利通过选拔,成为16名援外医疗队员中的一员和医疗队队委,并于2020年9月启程前往圭亚那,在首都乔治敦的乔治敦公立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援助之行。

圭亚那地处南美洲北部,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江苏省第16期援助圭亚那医疗队共有16人,涵盖普外科、眼科、针灸推拿科、放射科、肾内科、整形外科、病理科、妇产科、骨科、麻醉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张向鑫回忆,360个日夜,没有口口相传的阳光、碧海、沙滩,也没有憧憬中激情四射的南美狂欢节,除了日复一日的医院驻地两点一线,只有圭亚那多变的天气、碧蓝的天空、魔幻的云彩和元气满满的菜园果园。

正式在乔治敦公立医院开始医疗工作后,张向鑫与当地骨科医生共同组成医疗组,共同开展门诊、手术、查房等,进行切磋交流、精诚合作。张向鑫介绍,每周一是医疗组的固定手术日,一般有四五个手术,以创伤为主,也有一部分矫形手术。每周三、四是大查房日,因为没有固定的骨科病房,医疗组会按照儿科病房、女病人病房、男病人病房、ICU病房的路线依次查房。每周五则是固定的门诊日。在圭亚那一年时间里,张向鑫参与了所在医疗组168台大大小小的手术。从开始的精心准备、严谨融入,到后来的大刀阔斧、迎难而上、重点攻关,组织开展高难度新手术新技术,参与科室视频英文讨论等,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尽一份中国医生的责任。

张向鑫与患者Arnold

34岁的Arnold Seecharran是一名货车司机,由于车祸造成右小腿开放性粉碎骨折,胫骨部分缺失,急诊手术后伤口感染又进行多次手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不能负重行走,只能借助拄拐生活。对Arnold来说,不能行走、不能开车,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不能养活家庭。2021年6月初,Arnold拄着拐杖再次前来就诊,希望能再做一次手术,能让自己继续工作。张向鑫与当地医生认真分析病情,决定做自体对侧腓骨移植替代胫骨术,恢复Arnold的右下肢负重功能。6月7日,张向鑫给Arnold做了自体对侧大段腓骨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两个多月,Arnold特地到门诊感谢张向鑫,说他终于可以继续开车挣钱了。

张向鑫说,援外医疗,除了看病之外,要把新理念和新技术分享给圭亚那同行,在培育和发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上用真功、使长劲,如此才能持续为圭亚那人民健康作出贡献,也为我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实施尽一份力。

在医疗工作之余,张向鑫点亮了自身“种菜”的技能点,自告奋勇承担起了驻地的菜园,因此也被队友和中资企业朋友戏称为“菜博士”。经过几个月摸索,不断总结失败教训,张向鑫终于在贫瘠的沙土地上种出了百香果、秋葵、甜瓜、西红柿、麻风果、木瓜、菠萝等果蔬,还成功移植了圭亚那雨林特有树木——绿心木。

张向鑫在检查作物秧苗

向着新目标发展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骨科新技术、新理念也在日新月异发展。对于关节外科未来的发展,张向鑫有着清晰的方向。

“我们要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结合,利用新技术,使骨科手术更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张向鑫说。近年来,3D打印技术与骨科临床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可以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导入计算机后进行术前规划,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PSI截骨导板,在提升手术精准性的同时,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及相关血管并发症风险,让患者快速康复。“我们今年还引入了智能机器人辅助精准关节置换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选用的是国产机器人,而且是该款机器人首次在江苏省临床应用,从目前看,取得了良好效果”,张向鑫表示。

目前,该院关节外科正在建设关节外科手术康复一体化病房,将手术与康复融为一体。张向鑫介绍,过去病人康复由康复科医生完成,工作完成,康复师也就回自己科室去了。关节外科手术康复一体化病房就是在科室设立康复治疗室,引进专职的康复师和先进康复设备,由手术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和患者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对患者就诊-入院-术前-手术-术后-康复-出院的所有治疗工作负责,把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密切结合起来。发挥关节外科手术技术、ERAS理念和医院MDT相结合的特色优势,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康复一体化医疗思路应用于关节术后恢复的黄金关键期。将来,关节外科自己的康复医生可以跟随手术医生一起上手术台,看手术如何进行,了解术中情况。这样,康复医生就能明白患者哪个动作可以做,哪个动作不可以做,定制出更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并在手术完成后迅速接入,术后即刻康复,让患者更快恢复。

作为自身的优势项目,保膝、保髋手术是关节外科重点发展方向。该科也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保膝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内另一家成员单位是江苏省中医院。“我们将立足于现有基础,加大研究,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将理念与技术形成规范化的治疗路径,为各类患者解除病痛、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带去福音”,张向鑫说。

作为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方面专家,张向鑫认为,关节是人体活动最多的器官,保护和爱护关节,每个人都应时刻注意。很多人现在为了身体健康,会积极参与运动,但不适当不适量的运动,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张向鑫建议,为了保护关节,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果关节已经疼痛,再去长跑就明显不合适,要选择游泳或是一些不负重的器械运动,增强体质。运动可以按333原则,即每天30分钟,每周3-4天,坚持3月,这样有规律的运动产生最好的效果。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强健的关节,同时,也希望大家一旦感到关节不适,一定要规范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张向鑫最后说。(沈伟)

张向鑫,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致力于保髋、保膝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骨关节疾病、运动损伤、小儿矫形与创伤的诊治。

2020 年中国(江苏)第十六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2022 年度国家卫健委援外医疗工作记功;2016 年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17 年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保髋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小关节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