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一座码头皆是戏
2020-04-03 11:44:38

汉江(右)、长江交汇的地方 何晓刚摄

奔流而下的长江、汉水交汇于武汉,把武汉切割成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码头”就成为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独特标签之一,而“戏码头”则是梨园众生和票友对武汉的一致拥戴。很早很早以前,中国戏曲界就有一个公认的成名定律:“北京坐科、上海挂号、汉口闯码头”,足见武汉这座城市在戏曲圈子里的分量。

武汉被称为“戏码头”并非浪得虚名。

除了先后诞生了两大地方剧种汉剧、楚剧之外,豫剧、越剧、评剧等外地地方剧种在武汉都曾有专业剧团,再加上京剧、话剧、儿童剧、歌舞剧、杂技、曲艺,这座“戏码头”真可谓百花齐放。在武汉生活了30多年,以上所有的剧种我都欣赏过,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武汉“戏码头”的水很深很深。

“戏码头”最深厚的根底在于汉剧是京剧的源头之一。

汉剧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武汉地方戏曲,最初叫楚调、汉调,俗称“二黄”,民国元年正式定名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波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闽、黔、晋等省。

清代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活跃着十多个汉调戏班,全靠票房自在生长。继汉调名家米应先之后,又有李六、王洪贵、余三胜等名伶入京,搭戏徽班。他们的到来,使汉调演员成为徽班台柱,汉调皮黄成为徽戏主要唱腔板式,唱法念白也更多地使用了湖广韵。最终,徽戏、汉调、秦腔的合流,促成了京剧的形成,而余三胜也位列“京剧三鼎甲”,享誉天下。武汉戏迷说起这些,一定是眉飞色舞,傲娇之情溢于言表。

提到汉剧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

陈伯华的艺术地位有多高?俞振飞先生有一个评价:“京剧二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

与大多数艺人出生贫寒不同,陈伯华家境殷实,只因受母亲影响喜爱汉剧,8岁投身梨园,拜汉剧青衣大王“牡丹花”董瑶阶为师,取艺名“筱牡丹花”,15岁主演《霸王别姬》一举成名。后来,陈伯华隐退,直到1952年加盟新成立的武汉市汉院团,才迎来艺术第二春。当年,她一出《宇宙锋》轰动京城,获全国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一等奖,梅兰芳先生也为之喝彩。

1962年,周总理亲自命名的武汉汉剧院成立,陈伯华出任院长。经历70多年的戏曲人生,她已成为汉剧艺术的象征。文化大家、南京大学胡小石教授在观看汉剧《宇宙锋》后,曾诗赞陈伯华:“宛转歌喉一串新,汉滨如见弄珠人。乍逢赵女来秦殿,何减梅家有洛神。”

身处戏码头,武汉人不仅懂戏,而且爱戏爱到痴。

梅兰芳先生曾先后六度来汉演出,每次都是全城轰动。有一次,他抵达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时,前来欢迎的人群竟超两千之众,戏迷们里三层、外三层把车站围了个水泄不通,那种疯狂一点不逊现在的“追星族”。

虽说现在戏曲不景气,但本地的当家花旦京剧刘薇、汉剧王荔、楚剧夏青玲,仍然各自拥有一大批铁粉,只要有演出,不愁没人叫好。

京剧界有句行话:“无生不学谭”,而武汉江夏就是一代宗师谭鑫培的故里,建有谭鑫培公园。园内安放着谭鑫培全身坐式铜像,湖面上的七座小桥均以谭派代表剧目命名,谭鑫培舞台上时有名家与戏迷粉墨登场。

看着样板戏《沙家浜》长大,后来又有机会采访到来武汉“闯码头”的众多戏曲名家,我由衷地体会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条根脉,中国戏曲对我们的影响深及骨髓,而“戏码头”带给大家的除了听戏的欢娱,还有对历史的回望、对生活的关照,对人生的启发。

关于作者

范洪涛 资深媒体人,4篇新闻作品、论文获中国新闻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开有“中学生之父能量”微信公号。现居住在湖北武汉。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