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岁月 | 江平:他的故事,比《潜伏》《密战》更精彩……
2020-04-06 18:14:00

薛伯青

今天,著名电影摄影大师薛伯青前辈诞生110周年。

薛伯青(1910.4.6 — 1989.5.27),祖籍江苏武进,自幼随家人迁居南通。南通和武进虽然相隔才200里,但是语言完全不一样,少年薛伯青听不懂南通话,上课的时候就画画涂鸦,瞎玩儿,打发时间,没想到,渐渐地爱上了美术。

十八岁之后,薛伯青到上海学生意,继而入上海美术专科,1931年从影当徒工,做摄影助理,先后参加拍摄《兄弟血》《边海情潮》等片。1933年起,在新华影业公司拍了《小孤女》《桃园春梦》《狂欢之夜》,期间,他作为主摄影,拍了著名的《夜半歌声》《壮志凌云》和《雷雨》,一举成名。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南通走出来的罗及之、朱今明、高洪涛,日后都成了中国影坛著名的电影摄影师,与薛伯青并称“南通州摄影四杰”。

1936年,薛伯青率先抢拍了傅作义率部御敌的《绥远前线新闻》,此片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上映后,极大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为此,他受到了当时相关部门的表彰。

淞沪抗战后,当时薛伯青的老板张善琨希望他能到宝山补拍些战地镜头,薛伯青则提出去最艰险的山西前线。因为地下党员阿英的关系,他们在搞到了去前线的特别通行证和介绍信后,历尽千难万险,长途跋涉,终在太原与我军将领彭雪枫相见。若干年后,在无锡《二泉映月》外景地,薛老曾对我这个小同乡回忆:“沦陷前的太原,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似乎除了八路军办事处,所有的灯火都灭了。我们出去拍了一点镜头,等再回到办事处,那里已经被鬼子飞机炸成一片废墟了……”

每天,他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摄影机纪录了中国军民与日寇生死决战的珍贵镜头。听说八路军集聚下太行,准备打一次大伏击,他坚决要求上战场,后因交通不便,环境险恶,薛伯青只能抱憾放弃了这次拍摄,而与此同时,另一组也是从上海出发的左翼电影人,赶巧在那里拍下了《平型关大捷》的纪录片,领头的正是他的师兄兼同乡罗及之。后来,他们撤退到西安,在这里的八路军办事处受到林伯渠、博古等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欢迎和鼓励,同时也结识了当时我军的重要干部任泊生。任泊生当时的夫人是著名电影明星陈波儿(后成为新中国最早的电影局领导之一),薛伯青是她的好友,就这样,不经意间,他拉近了与革命队伍的距离。不久,彭雪枫到苏北,成为新四军四师师长,任泊生也成了新四军四师联络部部长,薛伯青便接受任泊生的领导,除了以摄影师的公开身份拍摄了《木兰从军》、《苏武牧羊》、《岳飞》等旨在宣扬爱国精神的故事片,还冒着极大的风险,常常与夫人薛岱云乔装打扮,周旋于敌伪上层,想尽一切办法,替新四军购买发电机和军需用品,并冒死把这些东西送到所需地点。有一次,夫妻俩亲自出马,为根据地运送马、恩、列的领袖像,从上海出发,经过南翔、常州、镇江,摆渡到瓜州,在扬州以绿扬旅社为隐蔽点,最后辗转到达淮北,几乎是九死一生,惊心动魄。

薛伯青与夫人薛岱云

整整十年前,在军事博物馆纪念薛伯青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中,薛老的夫人岱云奶奶对我说:“我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惊险电影……”

1949年,由张爱萍点名,薛伯青任新中国海军摄影队队长,主持拍摄了许多新闻电影,朝鲜战争时,他又在三千里江山拍摄了《钢铁运输线》《救死扶伤的英雄们》等大型纪录片,几度差点被美军的飞机炸死。

1956年后,他在八一厂领衔拍摄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江山多娇》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1989年5月27日,这位永远与世无争、永远低调的电影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薛伯青大师与孙道临先生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外景地延安。

薛伯青最早拍摄的泸定铁索桥,此照片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