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书,都能闻到羊肉串的香味 《食为天》带你感受新疆美食
2020-04-07 18:02:27

在欧亚大陆腹地,新疆因广袤和遥远而神秘。古老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把中原文明和西亚文明贯穿到一起,也把大量水果、蔬菜和农作物引入了中国。这些后来被普遍贯以“西”“胡”和“番”的物种,对整个中国,特别是为新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饮食结构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农耕文明下的汉文化具有一致性的是,新疆食物也是基于就地取材的原则。但是,由于气候、物种分布和生存、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新疆食物与内地食物存在巨大的不同。

王族作为一名在汉地长大,又在新疆工作和成长的作家,凭借他多年以来对新疆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和多个游牧民族亲密接触的经历,在对新疆各民族食物的观察、品鉴当中,植入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性格特征,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全新的、现代版的新疆食物鉴——《新疆新物语——食为天》。在这部色香味俱全的书中,王族不但描述了烤羊肉串、烤包子、馕等蜚声天下的经典新疆传统食物,也详细介绍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特色美食的来历、做法和味道,更不乏新疆特有或特优的果蔬、干调品种。透过对这些食物,以及对食物的制作者——牧民、兵团人、各民族劳动妇女,甚至是民族历史的研究者的描述,新疆的博大、厚重得以呈现,新疆美食的狂野质地被彰显出来,而新疆各民族人民在对大自然顽强征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质朴和乐观主义精神,也在食物的衬托下暴露无余。

与作者聊新疆美食的前世今生

王族:肉食是新疆食物的半边天

记者:《食为天》写了新疆的多少种美食?

王族:一共写了80种,涉及肉食、蔬菜、面食、爪果、干果、酿制、茶点、调味品等近十类;制作形式有烧烤、炖煮、红烧、火焖、风干等。有一位朋友说,这是第一本新疆美食的文学类图书。

记者:可否用似乎于内容简介的方式,先介绍一下《食为天》这本书?

王族:这本书涉及的是在新疆普遍受欢迎,且被世人熟知的美食。其中有烤羊肉串、拌面、抓饭、大盘鸡、烤包子、手抓肉、烤全羊、薄皮包子、哈密瓜、葡萄干等,亦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饮食,如平锅羊肉、缸子肉、椒麻鸡、冬拜吉干、馕坑肉、沙尔阔勒等。注重人与美食的关系,尤其着力呈现了人因为美食发生的命运变化,以及美食在变化中的固守或嬗变。希望能够表达美食和一块土地共同的演变,亦希望展现美食坚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记者:从《食为天》目录上看,您对新疆美食分了类,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王族:新疆的美食很多,起初构思时,考虑到分类可使全书结构合理,面目清晰,于是便列了一个大纲,到了写作时便因分类而受益,写得更集中,也更从容。

记者:您认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什么?

王族:新疆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肉食有烤羊肉串、馕坑肉、手抓肉;面食有拌面、拨鱼子;饼类有馕、烤包子等。新疆肉食的制作方法与众不同,譬如新疆人用蛋清、皮芽子(洋葱)等腌羊肉去膻味;用马的肠衣装入精选的马肉,做成的马物子;用馕坑烤出的馕、烤包子、馕坑肉等,无论形式还是味道都非常独特。可以说,肉食是新疆食物的半边天。

记者:您说自己到了新疆后,是以一个模仿者开始生活的,如何理解您所说的“模仿”?

王族:新疆的美食有一个特点,即人人都会做,而且食用方法也多年不变。吃新疆美食,除了可以体会到地域和民族特点外,还可感受到其独特的制作风格。譬如拌面,其率真、直爽、豪放的气势,在一端上桌便扑面而来,再加上免费加面,吃完后喝面汤的“原汤化原食”的习惯,都能让人体味到食物的清晰脉络,亦会不知不觉被吸引。我发现,一个人到新疆后长则一个月,短则三五天,就会主动去适应当地饮食。这就是我所说的“模仿生活”,当然,我更愿意将其视为教育、引领和启发。

记者:书中引用了不少新疆谚语,读起来很有意思。请谈谈您对谚语的理解?

王族:谚语是最短的文学形式,亦是最富诗意的口头传播信息。谚语多在民间流传,是一种民间律条。谚语最大的价值,是可以不停地供人们复制使用——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谚语,有一天会被另一个人想起,他想起的一刻其实就是顿悟的一刻,而顿悟之后,必然会有意识地改变观念,或自觉统一行为。谚语至今仍然沿袭古老的方式,多则两句,少则一句,但正因为它质朴、明快、工整和直接,会让人在瞬间清澈,然后获得认知。同时,谚语的基本作用是教诲和指引,帝王治理社稷,会因为民间的一句谚语深明大义,而贩夫走卒,同样也可以用一句谚语总结世界。

记者:请谈谈创作《食为天》的初衷及其过程?

王族:几年前的一天,乌鲁木齐下了一场大雪,我在家闲坐,想起二十余年前在南疆吃烤羊肉串时,满十串可奖励一串,谓之“烤肉奖金”的事情。如今吃烤羊肉串,已没有了烤肉奖金一说,但这件事却让人感到温暖。当天兴之所至,写下《烤羊肉串》一文,才发现虽然谈的是饮食之道,但对自己经历的认知,已经变得透明。数日后兴致渐浓,遂尝试写了《烤包子》《拌面》《抓饭》等。冷静思量,觉得能从记忆中掏出不少东西,遂产生了写一本美食书的想法。整本书写了半年,其过程正如袁枚所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食之新疆美食近三十载,其味道与形式已烂熟于心,此次写下这本书,是交代,亦是总结。

记者:可否说,《食为天》是新疆近百种美食的前世今生?

王族:可以这样说。任何事物都有衍生由来,且因文化背景而保持自身特点,这大概就是历史吧?新疆食物在历史上多有记载,譬如馕,在敦煌壁画中就有具体的画面,而在《突厥话大辞典》中则记载有十一种。而在历史事件、民族文化、地域传说中更有不少美食故事。一位朋友看过书后说,《食为天》亦是一部西域美食史,从中既可看到过去,也可看到现在,甚至还可以想象未来。

记者:谈到西域,或今天的新疆,必然会让人们想到游牧。《食为天》包含了游牧民族沿袭的悠然滋味吗?

王族:各民族在游牧生活中就地取材、独自创造了不少极富营养的食品。有的甚至是刚刚取自大地,又让其回到大地制作成食物。譬如用羊肚子装入羊肉,埋入大火烧好的炭灰中焖熟,既好看又好吃。有很多食物从不借助烹饪器物,完全借助大地即可做成。在牧区有一句话说,只要有三把小东西,就不会被饿死。那三把小东西即是一把小刀、一把火柴和一把咸盐。人们在放牧中用小刀宰割羊肉,用火柴生火炙烤,然后洒上咸盐便可食之。农耕民族把种地称为从土里刨食,而游牧民族则在土里烧焖肉食,二者殊途同归,都有生存活命的道理在里面。

记者:新疆除了游牧,还有定居的绿洲。他们的生存之道和旷世情怀,在书中也多有体现。这一类内容在书中占的比例大吗?

王族:这本书有三分之二是写绿洲生活的。绿洲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人们的生活大致都颇为相似,食物制作和食用方法也随之沉淀。譬如在南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馕坑,隔几天便打一次馕(新疆人把做馕称为打馕),吃不完还可以拿到巴扎(集市)去卖。绿洲人群除了种植庄稼外,还栽种瓜果,譬如葡萄、杏子、甜瓜、苹果、香梨等,让绿洲变得丰富而又甜美。

记者:以后还会继续写新疆美食吗?

王族:新疆的美食大概有三百种左右,以后如果再写,一定会变一种形式。至于是什么形式,一定犹如某种启示的亮光,我要耐心等待。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