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特殊的毕业季,不凡的毕业答卷
2020-07-07 19:24:33

汪向海是南京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博士生,也在临床工作多年。七月博士毕业的他,交出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答卷”,他的这份答卷写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在这个人们眼中最危险的地方,汪向海和队友们争分夺秒地完成了诊疗、护理、院感防控等各方面的战疫培训。

对南京医科大学今年的毕业生来说,突发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往日的毕业节奏。但和汪向海一样,有这样一批毕业生,在这特殊的年份,他们无畏疫情,走出家门走上疫情防控一线,用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递交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答卷。

 汪向海(左)与妻子合影

今年年初刚过完新春,汪向海就告别家人,跟随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他所在的医疗队被分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整建制接管一个病区,收治了很多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起恐惧,这带给我更多的是挑战。”汪向海说:“我是党员、呼吸内科医生,青春就应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在他看来,这是一次检验自己医学使命担当的毕业考试。

 赵晋取肺

同样在这场“毕业考试”中交出答卷的还有赵晋。他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17级胸心外科研究生,师从“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疫情期间,他全程参与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

2月28日晚7点,在医院待命的赵晋接到老师的消息,河南某地有一例爱心捐献,其血型、大小等与院内一位特殊的重病待肺病人相配。得到这个好消息的赵晋立即出发前往维护评估供体,而这位特殊的病人,正是江苏为数不多的新型冠状肺炎危重型患者,在经医生们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ECMO维持和药物治疗后,连续核酸检测已呈阴性,但双肺严重病变受损且不可逆转,情况不容乐观,急需进行肺移植手术来博取最后的奇迹。

评估供肺、手术取肺、返回医院、移植手术,赵晋经历了极限30小时,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实的临床经验,让他对一系列流程游刃有余。2月29日当晚,陈静瑜教授团队历经5个小时鏖战在无锡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

“患者截止目前状态不错。希望病人能够早日康复,战胜病魔,我也为能在这场新冠战役中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深感自豪。”

陈市耀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卫生毒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寒假期间看到学院发布招募江苏省疾控中心志愿者通知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成为学校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队的成员之一。

这支队伍由南医大的4名教师、7名研究生组成。从1月28日起,他们在省疾控的志愿服务时间达94天,主要从事疫情研判与风险评估、宏观疫情与具体病例数据分析、实验室协助检测、流调报告整理、健康教育宣传、流调协查管理、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健康咨询电话值班、防控措施效果评价等工作。

“我们医学生应该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她和同学在学校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提出了拍摄“高校学生返校指南”视频的想法,也得到了省疾控中心的采纳。该片演示了体温检测、公共场合正确配戴口罩、“七步洗手法”等疫情防控措施。

《“郝健康”开学记》创作团队

2月23日,视频《“郝健康”开学记》在南京医科大学官方微信、江苏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同时上线,阅读量达到了十万以上,并被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一时间,“郝健康”成为了全省高校开学科普的形象代言人。

“作为一名公卫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我义不容辞。志愿服务期间,每天都是充实的。”陈市耀回顾这段特殊的经历,“从未想过毕业季还能用这样的方式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既自豪又深知责任重大。”

 金陆昊

金陆昊,南京医科大学2017级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师从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孙晓阳院长。在疫情面前,本已批好了春节假的金陆昊,看到疫情严重,放心不病人,主动要求取消休假、坚守岗位。

疫情期间,他每日都会提前到神经外科,跟随主任查房、给病人换药、做腰穿、写病历、值夜班等,努力让患者病情恢复不受疫情影响。有时遇到有发热病人时,他毫不慌乱,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暖心安慰病人及家属。

关于为何要选择留下来时,他说:“导师常教导我们先做人再做学问,医者仁心,对待患者要把他们像家人一样放在心里,让他们在忍受病痛之时感受到温暖。”

“我是一名医学生,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我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现在正是党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爸妈肯定为我担心,但是他们更支持我。我没能有机会和医院老师们去武汉最前线支援,现在所做的就是坚守好阵地,绝不退缩。”

据统计,南京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出征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在读博士24人,研究生毕业生80人。在湖北一线、在江苏坚守、为家乡服务、在校园行动……不同寻常的毕业季,不同的“考场”,南医学子都在用心书写自己的答案。在这份关于人民生命健康的答卷上,南医学子写下了满满的自豪和力量,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通讯员    钱子凌 张彦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