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 陆羽曾在栖霞山采茶鉴水
2020-07-13 10:13:44

茶圣陆羽的人生堪称是部奇遇记,因不肯出家而逃离寺庙,年仅十二三岁就踏足演艺圈成为了著名丑角与专职编剧,期间还做了一段时间的畅销书作家,后又被时任河南府太守的李齐物看中,送去火门山学习。当陆羽从火门山(天门山)上下来后,他做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从此世界与我无关,我只愿结交挚友,品茗鉴水,写写《茶经》。

而在他结交的挚友里,有唐代中后期诗人皇甫冉与皇甫曾,他们在诗歌里都描写过陆羽采茶、品茶时的逍遥自适,其中皇甫冉写了《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诗:

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王孙草”是茶叶的雅称,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至759年,陆羽听闻栖霞寺有上等的禅茶,于是他立刻决定前去栖霞寺,与茶叶安排一场约会。栖霞寺在江苏南京的栖霞山,早在唐代,就有人在此种植过茶叶。在去栖霞寺的途中,陆羽途经阳羡(今江苏宜兴),与诗人皇甫冉见了一面,皇甫冉也不小气,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摄山茶与陆羽分享,陆羽一品,对栖霞寺更加向往了!

那么,摄山茶是什么茶?竟然能让茶圣陆羽感到惊艳?

其实栖霞山最初名为摄山,据说古时山上盛产野参、当归、首乌、茯苓、甘草等中草药,有滋养摄生功效,故名“摄山”,而摄山产的茶,自然就是摄山茶。

摄山茶好喝么?据载,摄山茶是由印度高僧引入栖霞山,味浓耐泡,先苦后甜,后人戏称为“苦茶”,清代文人邓旭还在《摄山田家》中写道:绿蓑挂壁舂香稻,春笋浮瓯点苦茶。

陆羽烹茶图(局部) 元·赵原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这座山原本就盛产的是中草药,摄山茶的品味妙就妙在它日日被梵香浸润,富有禅意。

陆羽到达栖霞山后,就在栖霞寺住下,不仅是摄山茶让他饶有兴趣,栖霞山的山泉水也是烹茶的好原料。那段时间,陆羽白天上山采茶,夜晚与高僧品茗,有时采茶至夜晚,陆羽还曾寄住在山里的农家。后在栖霞寺,陆羽完成了《茶经》的部分初稿,这也让栖霞山从此禅意与茶味更浓。

陆羽写的《茶经》只是写了采茶品茶的“实验报告”么?非也,其实陆羽在《茶经》中的第一篇,即《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为之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也就是说,喝茶最适合品行好,有节俭美德的人,陆羽通过《茶经》,赋予茶以品格与禅意。

到了宋代,僧人们在陆羽采茶处建造笠亭,在摩崖刻石“试茶亭”,以此来纪念陆羽。至清代,乾隆皇帝游栖霞山,留下诗一首:“羽踪籍因著,曾句也云清。泉则付无意,淙淙千载声。”这首诗,后被镌刻在“白乳泉试茶亭”摩崖石刻的西侧,从此这里一度名噪江南,成为了栖霞一景。南宫懿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