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追梦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优秀作品赏析|宿迁专场
2020-08-10 19:17:04

“环境在变,我的家乡也在变,家乡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一座小城在三四十年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全面小康 追梦成长”全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期推出的宿迁专场优秀作品展示中,孩子们用童真的视角记录着家乡的点滴变化。让我们一起通过他们的文字,来感受小康路上小城变化、大国发展的磅礴气势。

古镇的蜕变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中心小学五(5)班  周璟雯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宿迁的一个古镇——皂河。皂河古镇北临骆马湖,南接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的中运河穿境而过。龙王庙乾隆行宫就坐落在皂河镇的运河畔。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游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澜龙王庙祭祀,并在此留宿,故此庙称为乾隆行宫。当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处"的名句。当你游览乾隆行宫后,就会觉得她像北京故宫的缩影。皂河乾隆行宫,占地近40亩,周围红墙围绕,三院九进的北方宫殿式建筑恢弘大气,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唯一留存下来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景区内有钟鼓楼,御碑亭等景点,园区有150多亩。院内柏树苍翠,柿树苍劲,桐树挺拔,春树魁伟,蕴含“百世同春”,古树枝繁叶茂,盘曲如龙,秋来叶如铜串,果似灯笼,引人入胜,真是曲径通幽处。院中七棵古树超过300年,有国槐,黄杨,侧柏,春树,君迁子,它们均被市政府列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中一棵侧柏移栽于唐代,树龄超过1000年,旁枝斜倚,碧瓦琉璃,建筑壮观,美不胜收。我很庆幸生长在这风景秀丽的小镇。我家离乾隆行宫特别近(没拆迁之前),几乎每天吃过晚饭妈妈会带着我和弟弟去溜达一圈。

自明、清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民间艺人云集皂河为群众上演花船、花车、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所有逛庙会的人们一起参拜龙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到皂河逛庙会,看舞狮子踩高跷,看各色绝活;听震天锣鼓,柳琴戏,品尝特色小吃。朴实的苏北年味,尽在庙会中彰显。我们都喜欢过年的小镇,因为可以有更多的人欣赏我们小镇的美,了解我们小镇的文化底蕴!悄悄地告诉你们,我们小镇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好多人慕名而来。皂河的撒汤、乾隆贡酥、鱼头饺子都上过中央电视台的!

现在的小镇拆迁了,听长辈们说是为了建造旅游区,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宿迁有一个这样美丽的千年古镇,我们需要把她推广出去,让全中国甚至于全世界的人都来参观我们的小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任何一个文旅项目,不仅要做建筑、做旅游,更要做文化。将皂河老闸、皂河船闸、陈家大院这些文化历史遗存作为文旅资源。我家以前就住乾隆行宫旁边,现在已经拆了。刚拆的时候家里人都舍不得,毕竟祖祖辈辈住了那么多年,不止我们一家,大多数人都这么想!但是为了以后的皂河,我们理想中皂河,大家伙都选择了支持小镇以后规划!为了安置拆迁人们,政府加班加点建设安置小区,为的就是我们快点入住小区!爷爷奶奶现在已经拿到新房的钥匙,新房也正在装修当中。奶奶说当时拆房心里很难受,但现在看到新房装修,心理踏实了,也非常开心,毕竟拆的是旧房,以后住的是新房!俗话说的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我相信重建后的皂河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人在变,环境在变,我的家乡也在变。家乡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美好的生活靠人们去创造,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等将来用自己的知识把家乡、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指导老师:索宁

点评:文章的题目《古镇的蜕变》,小作者在文章开头介绍古镇的由来,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我们都喜欢过年的小镇,因为可以有更多的人欣赏我们小镇的美,了解我们小镇的文化底蕴!”从字行里能体会到小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文章中关于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古镇有这样一段描写“现在的小镇拆迁了,听长辈们说是为了建造旅游区,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宿迁有一个这样美丽的千年古镇,我们需要把她推广出去,让全中国甚至于全世界的人都来参观我们的小镇。”能看出心中的不舍但对未来又充满希望,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令人精神振奋。

超市的际遇

宿迁市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五(1)班  韦莫瑶

妈妈说要赶集,我执意地拽着妈妈的衣襟要跟着去,无奈妈妈就让我佩戴严实,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我们出发了。

远看朱红大字“万得福”耀眼超市门前,两旁保安戒备森严。“请出示健康码!”保安由严肃变热情招呼。我熟练地抢着妈妈手机出示妈妈和我的健康码。并且小心翼翼地跟他人保持距离,保安竖起大拇指在夸我。可另一保安严肃地提示妈妈,说让我在超市隔离区等待十分钟后再次测量温度。我没有“新冠病毒”啊?我心里急剧惶恐,眼含泪花。妈妈安慰我:“没事,你先在这等我,我进超市去去就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情况?让我在隔离区坐着。我心里嘀咕。我仍然拉着妈妈不愿走进隔离区。超市的隔离区设置简单,是一大厅改装,每区间都相隔一米多远的一桌一椅,中间有玻璃阻隔。大厅墙挂一台大屏幕电视,走近一瞧,隔离区都坐着小孩在看电视。“喔!可能是小孩统一不许进超市购物吧?是不是怕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不卫生啊,妈妈?”“孩子,你真是鬼精灵,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妈妈欣赏地看着我说。

说起电视,我也难得看,因为妈妈为让我在家安心学习,早已把电视收藏了。因而这大屏幕电视不管播放什么内容,我都爱看,我注视着屏幕,视频不是播放什么动画片,映入眼帘的而是许多抗疫英雄,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为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他没有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亲自在抗疫前线指挥。一个心系武汉的歌手韩红为了筹集前线物资,夜以继日地奋斗,最后劳累病倒。一个江苏八岁的小女孩把自己春节收藏的压岁钱捐给武汉抗疫一线英雄。一个个村落小区党员干部们日夜守护着进出人员,查出门证、登记,量体温等。一个个白衣天使、白衣英雄,为了千千万万的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病者,日夜操劳紧急救护。他们稍不留神就被感染,他们春节都没有回家团聚、显大爱,忘小爱。各地防病毒专治医生救护、病床供应、药水运送踊跃进行,一线的工作者日夜不能合眼,一批被病毒感染与过度地劳累的一线英雄倒下了,另一批救护天使英雄们又上来了。那些女护士为方便穿防护服剪下自己心爱的长发。医护人员可能是长期佩戴口罩在脸上留下压痕血印。还有中国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拔地而起……一首首大爱无疆的乐曲,将全国人民心连在一起,这个没有硝烟战争何时远走呢!我仿佛也成为一名白衣战斗英雄在前线为病人奔走救护……

一声呼唤,妈妈突把我从视线中转移过来。“瑶瑶,你怎么眼含热泪的?我们回家了。” 妈妈拭去我眼角的泪花关切地问。“妈,这些英雄真了不起。我也要做白衣天使,去帮助这些病毒感染者!”我坚定地说。妈妈把我搂在怀里,深情地说:“看你刚才那么入神,妈知道你是一个有志向且能担当的好孩子,好好读书吧,学好本领,将来为国家多贡献,你将来有作为了,妈妈更自豪!”我默默地点点头。

乘坐妈妈的车回家了,可我还在回忆着刚才那感人而清晰的画面,心中振奋不已。

指导老师:张月来

点评:本文描绘了小作者在疫情期间,通过跟妈妈去超市购物而际遇的场景,在开头前段中描绘了“作者执意要跟妈妈在疫情期间去超市玩耍,从妈妈把我佩戴严实出门,远看保安巍然肃立而又热情招呼,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出示健康码,却被滞留隔离间而担忧,后来在电视里看到英雄们救护的场景等一幕幕”。 描绘出小作者的童真天性,对疫情事态的朦胧。赞美了人民保安的严中有爱的作风。从侧面中字里行间的表达出祖国的人们在各条战线上众志成城对疫情防控的严肃态度。这让富有情感抱负的小作者观后深感启发,这电视播放内容不光是让观众们对当时祖国疫情蔓延的了解,更赞扬了祖国人民万众一心英勇抗疫的气概。否则当时电视里为什么不放动画片等其它内容给人们看呢?从描绘作者的观后中,从描绘作者“热泪满面与回家途中还振奋不已”的词语中看出,作者在母亲充满爱意的感召与教育下,深深对一线英雄的敬意,决心也愿做英雄为祖国奉献,并赞扬作者是个能从小立志的有心人。也启发让更多的读者们都能拥有爱国的情怀,决心为民造福的远大志向。

一座小城看中国

泗洪县实验小学六(10)班 许文骏

今年的暑假比往年来的都要迟,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也取消了外出游玩的计划,以前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泗洪人,我却连家乡的博物馆都没有去过,于是趁着假期我来到了泗洪博物馆,我对这里展示的文物并不感到稀奇,倒是乡愁馆吸引了我的目光。

一张张粮票、布票、肉票向我们展示着几十年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我不清楚它们的用途,妈妈向我解释道,那时候物资匮乏,所有的物品都是计划发放,购买的时候必须有相应的票加上现金才可以,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带上手机用微信和支付宝就可以支付,我不禁感叹道还是现在的时代好啊!我们一边走一边参观,突然我们看到了一个建筑沙盘,上面有好多小房子和街道,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老泗洲大街回忆沙盘,虽然我认得这上面的街道但是房子却和现在不一样,原来这是三四十年前的县城模型。房子都很矮,几乎没有高层建筑,最有名的就属花园口和东风饭店了,而那时候的东风饭店也就三层高,周围再没有楼房了。

如今的泗洪已是高楼林立,三十层的楼房比比皆是,不过就是三四十年的时间,变化可真大呀。沿着泗洲大街往西,我看到了汽车站。我很奇怪汽车站不都是在很远的郊区吗?为什么会在县城中心?妈妈告诉我,以前的城区面积很小,那个时候的汽车站就已经是城郊了。我惊讶极了,想象不出以前的县城居然才那么大点地方。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文史图片馆。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以前的面貌,大街上没有轿车三三两两的行人和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据说到了暑假,孩子们都会跑出来玩,也不用担心安全,因为车很少。而现在轿车已经非常普及了,人们的出行已经非常方便。说到出行,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西安之旅,将近一千公里的路程仅仅三个多小时就到了,这要是在以前都要走上好几天。这趟旅程不仅让我感受到高铁的速度,更是感叹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

最后一个展馆就是名人馆,这里都是从泗洪走出去的杰出代表,这里有医生、名师、学者、商界政要及爱国人士。我暗暗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走出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眼前繁华的城市,泗洪历史发展的长画卷,又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我不禁感叹:一座小城在三四十年间都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可想我们的中国在以怎样的速度领跑全世界。今天的中国用实力让世界刮目相看!我确信,二十年之后,我的孩子看到今天泗洪的图景,也会有我这样的感叹。因为,今天的泗洪才刚刚登场,而我们才是主角,才是未来!

指导老师:王敏

点评:小作者写的是一篇参观记,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详略得当。作者通过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运用对比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泗洪在奔小康路上的新变化。从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现了新泗洪的精神风貌。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让读者通过一座小城的变化感受到祖国飞速发展的磅礴气势。末段除了巧妙点题,还表现了作者为家乡的繁荣,祖国的富强而努力的坚定态度,使本文思想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做追梦少年

宿迁市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六(4)班  杜妍霏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新中国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的物质生活也迅速改善,不管是衣食方面还是住行方面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半个世纪前,我国还是资源匮乏的"票证时代",而如今的市场货物供应充足,商品种类繁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东、中、西部之中差距也逐步的缩小,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提高,经济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改善,也使我们离中国梦近一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9年光辉历程。99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豪迈风采举世瞩目;99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气概惊天动地!回望共产党走过的99年峥嵘岁月,人民在,国魂在,希望在,梦也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过去,反映现实,昭示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一系列的变化,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星星火炬,鲜艳的红领巾,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小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梦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追梦,让我们茁壮成长。在追梦中,我们长大;在追梦中,我们坚强;在追梦中,我们成熟。人生因梦想而充实,人生因追梦而美丽,人生因追梦而绚烂,让我们追逐梦想,让人生因追梦而精彩,让我们做追梦的少年!

指导老师:柏博

点评:小作者满怀豪情,以民族发展和祖国强盛为写作主线,深情地记述了我们祖国近代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为一个华夏子孙的自豪感和新一代小学生建设祖国强烈的责任感,展现出中国少年铭记历史,勇于担当的宏大气魄。小作者语言自然、流畅,情感表达真挚,感人,是一篇极富时代感和感召力的佳作。

外婆的酸菜饺子

宿迁市沭阳县耿圩初级中学初一(4)班  郭子怡

小时候,有一次我看到十七大会议的画面。朦胧中,听到父母说在这次会议中,国家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那时候我还小,不明白小康生活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小康社会呢。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步入了中学时代,眼界也渐渐变宽了,发觉自己的周围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

当我漫步在大街上,看到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使我想到了一句话“想要富,多修路”;再看,道路两旁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商店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街道的清洁保持的也比以前好多了。在城市广场,在街道两旁,在每个社区,都能看到四季花开,闻到怡人清香,听到呢喃鸟语;更可喜的是:不知不觉间,城市的街道两旁已经立上许多宣传城市文明的各项政策法规的阅读亭,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了 不一样的亮点。

记得,去年夏天,妈妈带我回外婆家。一路观望,车窗外的变化可真大啊!昔日的坑洼公路,现在宽敞笔直;先前的荒芜野地,现在高楼林立。到了外婆家,这里的一切让我震惊了!原来村里的泥泞小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高大的路灯,像两队雄壮的士兵守护者家园的安全;土坯房变成了楼房,一排排整齐的镶嵌在碧绿的麦田旁。

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屋里。厨房里飘来了阵阵香气。外婆正在做我最爱吃的酸菜饺子。见我们来,外婆欢喜极了,一滴滴眼泪悄悄地滑落。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内心被触动了。我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外婆。外婆轻轻抚摸我的额头。那一刻,我觉得幸福极了。

我洗净手,帮着外婆一起干活。就在外婆双手不停的揉面的时候,我问外婆:“外婆,您说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啊?”外婆用带着面粉的手指在我的额头轻轻点了一点,微笑道:“傻孩子,现在就是小康生活啊!”

望着锅里雪白的饺子,我突然记得爷爷曾经说过,以前困难时期,别说满桌子的大鱼大肉,就连白面都吃不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全家人才第一次放开肚皮吃饱了饭。如今,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咱们家现在什么都不用愁了。是啊,千家万户已经走进了小康生活了。

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我忽然明白了,小康生活就是这样:拔地而起的高楼、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鸟语花香的环境、越来越红火的日子,也有外婆手中的酸菜饺子……

指导老师:耿志高

点评:文章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中的“酸菜”本为秋冬之物,却出现在了夏季,告诉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温饱生活,而是更为精致的生活品味;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用生活中老百姓最常见的小事物——“饺子”摘入“梦圆小康”这一大主题中,让抽象的“小康社会”具体化,最后以想象作为结尾,实属点睛之笔,言有尽,意无穷。

我身边的小康

宿迁市沭阳县耿圩初级中学初一(4)班  吴欣悦

光阴似箭,不觉中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回首仰望,清澈的眼睛里有些诧异还带着丝丝不知所措,熟悉的事物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高大的楼房,宽阔平坦的柏油大路。还有那田间的收割机匆匆的忙碌着……“欣悦,发什么愣!”温柔的话飘进了耳边,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过神来,却发现妈妈早已回过神来,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往事如涟漪层层绽开,清凉地波纹渗人心肺……

书 信

土路上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撩起几个小泡。村口,二婶来来回回的走着,还不时会望着远方。汗水肆意的留下,二婶也全然不顾。蝉,伏在树上肆意喧嚷,二婶似乎更急了。“怎么还没来!”二婶焦急的嘀咕着,眼神越来越暗淡。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悦耳的响起。邮递员王叔叔习惯地将信递给二婶。二婶暗淡的眼光突然又有了色彩,紧紧的抓着这封信,如获至宝,急切地向家跑去。蝉,依旧在喧嚷,只是没有刚才那样杂乱无章,已变地秩序井然,似乎在演奏一场交响乐。二婶从他乡远嫁到我们这里。于是书信变成了她与家人之间的纽带,诉说着她的牵挂。而那一摞摞早已泛黄的信是二婶心中最美丽的珍宝。

电 话

小心翼翼地按下键,二婶动作十分生疏。我看得出她的手在颤抖。也只有她给远方母亲打电话时,她才会如此“反常”的举动。“嘟!嘟!”电话终于接通了,“喂!妈……”二婶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还时不时透出孩子般的笑。通话时间很长,长到我可以从容到做出一道数学难题。窗外,蝉,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立刻降低了高亢的调门,直至慢慢消失。每当通话快要结束时,二婶总是恋恋不舍,双眸有些微红。那温柔的话语、亲切的问候,是二婶心中最美丽的天籁。

电 脑

“二婶,您来了啊!”我迫不及待的脱下书包,跑进了卧室。“二婶,你又在发E-mail,是给远方的母亲的?还是给远方的哥哥?”“欣悦,前几天电话里听说母亲身体不好,现在来你家借用你的电脑查询一下主治医生的信息资料。有电脑,真的很方便啊!“二婶回过头来,边和我说话,边记录下电脑显示屏上查询到的医生的资料。说话间,二婶的眉头挂满了担忧和牵挂。院中树上的蝉,此刻的调门忽然间变得轻柔起来,好像是在低声的安慰着二婶那颗起伏不定的心。

我见二婶这样,连忙岔开了话题:“二婶,这玩意好事吧!比电话强多了!”“是啊,确实挺方便的。欣悦,其实这也是我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最好的表现啊。这得感谢我们的党和国家啊!等过段时间,我也让你二叔买一个!”二婶轻轻点了我的鼻尖,继续查询相关资料。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向大地,我抬起头,眯起了双眼,听着外面的蝉鸣,不由得张开双臂,与梦飞行……

指导老师:耿志高

点评:首先,本文采取了小题目形式,比较新颖,三个小标题反映出时代变迁,扣住了身边小康生活的变化。其次,文章所选的主角——二婶。作为农民的二婶能紧跟时代脚步,不甘落后,对美好生活永远充满了信心。她身上所汇聚的正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其实本文的美不仅仅只是上述两点,还有更多,例如:文中屡次出现的“蝉”,它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暗线,使蝉具有了人的情感,这样的一篇别出心裁的文章,怎能不会迅速抓住阅读者的眼球!

“我不喜欢吃......”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一(5)班  孙畅泽

“这顿饭应该不少钱吧!”

“没,几百块钱,您快吃吧,别想这些。”我听这价钱在姑姑口中缩了水,心中不觉偷笑。

“把这给大毛吃,我不喜欢吃......”奶奶话音未落就被姑姑打断:

“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她想吃就自己拿,你快吃吧!”

我坐在旁边,记忆像融了冰的春水,冲垮大坝,向我心房涌来。

一句“我不喜欢吃”伴随了奶奶的一生。

她打记事起,家中便多了要她操心的弟弟们,爹娘不多管事,尚年幼的她一边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嗷嗷待哺的弟弟们。那时家里穷,一袋米面就是奢侈物了。用榆树叶子加少许米兑一些水熬粥,锅开后不能用力搅,先用大铁勺将沾在锅边上的米刮下来给弟弟们吃。自己边盛些剩下的汤水和榆树叶子吃,边念叨着“我不喜欢吃米”,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怎的。又或是将玉米里的瓤子捣出来,加上少许面,揉擀不成面饼,只将将卷起拿在手中吃。

一句“我不喜欢吃......”养大了自己,也养大了弟弟们。只是,她喜欢吃什么呢?是黑节草、山芋叶子、洋槐花、榆树叶、方瓜叶子又或是玉米瓤子呢?

嫁给爷爷后,日子仿佛更苦了。未结婚的弟弟们,刚出生的孩子们,虚弱的老人。生活的重担仿若大山压在她与爷爷身上。她擦擦眼泪,担起了这份责任,决定离家和爷爷去上海打工。繁华的城市中,带着孤独难耐、思乡念子的心情,在每一个明媚或阴沉的白天,在每一个灯红酒绿的夜晚,在城市巨大的喧嚣下。她勤恳地坚守着。她的弟弟们挨个结婚,孩子们慢慢长大。

她说她不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糖。那她喜欢什么呢?是日复一日的糖蒜萝干;日复一日的馒头煎饼;又或是日复一日的面条汤。

生活在不断努力下幸福了很多。只是,她仍有不喜欢吃的。她用她不喜欢吃的养大了弟弟们,养大了儿女,养大了子孙,但她这辈子也没主动用她不喜欢吃的犒劳过她自己。可又哪里有什么“我不喜欢吃的”,不过都是你喜欢吃的。

在那饥荒的年代,无数人用那“不喜欢吃的”养大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支撑起一代又一代。日子越来越好,全面小康走进家家户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吃上自己“不喜欢吃的”,无不眼含泪,面带笑。

爷爷奶奶于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无疑是平凡而又渺小的,但他们又同其他孤独而灿烂的人一样是伟大的。正因他们用“不喜欢吃的”养大了孩子们,托起中国的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我回过神来,看蒸汽氤氲模糊了奶奶的面容,夹起菜放入奶奶盘中。

“尝尝吧,奶奶您一定会喜欢的。”

指导老师:袁飞

点评:“我不喜欢吃……”这句话或许每个人一生中都遇见过的,或是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的爷爷奶奶说过。看似小举动,实则背后藏着巨大的爱。我们小时候或许真的以为大人不爱吃什么什么,但当我们成大人以后,方才明白,这句话藏着多少心酸,多少疼爱。对生活的细节观察入微,描写生动,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接地气。并且作者以小见大,能够想到看似简单的话,实则又养活了一代又一代,这句话的含义与情绪传递了一代又一代。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人才。在后面几段,将文章进行升华,上升到一个大家高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小家。结尾含义隽永,体现了考生运用语言之高妙,读来令人叫绝。

我的小康家庭问卷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二创新(1)班  李思睿

《诗经》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已经够劳苦了,应该稍稍得到安康了。可见千百年来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可是,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小康呢?我们家是小康之家吗?标志着我家成为小康家庭的事件和时间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制作了一份“小康家庭问卷”,请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出他们的答案,来解答我的疑惑。

和我预想的一样,关于我们家是否达到小康的问题,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认为,我们家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是,关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小康,他们给出的答案可就不一样了。爷爷说,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就是小康。奶奶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才是小康。爸爸说,有房有车才算小康。妈妈说,有钱有时间经常去旅游就是小康。看吧,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不同年龄的人对小康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标准,小康的含义也在发展中不断丰富。

关于我们家成为小康家庭的标志性事件和时间的问题,我的亲人们再次出现了分歧。爷爷奶奶一致认为,我们家的小康是从他们亲手建起房屋开始的,房子能够为家人遮风挡雨,有房子的家庭才能幸福。爸爸却说,我们家的小康是从家里买车的时候开始的,有房有车才算追上时代发展。我却比较赞同妈妈的说法,我们家的小康是从全家第一次外出旅游开始的,只有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双重满足,才是真正的小康。

通过我的小康家庭问卷,我们家集体回顾了这些年来的生活变迁,每一次变化都是在向小康不断迈进。在爷爷的记忆里,家是从住上自己盖的瓦房开始的,瓦房又变成自建楼房,最后拆迁住上了现在的商品房。奶奶回忆起以前用煤球炉生火做饭的点点滴滴,感叹现在做饭有电饭煲、炒菜用上了管道天然气、洗衣全部交给洗衣机,生活真是方便极了。在我的记忆里,家里的电脑从笨重大脑袋的台式机变成了现在一只手就能轻轻拎起的一体机,电视从摆在桌上变成挂到墙上,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我们家的小康步步高。

我和爷爷一起翻看家里的老照片,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带着岁月的痕迹向我证明,我们家的小康生活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家里每一个人拼搏出来的。爷爷那一辈从农村来到城市,凭着自己的双手和不怕困难的毅力,一砖一瓦盖起自己的房子,让这个家在城市生了根。爸爸出生在城里,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不断改善我们家的生活设施,使之与时代接轨。而我出生在这个小康之家,正在用心学习,为了实现大学梦而拼搏努力。

以小家映大家,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家这样的小家庭。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康梦。时代在变化,这些小康梦也在不断发展,标准越来越高,人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小康梦构成了中国梦,中国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家小康,大家富强,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实现了今天的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指导老师:唐威

点评:小作者通过一张问卷这样的实践形式,去展现家人对小康的理解,角度非常巧妙,每个人的认知就像一条时间轴,写出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扣题很准,以小见大,意蕴丰富。

小康,小康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二(16)班  房上珂

民亦劳止,岂止小康。作为横跨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到2020年,全面小康的蓝图已经清晰,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适宜,科技更加进步。我们正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乘坐着驶向小康的大船,一路斩风破浪。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便捷。我们的吃、住、行变得方便、快捷。市民们通过各种APP、微信公众号等,直接参与税收申报和水电、天然气的缴费,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业务,不用排长队。爷爷奶奶只要一张卡,就可以满足领取退休金和乘坐公交车等的需要,他们总是感慨科技的进步,“稍稍动手指就可以做这么多事,哪像我们那时候,到隔壁村叫个人都要好几个小时。”科技也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网上课堂、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让全国的大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购物上,以前幻想的不出门购物变成了现实。我们可以在家逛商店,购物平台提供了许多商品,我们能够轻松地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家家户户生活的进步,汇聚成国家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怀揣梦想,不同的岗位上闪耀着奋斗的光辉。一条条铁路连接四方,是工人的辛勤付出。患病人数的逐渐减少,是医生护士的彻夜守护。当代儿童,在爱国教育中成长,也会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去。今天的中国青年,更能意识到个人奋斗对国家的意义。“十年前你们守护我们,十年后我们守护你们。”明确肩上的使命,不忘初心再出发。

人民实干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内在动力。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百年奋斗,今朝圆梦。我们这一代将接过接力棒,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懈奋斗,继续前进。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国家发展是各行各业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全面小康离不开每个人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凝聚江河之水,集聚千镒之裘,全面协调发展,不断绽放光彩。

点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实现小康依靠全国人民的奋斗。文章先总写全面小康的蓝图已经清晰,然后列举科技为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便捷的社会图景,阐述“家家户户生活的进步汇聚成国家的进步”的道理,接着阐明梦想和实干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最后总结全文,再次指出全面小康离不开每个人的一份力量。文章从“什么是小康”到“如何实现小康”,思路清晰,有独特思考。

来源:宿迁市文明办推荐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