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视频】交易所发声,暴涨的可转债出现“跳水”现象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0-26 16:33

今天,可转债行情延续“熔断潮”,逾10只转债两度临停;智能转债上午“涨临停”下午“跌临停”。上周末,上交所和深交所针对可转债炒作乱象先后发声,部分暴涨的可转债尾盘也出现了跳水现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文/视频摄制

多只可转债遭重点监控

今天早盘,可转债行情延续火爆,银河转债、三力转债、智能转债等10只转债涨逾20%,盘中临时停牌。截至上午10点20份,通光转债涨幅扩大至100%,成交金额超23亿元。

对于市场炒作乱象,10月23日晚间上交所、深交所先后发声。

上交所发文表示,2020年10月19日至2020年10月23日,沪市共发生17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对此采取了书面警示等自律监管措施;将可转债交易情况纳入重点监控,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及时实施自律监管。

深交所发文称,上周对“正元转债”“智能转债”“蓝盾转债”“万里转债”等涨跌异常的可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共对19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4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疯狂的可转债”深市较多

因实行T+0交易和无涨跌停限制的可转债,上周火爆再起。对比沪深交易所对可转债熔断临停可见,深交所更加灵活宽松,涨跌达30%停牌30分钟后仍可交易,而上交所涨跌达30%将停牌至14点57分,因此近期疯狂的可转债基本都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可转债。

今年随着A股反弹,部分个股火爆时,可转债也疯狂受到资金追捧。Wind数据显示,3月上旬时,资金抢筹医药、医疗器械、口罩等个股时,其可转债整体也较疯狂,如尚荣转债、已退市的再升转债等短期轻松翻倍。

7月中旬可转债再度被炒作。7月13日,英科转债大幅拉升,盘中最高上涨59.95%,最高价达1366元,半年多涨幅超出11倍。7月24日,雪榕转债上市后大幅拉升,盘中最高上涨58%。

上周开启的新一轮可转债炒作,个别可转债受到追捧,直到23日周五达到顶峰,20多只集体现熔断,不过炒作退潮,分化严重的迹象明显出现。

而从可转债市场整体看,其和股指表现趋势比较同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大幅上涨超6%。而股指方面,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在8%以上。两者多数时走势近似,但可转债被炒作时则指数要稍强。

机构频频提示“过热”风险

上周末,智能转债、银河转债、宝莱转债等在午盘时均有较大的涨幅,但尾盘出现跳水现象,万里转债、哈尔转债、九州转债、久吾转债跌20%触发向下临停。

针对可转债市场债出现部分个券脱离正股基本面过分炒作的情况,证监会官网上周末披露《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现行规则相比,《征求意见稿》在交易规则、赎回条款、信息披露、投资者权益保护等角度着墨较多。主要关注点包括:从交易规则、投资适当性制度、风险监测等角度完善交易转让制度;强调权利对等,明确赎回规则,防范赎回风险;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业内人士表示,后期预计有进一步的交易细则出台,可转债各项规则料将更加规范。

对于“过热”的可转债,中信证券研究部大类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余经纬表示,数据上看,部分暴涨转债已高度脱离基本面。正常情况下,为了推动投资者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其转股价值会相对偏高。因此,转股价值成为衡量可转债价格的重要指标。近日部分可转债价格飙涨之后,如果有标的提前赎回,将会导致行情戛然而止。

东海证券上海自营分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寿林荣认为,部分可转债规模较小,适合炒作,不少资金会趁着市场行情冷淡但是人气尚在之时“赚一把就走”。一旦炒作资金后继无力,或者在风险增加之后转向风险收益比更低的市场,可转债的风险就会降临。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