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走在前 大厂街道树新风
2020-10-29 18:59

本报讯  距离11月1日还有2天,这意味着还有2天时间,南京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倒计时不匆忙,大厂街道早先行。

小区楼间垃圾桶全部下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垃圾分类收集点。随着一二类垃圾分类收集点的不断上线,南京大厂街道各小区的风貌也焕然一新。新风从哪里来,从大厂街道居民同心、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创先而来。

点位指导  让垃圾“各回各家”

在大厂街道,走进碧景山庄小区,6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分落服务该小区2126户居民。

“我们小区的6个垃圾收集点都是10月23日开始运营的,经过前期的不断宣传,居民大多很配合。”上海金地物业有限公司经理任勇说。

采访过程中正好遇到该小区6栋居民丁玉明,小区投放使用垃圾分类房是他盼望已久的事。“以前单元门口摆着3个垃圾桶,经常有垃圾散落的情况,味道也特别大,尤其是到夏天。”丁玉明说:“这回好了,垃圾桶全部撤除了,分类房在楼间公共区域,出门顺手将垃圾丢进分类房里,干净卫生多了。”

据了解,目前大厂街道42个小区已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工作,统一撤除小区楼栋、单元前垃圾桶,分别设置了垃圾集中投放点。

垃圾“各回各家”说来容易,但实操起来可没那么轻松。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副科长陈东说,在这期间,街道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对社区、物业、志愿者、保洁人员、分类督导员开展培训,上门发放一封信、分类指南等宣传材料,引导居民在家中将生活垃圾按照分类指南进行分类,在每天6:30-9:30、17:30-20:30两个时间段投放至集中投放点。”

此外,作为统筹江北新区垃圾分类收集点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江北新区公用资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街道一起,在收集点配备点位指导员,引导帮助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全部完成  256个收集点将全面上线

任何事没有一蹴而就的,大厂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能走在新区前列,缘于较早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

陈东介绍:“其实早在2016年,大厂街道就开始着手宣传,逐步推进垃圾分类这件事了。”因为宣传得较早,垃圾分类的意识也较早的深入民心,因此这项工作在大厂街道的推进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大厂街道辖区内共90个居民小区,256个分类收集点已全部完成土建工作。其中一类收集点145个,二类收集点111个,目前已完成的42个小区全部开展定时定点投放工作。

垃圾分类收集点都有啥功能?又是如何进行分布的?记者从新区公用资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厂街道片区运营主管刘晞东处了解到:“目前,我们按照500户居民投入一个一类收集点,小区居民少的,按200户投入一个二类收集点。”一类收集点一般是一个占地约20平方米的标配型垃圾分类收集房,二类收集点是一个垃圾分类收集亭,而“高颜值、硬实力”是垃圾分类收集房的标配,也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头担当。

走进垃圾分类收集房,感应投口会自动打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内部设有四分类垃圾桶,每一类下方都有清晰的投放指南,一目了然。采访过程中,也有居民表示担心:“不知道会不会有异味,这么多集中投入的垃圾,环境卫生是个问题。”

带着居民的担忧,记者在刘晞东的指引下,走入垃圾分类收集房内部。记者看到,垃圾分类收集房内有杀菌除臭、高压清洗、空调等装置,同时还有满溢监控、环境监控、智能中控等智能装置等,“居民担心的环境卫生问题不会发生。我们的点位负责人从投放到清运将全程在线。”

任重道远  创新引导逐步推进

垃圾分类工作既是习惯问题,更是意识问题,任重道远。

据了解,目前大厂街道共招募369名分类指导员,即专职垃圾分类志愿者。通过前期分批集中培训,现场讲解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宣传技巧,通过问答等方式提升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以更专业的业务水平做好服务工作。目前,各垃圾分类收集点至少有一名分类指导员在岗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仅从宣传和指导上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似乎还不能引起居民的参与热情。大厂街道再出新招,对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实行积分奖励政策,居民刷卡投放,将自动生成积分,届时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陈东介绍,目前大厂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在居民区推行,也逐步向沿街商铺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安排人员向辖区沿街商铺发放了一封信,要求沿街商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生活垃圾由保洁单位收运人员定时上门收运,要求餐饮单位将产生的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据了解,大厂街道目前已完成晓山路、园东路、毕洼路3条道路撤桶,定时上门分类收运垃圾,9条道路设立过渡性垃圾分类收集点,下一步将逐渐撤除过渡收集点,定时定点上门收集。

新江北报记者  刘植花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