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柯洁刚刚力克韩国天王申真谞,第四次问鼎三星杯冠军。本届三星杯也创造了一项纪录——围棋史上第一次在网络上决出了世界大赛冠军。
因为疫情,三星杯、农心杯、春兰杯等围棋世界大赛今年均通过网络进行。可您知道吗,网络对弈除了有着无可比拟简单便捷等优势,同时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副作用一:误操作
小申“滑标”让柯洁躺赢
柯洁和申真谞目前分别是中韩第一人,而且与其他棋手的差距都不小。两人今年的战绩也都极其彪悍,申真谞不仅横扫韩国国内,在本次三星杯之前今年正式棋赛的战绩为55胜5负,胜率高达恐怖的92%;柯洁算上这次三星杯上的4连胜,今年对外正式公布的比赛战绩也非常恐怖——25胜3负。
滑标
不过这场“火星撞地球”的第一局比赛,却出现了外界难以预料的情况。弈至第21手,申真谞突然出现了“滑标”,下出了匪夷所思的一步,于棋局毫无作用。柯洁随后迅速占据白22要点,申真谞等于自停一手。据韩国棋院随后反馈的消息,申真谞“滑标”是因为鼠标线碰到了电脑触摸屏造成了落子。这一次意外“滑标”让申真谞方寸大乱,此后一味想强杀白棋,结果自身大龙被柯洁反杀。棋局仅进行到第120手就戛然而止。此局的意外也造成了申真谞心态的崩塌,第二局又被柯洁逆转,与三星杯冠军失之交臂。
一脸懊悔的申真谞
点评:有不少棋迷提出疑问,既然明显是误操作,为何比赛不能允许棋手重新落子呢?对此,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江苏围棋队总教练丁波,他表示:“世界大赛通过网络来对弈也是疫情下没办法的举措,所以像申真谞的滑标,应该属于围棋大赛的新情况。不过围棋向来讲究落子无悔,除非规则里面明确了滑标可以重下,否则你说不算重来,应该是不可以的。”
关键是,本次三星杯已经将滑标等意外情况后果自负写进了规则中。于是发生这种情况,韩方也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咽。当然也不是没有世界大赛允许“滑标”后重新落子的,比如今年上半年的LG杯谢科VS一力辽比赛中,中国围棋协会和日本棋院就曾协商,每名棋手可允许“滑标”一次。
副作用二:设备故障
朴廷桓“煮熟的鸭子”差点飞了
今年8月20日,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赛继续在网上进行,中国队第三名出场的范廷钰挑战韩国主将朴廷桓。当时的情况是,日本棋手全部“阵亡”,朴廷桓成为韩方“光杆司令”,要独自面对中国队其余四员大将。
本局比赛朴廷桓执白,行至157手时,AI给出白棋的胜率已经达到90%,眼见朴廷桓就要击败范廷钰,棋局却突然不动了,然后对战平台显示朴廷桓超时被判负……据韩国方面反馈的消息,朴廷桓在读秒(10秒)进行到8秒的时候点击落子,然而软件没有丝毫反应。第9秒,朴廷桓连续点击鼠标,而软件仍然没有反应。最终被认定超时判负。韩国棋院进行了检查,认定可能是鼠标出现了问题。
朴廷桓与范廷钰的比赛中遭遇鼠标失灵
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失利,韩国棋院很快就向中国棋院提交了比赛现场录制的视频,并请求重赛。这也是世界围棋大赛网络对局第一次出现重大争议。后来中方大度地同意了重赛请求,朴廷桓也在重赛中击败了范廷钰,可谓死里逃生。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本届三星杯比赛16强战中,当时中国棋手占据大部分名额,唯一的心腹大患只剩申真谞一人。连笑在迎战申真谞的比赛中,同样遇到了鼠标失灵,结果被系统超时判负。不过,中方却并没有提出重赛申请。
点评:网络对弈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电脑系统、网络连接、甚至鼠标等小设备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在今年4月的LG杯网上对战前,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就表示:“大家都是第一次办网络对战比赛,内心都很紧张,各个细节都得认真考虑。比赛前我们检查了谢科用的电脑是否能连接网线,由于无线网普及,现在很多电脑都没法插网线。为了确保网络稳定,大家一致认为还是使用网线连接网络更加靠谱。”
世界大赛既然已经开始在网上举行,那么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定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否则一旦出现争议,双方各不买账,就非常尴尬。
副作用三:作弊
业余赛常出现比柯洁还牛的“高手”
相比其他体育运动,棋类其实是非常适合在线上对决的,那么为何疫情之前几乎没有大赛是放网上举行的呢?除了操作和设备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公平性无法保证。
江苏省围棋队总教练丁波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主要还是网上对决容易出现舞弊的情况,要公平公正必须有人专门在电脑前监督,实施起来就比较繁琐了。”
的确,自打2016年“阿尔法狗”在人机大战中击败李世石之后,围棋AI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如今已经远远把人类甩在身后。围棋比赛中利用AI来作弊也屡有发生,此前围棋界流传着这样一个雷人事件:选手甲举报选手乙比赛中使用了AI,理由非常有说服力,因为选手甲本身就利用AI在进行作弊,结果居然还输了比赛,所以乙肯定是用了棋力更强的AI!最后,甲和乙都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前两天的全国围棋之乡联赛中,东三省某支队伍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棋手接连立克强敌,其中就包括业余围棋届的天王胡煜清。南京的网红围棋主播“南大勺王”用业余棋手普遍使用的AI软件katago对棋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位棋手某盘棋与AI的重合度达到了不可思议的86%。这是什么概念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南大勺王”杨天波。这位自小学棋,06年就是业余5段的主播表示:“一般来说人类的招法如果能与AI的重合度达到80%就是一件非常震撼的情况。也就申真谞之前达到过一次,他也是人类棋手中最接近AI招法的人,因此被称为‘申工智能’。柯洁这么厉害的棋手一盘棋的重合度也只有70%左右,你说能达到86%的是什么水平?难道还会是业余棋手?难道还是人类吗?”
此次代表南京江宁队参加了围棋之乡联赛的南京业余高手孟繁雄也专门发了微信朋友圈对此提出质疑。孟繁雄早在1999年就定段成功,拥有了职业段位,不过此后他并没有选择走职业的道路,因此放弃职业段位转战业余围棋。他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围棋之乡比赛,中国围棋协会其实很重视,每个赛区都派了专人担任裁判长,监督棋手。江宁队还专门准备了电脑供棋手使用,不允许用自己的电脑参加比赛,防止出现猫腻。不过并不是每个赛区都是这么严格,一些参赛队是可以自带电脑使用的,这就给作弊提供了机会。即使有人监督,但你自己电脑做点手脚,关键时刻用AI看一下招法,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孟繁雄表示自己下棋与AI的重合度一般维持在65%左右,那些超过80%的业余高手基本上都是不正常的。
点评:其实棋类比赛一直都有软件作弊的隐忧,特别是网络比赛。与围棋类似的中国象棋更早被AI攻陷,因此早就是AI肆虐。象棋第一人王天一别看在各项比赛中所向披靡,但一到网上下棋,几乎一盘棋都赢不了,因为“对手”都是软件。
那么有没有办法对付“作弊”呢?目前比较主流的裁判方式是:一方面看棋谱与当前主要几款围棋人工智能的重合度,一方面看棋手以往的战绩和实力,综合两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但这样很耗时间和人力,而且也缺乏确实的证据。江苏围棋队总教练丁波对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是业余比赛,那可能还好查一些,毕竟棋力距离AI实在是太远,有些棋明显不可能下出来。但对很多职业高手来说,不用每一步都看人工智能的支招,甚至只要告诉他们个胜率判断情况,心里就知道该怎么选择怎么下了,这种肯定也算作弊,但怎么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