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祥涛 南京市力学小学 语文老师
个人公众号:“文鱼之声”
秦祥涛
曾几何时,我梦想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诗人,行走在文字的诗意世界里;现在,我是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老师,每天和祖国的花朵在一起。有人曾问,这算不算是梦想向现实的妥协?可我想说,这大概是梦想的再一次出发吧,诗歌也可以在童年生根发芽,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中的单元导语这样写:“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诗歌,依附于生动、美妙的形象,音节铿锵,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对儿童最具吸引力。优美的诗歌旋律,能使孩子们愉快、热烈的情绪持久不衰。和儿童一起徜徉在诗歌的天地里,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最美的童话王国,丰盈孩子们的童年。
秦祥涛跟学生在一起
朗读诗歌,走进孩子的世界
2016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我新接手了一个班级。有了第一年缺乏经验、粗暴式管理的失败经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用诗歌,走进孩子的世界。读大学时我一直有坚持写诗歌,这也算自己的专长。孩子们还小,兴许他们会对诗歌感兴趣。于是,我开辟了班级“为你读诗”栏目,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由我来为孩子们朗读一些经典的、有趣的童诗。第一首朗读的诗是我自己写的
孩子,我想对你说
你的眼眸里藏着顽皮的小精灵
那是世界上最奇幻的童话
你的眼眸里折射着神奇的色彩
那是生命里最独特的画作
你的眼眸里透着最深情的关怀
那是心底里最感人的瞬间
谁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是老师呀!我拥有47双像你一样
明亮、纯澈、真诚的眼睛!
谁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当孩子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望着我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成功了。诗是孩子们新奇的事物,也是孩子们擅长的领域,因为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我倔强地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首小诗。这是比天使,比精灵,比宝贝更美妙的称呼。孩子的想象力是绵延的草地,她们的笑声是流水,是春风。慢慢的,不束缚孩子最真挚的心灵,是我面对孩子、处理班级事务的核心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真实的自我,让他感知到集体的存在,像家一样温暖,像一本浸润清香的书卷。我的电脑里,一直收藏着一位孩子写的小诗:
赞美老师
老师是太阳,
我就是草地上的小草;
老师是大树,
我就是树上的一片片树叶;
老师是铅笔盒,
我就是铅笔盒里的铅笔。
老师是书本,
我就是书本里的每一个字。
老师,你每天都对我很好。
古灵精怪的他在班里没少给我惹麻烦,为此我试了很多方式去和他沟通,却效果甚微。没想到每天的读诗写诗却给了他改变的力量,为此他每天会给我发一首他朗读的诗歌,有时候他也会试着写小诗给我。一句“你每天都对我很好”胜过千言万语,当每个孩子心里萌生了与教师一样爱的力量,这个集体便有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创作诗歌,体验文字的魅力
后来,为了孩子们方便孩子们听完诗歌后,对诗歌有更多的理解和兴趣,我又在每首诗后面附上了自己的解读。我特意使用了自己大学时的笔名——“文鱼”,没过多久,我就有一个亲切的称呼——“文鱼老师”。
在飞机上
作者:尤利安·杜维姆(波兰)
群山就像一个个小土墩,
山谷仿佛是墨绿色的头巾,
河流像小蛇在蹿动,
湖的大小还不如一只盘,
树木成了草丛,
人小得像尘粒儿,
奶牛一下成了虫虫,
房屋跟火柴盒儿一样,
屋边的鸡鸭当然一点也看不见。
》》文鱼老师说:记得我第一次坐飞机时已经是个大人啦,多么遗憾的事情!我多么想那时是个孩子,因为这样我眼里的山川、河流、群山,就可以变成玩耍时的场景——土墩、头巾、草丛、小蛇、虫虫、火柴盒儿……为什么大人和孩子看到的不一样?咦?为什么孩子看到的非要和大人一样呢?我就要让飞机在天上和鸟儿一样飞,忽上忽下,忽高忽低,穿过云层,飘过小河,还可以在树上歇脚哩!
慢慢的,我还让孩子们自主投稿,把自己读到优秀诗歌,甚至是自己创作的小诗送来。孩子们各个兴致勃勃,渐渐地爱上了读诗,也爱上了朗读。瞧!下面这篇作品充满了孩子的童真童趣——
鸡 蛋
作者:张心妍
跳进热水洗个澡
就是水煮蛋,
跳进热油洗个澡
变成油煎蛋,
最爱和青椒番茄做个伴,
不管怎么变,
都是我最爱吃的土鸡蛋。
》》文鱼老师说:把“妙趣横生”这个词送给你,希望你一直保持这样天真的想象力。给你补两句:这个蛋蛋真淘气,和我捉迷藏躲来躲去,剥开你的外衣瞧一瞧,哇!里面有个金色的心。
那几年,我给孩子们读了很多经典的童诗,从金波读到金子美玲,从《繁星》到《阁楼上的光》。每次遇到课本里的诗歌教学,我都会带着孩子们反复朗读学习,然后组织孩子们仿写。学了《乡下人家》,班级里就有各种版本的《城市人家》;学习了《水乡歌》,同学们又开始创作各种各样的“歌”。沉浸在诗歌的王国里,我才慢慢意识到:童年不该只有学习和成绩,更不该是“在辅导班或在去往辅导班的路上”的戏谑,还应该有自由和欢笑。
学期末,我把所有朗读的诗作、包括孩子们自主创作的小诗整理成册,印成小书《为你读诗》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大家。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与儿童一起研究带来的快乐,感受到儿童无穷的潜力。我在书的卷首语《“搭火车”》里这样写:“无论是平时比较闹腾的男孩,还是比较羞涩的女孩,你们都紧紧地跟在我这个‘老大不小’的大男孩后面。如果把时空置换,倒真的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哩!更该庆幸的是,我是那个可以陪伴你们的‘火车头’。其实,与其说是我为你们带去快乐,倒不如说是你们教会我了如何返璞归真。”
分享诗歌,遇见最美的童年
后来我创立了一张班报——《童年拾贝》,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发表的成就感。“拾”谐音班级“十”,“贝”代表“最珍贵的东西”,给班报取名“童年拾贝”,意为让孩子们在最纯真的年代用最真诚的行动找到最幸福的快乐。有了班报,孩子们创作的欲望更加强烈,我趁热打铁成了班报编辑小组。约稿、组稿、排版、校对、印刷、派发……孩子们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接着,我开辟了班级微信公众号——“文鱼之声”,给孩子不一样的学习平台。于是我大胆结合当下科技热潮,把经典的儿童诗和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搬到网络中来,让他们可以在睡前聆听美妙的诗歌朗读,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象世界。刚开始是由我示范朗读,没过多久,孩子们朗读的诗歌音频纷至沓来,编辑、上传、发布,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看到这个班级独特的诗歌文化。每一次的诗歌分享,都仿佛可以看到一张灿烂笑脸,可以遇见一段童年美好生活。
让每个孩子爱上诗歌,是我热烈的追求;让每个孩子的童年浸润诗歌,就是我梦想的一部分。诗歌,穿越童年的大门,既是让孩子们回归最质朴的时光,也是让自己再一次时光回溯,时刻葆有一颗童心。有的时候,“蹲下身子”并不代表你认识了儿童,或许我们还要走到儿童心中看一看,而诗歌就是我搭建的那座桥梁吧!
未来,我想自己依旧是一位“诗人”——童年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