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三角 魅力新蜀山”长三角主流媒体齐聚合肥蜀山区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04 18:50

12月3日,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的20多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的30多名记者,深入合肥蜀山区:在天鹅湖中央商务区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在“合肥之源”体验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在运河新城、高铁新城畅想未来都市空间的蓬勃前景,在安徽出版集团领略文化产业的神奇魅力……

天鹅湖畔未来“钱景”无限

图片合肥市蜀山区天鹅湖中央商务区

12月3日采访的第一站,记者们来到了天鹅湖中央商务区。

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市,要找一处“含金量”最高区域,非天鹅湖中央商务区莫属。作为合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区域面积15.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万人。这里楼宇林立、商企云集、“钱景”无限,是合肥乃至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配套设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的区域。

蜀山团区委副书记、荷叶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晓云告诉记者,天鹅湖中央商务区立足“全省一流的金融业服务集聚区”定位,高标准建立了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以党建为核心、经济为主体、服务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楼宇党建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企业和都市白领提供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赋能开放“新阵地”。

截至2020年10月,商务区共入驻企业19294家,各类市场主体31180家。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城市干道、轨道交通顺畅换乘,直通高铁、机场等枢纽,进一步拉近与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通行时效。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实现年度全口径税收88.84亿元,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7座,企业数量增速、全口径税收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均突破30%。记者了解到,商务区现有阿里巴巴、华为、华润等世界500强企业35家,中国华能、国开行等中国500强企业32家,辉隆集团、华安证券等上市公司4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目前,区域已形成“金融+文化”双元驱动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这背后离不开党建的引领。

文化创意让生活更美好

图片安徽出版集团大楼

采访的第二站,记者们走进了位于蜀山区的安徽出版集团,了解蜀山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创新实践经验。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了乐龄听书等高科技文化产品,体会到文化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创新实践。

区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贸易日趋兴旺,一直是蜀山区的底色。“要让更多具有安徽特色、合肥特色以及蜀山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统计显示,蜀山区内目前集聚了文化出口企业近百家,有1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版权贸易、图书、动漫手游、文化用品等出口产品和服务已辐射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开展了贸易往来。

多年来,蜀山区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探索促进文化出口蜀山模式,强化基地保障体系、搭建基地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基地企业“走出去”,让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合肥西站谋划 “高铁新城”

图片合肥西站“高铁新城”项目设计图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将全面开建的合肥西站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蜀山区正以此为契机,谋划建设“高铁新城”,通过空间版图的优化,推动区域成为长三角区域新引擎,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实力。

这其中新建的合肥至安庆高铁项目(合安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首次自主投资控股建设的高铁项目,项目总投资额332.6亿元。而位于合肥蜀山区的新合肥西站,则是合安、合新高铁的起点站和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铁的中间站,车站选址在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清溪路、樊洼路和怀宁路围合区域,总投资约96.4亿元,将于2022年底先行开通启用西侧站房,2024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高铁新城”的规划范围北至南淝河、南至长江西路、西至西二环路、东至潜山路,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将打造高压廊道和铁路廊道2条生态绿化廊,生态体验轴、城市滨水休闲轴、站前活力中轴3条休闲游憩轴,四个10分钟生活圈和六大特色功能区,形成“2+2”的功能体系,以交通枢纽和创智商务为核心功能,以生态休闲和生活居住为支撑功能。

江淮运河催生“运河新城”

图片合肥运河新城项目概念设计图

与高铁新城同样列入蜀山区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六大片区”的,还有位于小庙镇的运河新城。

2016年,随着安徽一号水利工程江淮运河的建设,位于合肥西大门的运河新城开始逐渐兴起,开始承担合肥市五大重点发展片区之一和滨湖科学城核心区规划发展区的重要角色。

运河新城整体布局是以江淮运河和312国道为依托,将整个新城分为北厢、中府、南苑三大功能板块,其中中府是运河新城的核心区,目前正在以“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理念进行新城的集中建设,北厢和南苑依托山水绿廊及原始地貌为天然本底,着重打造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文和产业微镇。东西向的江淮运河如一幅历史画卷,从2500多年前主要承担漕运功能,促成合肥成为两汉时期八大都会城市之一的巢肥运河,向现今已赋予生态、景观、发展等新使命的新运河进行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同时,南北向的中轴心湖中央公园,用精彩的水岸线及与其相契合的城市公共空间,自北侧小蜀山支渠向南侧延展,与江淮运河交汇,形成了新城的中心。一座环境友好的示范之城、创新引领的时尚之城、健康宜居的未来之城以此为中心,缓缓地铺展开来。

合肥之源打造乡村CBD

图片“合肥之源”小岭南

如果说天鹅湖展现着蜀山区现代都市繁华的一面,那小庙镇则是蜀山区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的主战场,以“三产”融合为支撑,一个集合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的“乡村CBD”梦想逐步迈入现实。

在小庙镇“合肥之源”景观带上,不仅分布着曹操运河(古江淮运河)、将军岭、凤凰墩等历史文化遗址,也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蜀山区打造了“蜀山 ·将军岭项目”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覆盖14个自然村庄,开始实践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蜀山模式”。

图片岭南乡村CBD

先期启动的5平方公里乡村CBD建设,由大小岭南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江淮田园景观区、曹操古运河遗址公园三个项目组成。其中,小岭南1、2、3号院位于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提供会议、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是一个集吃、住、游、乐、购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

与之一条马路之隔的大岭南项目将重点引进科技、企业总部、双创、艺术作坊等产业。记者在现场看到,文化活动中心目前有庐州土陶和吴氏船模入驻,马拉松博物馆则将西方的城堡和江淮之间的圩堡建筑元素有机结合,正在进行内部展陈施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笑疾

通讯员:刘晓朦、朱琛琛、徐冠男、孙雨静

摄影:葛庆钊、陈三虎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