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为功·红色传承|红色沃土滋养南京新主城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05 08:14

南京江北新区成立时间虽短,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活跃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贡献。 如今,这里是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以高质量建设“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为新产业方向,短短五年时间里,已经慢慢崛起为长三角创新策源地。江北新区的飞速成长,离不开扎根的这片红色沃土提供的精神养分;江北新区人的锐意改革创新,传承自老一辈革命家筚路蓝缕中开拓进取的红色基因。

通讯员 王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图片

1909年浦镇机厂厂房外景

红色基因融进江北大地

江北新区保留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遗址,如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两浦铁路工人“二九”卧轨斗争处旧址,中共南京市第一、二次代表大会遗址等;诞生了多个重要的革命组织,如南京地区第一个现代产业工会——浦镇机厂“中华工会”、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镇党小组、南京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九袱洲党支部。 1949年4月2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江浦、浦镇、浦口(简称“三浦”)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是南京市的门户,三浦战役是渡江战役的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各部队先后抵达浦口江边,面临着一个严重困境——缺乏船只。在三河乡桥北村的江滩芦苇丛中,我军指战员找到了船工童达兴,童达兴不顾个人安危,划着木船带着指战员冒险渡江,在长江南岸下关首都电厂工人的帮助下找到运煤船“京电号”火轮。船工们加足燃料,不辞辛苦,连续往返于下关、浦口之间,接运我军指战员成功过江,为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写下胜利的序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北新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牺牲和贡献。

图片

王荷波

“荷波精神”激励后人开拓进取

江北新区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先驱之一、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和以“陈兆春等两浦八烈士”为代表的众多先烈等。

王荷波1882年5月出生于福建福州,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11日深夜牺牲于北京安定门外。他的革命生涯,起步于工人运动。1916年,王荷波来到南京浦镇车辆厂工作生活,1918年开始领导两浦铁路工人罢工,王荷波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工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组织,组织起来才能反抗帝国主义对工人的欺压。1921年3月14日,王荷波领导工人成立浦镇机厂“中华工会”,是南京地区第一个近代产业工会。 1922年春,经罗章龙介绍,王荷波和浦镇机厂工会加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2年6月,王荷波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线上第一个工人党员。 1922年,在王荷波领导下,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浦口党小组成立,两浦地区工人由单纯的自发斗争逐步转向目标明确的自觉斗争。1922年秋冬至1923年2月间,王荷波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铁路工会,在京汉、胶济铁路线开展活动,他组织领导的两浦铁路工人“二九”卧轨斗争,有力地声援了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书写了南京工运史上的光辉一页。

王荷波在津浦铁路线上推动各地铁路工会的成立,进而推动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1923年,王荷波当选为中共三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增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6月至7月,王荷波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登上了世界革命舞台。1927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王荷波当选为首任主席,成为中国共产党纪律监察工作的开创者。同年,在“八七会议”上,王荷波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

王荷波展示了一个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从自发到自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勇于担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深刻激励着江北新区无数的后来者,秉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片

国际健康城地标——树屋16栋

厚积薄发,五年崛起新主城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获批成立以来,江北新区积极投身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投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综合实力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6位。一座人口超280万、经济总量近3000亿的现代化、国际化江北新主城,在扬子江畔强势崛起。

五年里,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首家海外的科创中心在新区开建,亚洲最大基因测序基地在新区建成,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0家,高企总数迅速达到1000家,引进、孵化533家创新型企业……国际一流创新“策源地”加速崛起。

五年里,“芯片之城”白手起家,一年翻一番,三年时间产值超500亿;“基因之城”集成超越,“一谷一园一示范”汇聚企业800余家、产业规模近1000亿;“新金融中心”乘势而上,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等200余只基金,5000亿元资本规模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两城一中心”千亿地标再“拔高”。

图片

江北新区市民中心

五年里,全国最大的地下空间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国最高标准的地下综合管廊已建成近40公里,5条过江通道同步推进,南京一中、鼓楼幼儿园、南丁格尔护理学院、托马斯国际学校等一批标志性学校建成,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投用,南医大四附院、中大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江北新主城”照见“最近的未来”。 传承红色基因,奋进五年未来之约,江北新区将以高标准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导区为引领,加速打造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开放之城。到2025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6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地标产业达到3000亿元规模;全力冲刺国家级新区四强,推动新区能级再跨越。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