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求书法之道|第六讲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楷书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11 17:57

唐代的帝王多爱好书法,也带动了时代的风气,使书法艺术在唐朝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在唐代众多书家之中,颜真卿与柳公权的楷书最具代表性。在“悟求书法之道”第六讲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黄正明教授将为同学们带来这两位书法大家的书作赏析。

北宋范仲淹曾在评论他人书法时用了“颜筋柳骨”这四个字,于是这四个字也被后世多用来评价颜真卿、柳公权二人的书法风格。黄教授介绍,颜真卿与柳公权均以楷书出名,但二人的书法风格却不尽相同。“颜真卿是唐代知名的颜体开创者,他的书法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黄教授说:“其40-60岁左右的书法作品更为端庄典雅,这一阶段的《多宝塔碑》最能体现这一特点。60-70岁时所书《颜家庙碑》,字体更圆润丰厚。”在黄教授看来,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晚年时期的《自书告身帖》,“这一阶段他的字体走向了成熟大气,堪称经典。”

如果说颜真卿的书法较为质朴,那么柳公权的书法就显得极具装饰性。黄教授介绍,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玄秘塔碑》。

颜柳二人在书法史上前后并称、交相辉映,他们的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楷书入门临摹的范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