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手握暖蛋、把艾草穿进袜子里 今年的取暖方式你get到了吗?同时还要注意……
来源:扬子晚报
2020-12-14 21:38

 入冬后,如何取暖让市民操碎了心,暖蛋、光腿神器、暖脚宝成了00后过冬必备品,90后也开始了冬季养生之路:泡脚桶泡脚、用上艾草坐垫、一周三顿羊肉汤……取暖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思考:取暖神器安全性如何?一直使用发热坐垫真的健康吗?艾草取暖效果真那么大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采访。

图片

暖宝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00后学生党:手握暖蛋,脚踩暖脚宝

当北方开启集中供暖模式,南方市民为取暖则各显神通。桌上暖蛋、桌下暖脚宝、包里随身携带充电宝暖宝,这是00后小祁的过冬日常。虽然离大学放寒假还有一周时间,但小祁已经提前在网上买好了“取暖设备”寄到家里。

暖蛋是这两年走红的便捷式迷你型“取暖器”,由鸡蛋大小的塑料外壳和发热替芯组成。本报记者从某电商平台购买了1个蛋壳+10片蛋芯的套餐,拿到手后发现,发热替芯由铁粉、水、活性炭、蛭石、矿盐、吸水性树脂组成。和平日里所用的“暖宝宝”材料一样,可以说是缩小版的暖宝宝。而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把发热替芯塞进蛋壳里即可,消费者手握蛋壳便能取暖。包装上显示,取暖时间能持续8小时。

 

图片

暖蛋

记者线下走访了一些实体店,并未在大型购物商超里找到暖蛋,最后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里找到了暖蛋。通过采访,记者观察到,使用暖蛋的群体以学生为主,手握暖蛋听课越来越常见。同时,既能充电、又能暖手的暖手宝充电宝也已常态化,经常被作为文创产品推出。

图片

暖蛋(左) 充电宝暖手宝(右)

 

90后上班族:把艾草穿进袜子里

暖脚的小电子产品也层出不穷,需要脱鞋的有插电暖脚宝,不需要脱鞋的有插电暖脚垫。其中,暖脚垫的加热方式是石墨烯发热,由于不需要脱鞋,深受上班族的欢迎。而插电暖脚宝多用于家中,在南京工作的90后小李刚过了11月便买了插电暖脚宝供家里办公时使用,“一到冬天脚最冷,房间取暖只能开空调,但开空调,脚还是不暖和。”

除了插电,还有不插电的暖脚袜。记者在线上电商平台发现,一款底部放入发热暖足贴和艾草暖足贴的全绒高筒袜子成为女生冬季取暖的心头好。使用方法是将艾草暖足贴贴于暖脚袜里即可,而艾草暖足贴的原材料只比“暖蛋”发热替芯多了艾草萃取物。

图片

某电商平台售卖的暖脚袜

会养生的90后,不仅把艾草穿进了袜子里,还将艾草发热坐垫带进了办公室。艾草坐垫由布套、电热片和中草药包组成,插电加热便可使用。90后姑娘小徐11月底从网上买了艾草加热坐垫,“比起普通发热坐垫,艾草坐垫感觉对身体更好,所以就买了。”而和几十元的发热坐垫相比,艾草坐垫价格在100元以上。

图片

178元的艾草加热坐垫

 

中医院专家:普通艾草用具不能代替中医艾灸的效果

艾草不仅用在加热坐垫、袜子,很多市民泡脚也要加艾草包。那么,被消费者追捧的艾草是不是真的有发热功能?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杨晓辉博士介绍说,艾草是中医常用中草药中久负盛名的一种,因为本身偏温性,因此比其他保暖材料更具有温暖的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普通的艾草用具不能代替中医艾灸的效果。清代的临床实用本草著作《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也就是说,要保证艾叶的效果,就离不开“灸”这个途径。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燃烧后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艾叶,杨晓辉表示艾叶产生的热量用于预防保健和防病治病,主要是借助温热刺激。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的人群一般不适合。一般空腹、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者也注意要慎用。

此外,艾叶虽有一定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功效,但也要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使用的前提是先要经过中医辨证。而下焦湿热等人群不适合久坐温热的坐垫,一般人群也不宜久坐,因为中医认为“燥热伤津”。“对于明显怕冷的人群要及时就诊,找到相关病因,对症治疗,阳虚等体制的人群可以在冬季尝试灸疗、中医膏方调理等。”杨晓辉告诉记者。

市场监管局:取暖器要符合国家强制认

比起养生,取暖神器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其实在购买取暖物品,尤其是取暖器,消费者要购买正规渠道、符合国家强制认证(3C)的产品,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发布的第33号《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其中目录第7大类“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0707小类“室类加热器”包含了“取暖器”。“也就是说,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加热器器具要3C认证。用于对房间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需要3C认证,所以取暖器属于3C认证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必须要做3C认证。”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自2003年5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所以消费者在选购相关商品时,要仔细看清标志、标识。”

购买合法的取暖设备只是第一步,执法人员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取暖设备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尽量不使用直接接触的取暖设备,“产品说明书上除了标注电压使用数据外,还会标注取暖设备使用限定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等,这是安全使用取暖设备的前提。特别是直接接触的取暖设备,在使用前更加要仔细阅读,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危险性更大。”

此外,在正式使用取暖设备前,特别是高功耗的电取暖器要选用带地线的三孔插座,最好使用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线板。电暖器出风口旁边不要覆盖和放置仍合物品,以免温度过高,引起火灾。如果冬季在取暖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仍合质量问题,可以随时拿起电话,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