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王俊凯工作室称由于突发性的身体原因,王俊凯无法出席次日的跨年演唱会现场直播。因其在12月29日抵达海口后连夜进行彩排,后突发头晕,并伴有视物旋转和恶心呕吐,经诊治,考虑为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不能排除。这则消息让不少粉丝担心。
良性位置性眩晕究竟是什么?又是为何给王俊凯带来了如此不适?记者专门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王敬卿解开这一谜题。
良性位置性眩晕其实就是“耳石症”
如果换一个说法—-“耳石症”,相信很多人可能不那么陌生。顾名思义,“耳石症”指的正是耳朵里这些“小石头”出了问题。王敬卿主任解释道,“耳石”只是看上去像石头,其实是一些3-5微米大小的碳酸盐结晶。正如学名“良性位置性眩晕”那样,耳石症是良性的,但发病起来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耳朵里的“小石头”跑错了位置
那么耳朵里的“小石头”又是为何会造成折磨呢?王主任介绍道,我们的内耳除了管听觉之外,实际上也是负责平衡的器官。平衡器官又叫前庭器官,是半规管、球囊、椭圆囊的合称。我们双耳的每一只内耳都有三条半规管,分别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三条半规管大体呈相互垂直的空间结构,与球囊、椭圆囊相连接。球囊和椭圆囊内部覆盖着一层耳石膜,正是由碳酸盐结晶又称“耳石”组成的。平时,耳石膜负责感知我们的“位觉”;而在一定条件下,耳石膜上的耳石掉进了半规管里,当我们起床又或是后躺时,由于重力,耳石随着半规管里的淋巴液移动,造成了半规管空间结构改变,刺激了我们的感知,从而引起眩晕。我们之所以可以准确的行走、移动、上下楼梯等都是我们的平衡器官在发挥巨大作用。一旦失衡,就会发生眩晕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
最小的“耳石症”发病者才9岁
当前耳石症的发病率还是相对较高的。王主任表示,其门诊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有高达60%-70%都是耳石症。而耳石症发病人群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接诊过最小的患者也才仅9岁。对中青年人群而言,高强度的工作、熬夜、饮食不规律也可能成为诱因,代谢不太好,内耳循环差也是潜在的发病风险。
专业手法可帮“小石头”复位
据了解,经过病因、症状、体征等检查并配合辅助检查后,如果确诊“耳石症”则应采用复位疗法。这种专门的手法可为掉落的“耳石”复位,且复位效果相当不错,因此若是得了“耳石症”不用过分担心害怕。根据医院设置的不同,一般可以在脑病科(神经内科)或是在耳鼻喉科就诊。部分医院也开设了专门的眩晕门诊。而排除了“耳石症”的主诉眩晕患者,特别是起病急、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病史的中老年患者也存在脑出血、脑梗塞的可能,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通讯员 张明
见习记者 吕彦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