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区: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打造“近悦远来”的主城核心区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1-06 21:58

扬子晚报网1月6日讯(记者 张可)1月6日,南京市秦淮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秦淮区代区长张泰作政府工作报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秦淮区提出,在总体格局上延续并深化“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的思路,提出“两高一融”即“高品质保护更新老城、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城、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总体格局。

过去五年秦淮区的发展成就,张泰用“十个一”进行了概况: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在2019年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全省城区第一名;创成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夫子庙步行街在首批国家示范步行街评比中荣获第一名;白下高新区连续五年在省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方阵;水环境治理成效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老旧小区整治和棚户区改造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没有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百岁以上老年人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同时,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来看,体现在“八个变”:黑臭河道变清了,秦淮水系流域花园精彩呈现;大街小巷变靓了,太平南路等300多条道路街巷烟火气重现;休闲场地变多了,明城墙、十里秦淮休闲步道全线贯通;历史街区变潮了,老门东、熙南里等成为网红打卡地;老人生活变好了,中心城区养老难题破解之道在全国示范推广;孩子教育变优了,越来越多的家门口学校成了“名校”;居民口袋变鼓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5年跑赢GDP;社会文明程度变高了,居民综合阅读率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未来五年,秦淮区在发展定位上,保持延续“三中心一高地”产业发展定位和“特而精、最南京”目标追求,融入社会发展、文化彰显、活力激发、民生改善等多维度愿景,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这个根本动力,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名城示范区】;站稳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打造【高效能的现代化治理先行区】;擦亮生态宜居这个根本底色,打造【最文化的美丽古都核心区】;立足文旅商融合这个根本基因,打造【最南京的综合消费集聚区】。

对于2021年的重点工作,秦淮区提出抓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主打“硅巷品牌”,用好本地资源,深化开放合作,使硅巷经济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增长极。启动创意东八区等老园区老厂区改造提升,新增创新空间20万平方米,推进总量近百万平方米科创载体综合功能和品质内涵双提升。

秦淮区提出,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以争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牵引,推动“故事线”、“旅游线”、“消费线”三线融合。以布局促融合,大力发展头部商圈、首店经济,将文化元素、旅游体验嵌入商圈布局,放大夫子庙国家示范步行街综合效应,创建老门东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打造新街口高端品牌总部集聚区。以消费促融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壮大“秦淮有戏”剧场群和文化主题酒店群,推出“戏院里”等沉浸体验项目,着力提升可持续消费。

同时,秦淮区将深入探索城市有机更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居住空间、产业空间、文化空间、形象品质空间,打造“近悦远来”的主城核心区,提供更富内涵的文化、创意、生活体验。高水平实施科举博物馆二期、西五华里、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门东双塘园等项目,研究实施荷花塘等历史风貌区更新。

在民生改善方面,秦淮区提出,聚焦“七有”提品质。实施“一窗式”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围绕优质均衡,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开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加快第五高级中学等一批校舍抗震加固,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创建省社区医院示范区,深化“院府合作”和“医联体”建设,启动实施红十字医院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创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优化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于一体的集成式养老,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打造市军休中心秦淮分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开展集庆路等道路整治,实施185处非成套住宅改善工程,推进观门口、杨庄北、中牌楼保障房建设,建成保障房7186套。更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创成省级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