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20日讯(记者 石小磊)长三角又一条省际高速公路——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1月20日正式通车,南京至杭州间迎来第二条高速通道。
宜长起自宁杭高速公路徐舍互通西侧,向东南跨越云湖路后在张渚和西渚两镇之间前行,随后上跨S342省道,在茗岭街道西侧上跨云岭路后,从丘陵区逐渐向低山区前行,之后穿越庙山至葡萄岭与浙江段衔接,路线全长25.453公里,双向六车道,非隧道段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隧道段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隧道4座,单洞总长6908米,山岭隧道里程、数量居江苏第一,是江苏第一条以隧道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
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完善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强化宁杭交通通道、加强苏浙两省联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打通了宁杭二通道,而且直接拉近了苏浙西部的距离,从南京到安吉可节约40公里车程。
宜长高速江苏段工程项目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建设管理。自2017年9月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者凝心聚力、奋勇攻坚,克服隧道工程多、建设工期短、交叉施工难等诸多困难,全面加快工程建设。浙江长兴市地方政府和交投集团,在葡萄岭隧道施工的关键节点,协调各方关系,加强过程保障,实现葡萄岭隧道宜兴端、长兴端双向掘进,为隧道提前贯通提供了重要助力。2020年,在项目冲刺的最关键阶段,全体建设者紧紧咬定通车目标不放松,克服新冠疫情、超长汛期、高温酷暑、极寒冰冻等困难挑战,以超常规的“宜长速度”,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21年1月12日项目通过交工验收,较原计划提前8个月建成,将为2021年春运期间保障人民群众高质量出行发挥重要作用。
宜兴项目围绕建设“百年宜长、品质宜长、平安宜长、美丽宜长”的总体目标,以科学管控为项目建设“提速”,以创新举措为品质工程“赋能”,以绿色发展为生态高速“领航”,努力将宜长高速打造成高质量的品质示范工程、高颜值的生态景观高速,取得了显著成效。
品质工程创建亮点纷呈。项目深入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推进施工工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9项科研课题,编制5项标准规范,成功申报30项国家专利,被评为省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为江苏省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平安工地建设卓有成效。宜长项目桥隧工程多、安全风险高,项目建设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大力推行“平安工地”建设,充分运用平安守护系统、安全数据中心,实行精准化监管,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项目建设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管理成效显著,被评为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生态环保效果显著。项目途经平原、丘陵、低山区,沿线植被丰富,周边有宜兴竹海、善卷洞等众多知名景区。项目因地制宜采用隧道群穿越山岭,既保持了沿线生态原貌,又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让驾乘者置身于竹海青山画卷中,享受“人在画中游”的美好体验,成为苏浙间的一条绿色生态长廊。
视频:陈金刚 戴哲涵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