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家外地媒体报道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除北京之外,房贷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少银行表示控制新增房贷速度,放款时间延长。南京市场怎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进行调查发现,多数银行表示1月额度“吃紧”,有银行出现1月额度用完的现象。不过,也有买房人表示尚未感觉到房贷紧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徐兢
实习生 曹宇昂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调查】
十多家银行称“额度紧张”
并称1月控额度实属罕见
“最近没有额度,我们积压了很多客户在等上级行给额度。”某国有银行南京某网点人士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往年都是11月、12月控额度,我从业这么久没有见过1月份就控额度的,所以没有经验可言,不知道要等多久。”
工商银行的额度相对宽裕。工商银行南京某网点人士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相比于新房,二手房房贷额度还好,虽然不能说每天都有放款,但一个月总有若干次放款。特别如果是商业贷款,从受理到放款等1个月左右,公积金会慢一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又联系了南京银行相关人士,对方回复称,市场上额度确实较紧,不同于往年。但是,南京银行的额度“也还好”,因为房贷占比没有达到此次政策要求调整的红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南京多家银行调查发现,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十多家银行均称额度紧张,且无法预计放款周期。邮储银行称还有少量额度,紫金农商行相关人士称,仍有额度,可以正常办理。
在额度收紧的市场行情之下,利率是否也水涨船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询问了南京多家银行的房贷经理得知,目前贷款利率较平稳,多数是首套房贷利率5.5%(LPR+85bp),二套房是5.8%(LPR+115bp)。值得一提的是,二套房贷款,如果之前贷款还清,利率可参考首套房。具体到每个客户还要看征信情况、楼盘情况。
来源:视觉中国
【买房人感受】
4位最近办房贷的消费者
2位表示额度“紧张”2位感觉“还好”
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的情况看,十几家银行的回应大多是“额度紧张”。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的4位最近办理房贷的消费者的感受却是对半开:2位表示“紧张”,2位感觉“还好”。
摇号3次喜提河西南“豪宅”
办房贷时被告知要等
上周末,南京市民李先生经历了去年以来的第三次摇号,终于在河西南一家新盘摇到第70号,顺利选中了一套140平方米、总价超过千万元的新房。“河西南的房子太紧俏了,很多都是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的‘鸡腿盘’,但这次中签率比较高,可能是总价高,投资客也少,很幸运!”他开心地说,“老婆很满意,接下来就是努力‘搬砖’了。”
1月26日,李先生办理了贷款,贷款2成,纯商贷,利率是5.7%。“银行客户经理说额度紧,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下款。”李先生表示,贷款200多万,总额不大,因此对他的生活影响也不大。一个月前在河西南摇中新房的市民孙先生也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已经与银行签订了按揭合同,银行方面表示没有额度,目前仍未放款,客户经理说可能要等到春节之后。
二套房贷款两周就办好了
不过可能赶上年底“冲业绩”
南京市民肖女士前不久买了套二手学区房,是家庭的第二套住房。她选择的是富邦华一银行,2020年11月份申请的房贷,大概两周就办好了,利率是LPR基准利率+45个基点,按当时的LPR水平,就是年利率5.15%,不过现在已降为5.1%。“可能是因为年底的原因,很多小银行在‘冲业绩’,所以好贷款。”如果是现在办会不会就紧张了呢?肖女士表示不太清楚,不过听说客户经理还是有新业务在办理。
摇了8次号终于摇中江北楼盘
办房贷时感觉“不紧张”
南京市民陈先生是无房户,他坚定看好江北新区的发展,很想买江北核心区及周边的新房。可惜的是,从2020年10月以来,他连着摇了7次号都没有摇中。对此,他感到又沮丧又烦恼。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第8次摇号,他终于摇到了位于江北城南中心的滨江嘉品。在牛年即将到来之际,“喜提”新房,陈先生感到很开心。
1月27日,陈先生办理了购房手续。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总房价近400万元,首付8成,办理了80万元的贷款,是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组合的形式,贷款9年。在售楼处的现场,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六七家银行“摆摊”,购房人可以自由选择银行办理贷款。陈先生选择了交通银行,现在材料已经递交给了银行。“我是首套房,房贷是基准利率,没有上调。”陈先生表示,从自己的经历而言,没有感到现在办房贷有多紧张。
【专家观点】
两个原因导致房贷额度消耗快
未来调控思路或相机抉择
为什么最近多地房贷额度“吃紧”?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中心主任顾慧君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房住不炒”的基调毫不动摇。就在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简称“通知”),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对超过上限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这也被业内称为住房按揭贷款和开发贷的两道“红线”。另一方面,购房人的积极性还比较高,这就导致房贷的额度消耗得比较快。
未来的趋势会怎样?顾慧君分析,监管层既不希望市场收得太紧,又要抑制泡沫化倾向,所以调控思路预计是相机抉择,会视市场情况而定。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