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题怎么破?南京这样做
来源:扬子晚报
2021-02-04 14:23

老旧小区停车要“抢”,商业综合体停车要“等”,街头巷尾停车要“绕”。停车,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安居水平、社会治理的透视镜。1月14日,南京市两会落下帷幕。1月15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专题调研主城区地下停车场建设工作,并出席南京大学苏浙运动场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合作建设签约仪式。1月26日,202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提到今年要新增10万个停车泊位。

早在2019年9月13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主城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2019-2021)的通知,本次三年行动计划共排定建设项目185处,泊位数45495个。主城区空地几乎被“物尽其用”,增加公共停车位的同时,又不能占了老百姓娱乐场所,如何实现?走访南京多个在建停车场后,记者想说,南京有信心,也有实力。

地下空间用起来,学校地下可停车

向地下要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才能创造更大价值。2020年10月1日,春江学校、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停车场正式运营,一共新增1336个地下停车位。这是继人民中学人防工程停车场之后,第二批正式运营的人防工程停车场。记者从南京市人防办了解到春江学校人防工程停车场位于雨花台区春江学校操场下,为地下两层结构,共配建662个停车泊位,与地铁站互通。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停车场位于鼓楼区许府巷田家炳高级中学操场地下,为地下两层结构,配建停车位约674个,其中300个为机械车位,设有专门的新能源车充电区。

图片

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

便利于民还体现在收费标准上,春江学校人防工程停车场白天时段每15分钟0.5元、夜间每小时1元。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停车场白天时段每15分钟1元、夜间时段每小时1元,白天时段前15分钟均免费,连续停放超过6小时一律按6小时停车收费。

图片

图片

春江学校人防工程

利用学校操场建设地下停车场,已经成为缓解周边片区停车难的有效途径之一。玄武区锁金街道小区密集,人口众多,居民常为难求一车位而苦恼。南京市人防办在前期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利用十三中锁金分校操场建设地下停车场,建设面积11000平方米,分地下两层,建成后可为社会提供约250个停车泊位。该工程是南京市人防办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已完成桩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结构顶板施工,预计2022年底前完工。

领先技术用起来,300平方米可停200辆车

在河西儿童医院3号门对面,仅300余平方米的场地中,记者看到两个内径12米、深68米的地下停车场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今年8月正式完工。建成后,可停放200辆车。一般来说,正常要5000平方米才可做到200辆车的停放,这里300平方米搞定。

图片

施工现场

“在主城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停车非常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用了世界领先的下沉式竖井掘进技术,在地下‘深井’中建设停车场。一口‘深井’68米25层,每层停放4辆车,上面8层放SUV,其他层放轿车。”建设单位建邺高投项目负责人汪盛告诉记者。

68米深的地下停车场会不会对地面造成影响?在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深挖全过程由下沉式竖井掘进设备全自动控制,所有挖掘作业均在水下进行。原来,竖井掘进机在水中将泥土破碎,与水混合成为泥浆,然后通过管子输送到地面。同时,用预制管片作为井壁衬砌,拼装与开挖同步进行,这样既可保护施工地周边地下水位不会发生下降,附近地面建筑物也不会受到影响。

如此深的地下停车场,车主停放车辆方便吗?“整个停车系统全部是自动化的,车主不用下去,只需在上面把车停到进出车位即可,然后通过扫码、按钮等自动化系统取车。”施工单位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振光介绍。与普通机械式停车场不同的是,此次建设的两座沉井式地下智能停车库,把传统的“二维”停车空间转为“三维”立体空间。井道内停车层车架机械系统为方形,中心设置有旋转升降机,每层停放4辆汽车,沿井壁环向排列,具备三维运动控制+旋转+出入口对中功能。

共享车位动起来,错峰停车提高利用率

你下班,我回家,你的车位我来用,互不影响带来多效益。解决停车难,除了新建停车场,更要用好现有停车位。共享车位动起来,居民下班不再愁。2020年9月26日,由南京市城建集团和南京电信共同推进的南京电信旗下首批“共享车场”正式上线发布。这就意味着居民在一定的时间段可以使用南京电信的停车位,首批“共享停车场”覆盖南京电信13个停车场,对外开放160个共享车位。考虑到企业内部停车问题,共享时段设定为周一至周五18:00—8:00、双休日则是全天。目前中央路2号电信大楼立体车库、中国电信秦淮区局(长乐路9号)等地都提供共享车位。

图片

共享停车点

这样的共享车位根据具体位置每月只要300元或360元,市民可通过“宁停车”app“共享停车”功能进行线上申请并填写基础资料,申请通过后携带身份证、房产证等可以证明为周边居民的相关资料前往现场,与车场管理方签订共享停车协议。目前已有48位车主线上申请、12位车主线下办理成功并开始正常停车。

图片

   宁停车app

家住鼓楼大钟亭的市民杨女士在自家门口的南京电信内部停车场申请到了一个车位,使用时段是工作日下班后的晚上时间和双休日全天。这个停车场拿出50个车位来供周边市民共享。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小区没有停车位,而马路边车位有限,她和邻居们每天停车就像“打游击”,回家晚了就找不到车位。“共享停车”完美地解决了杨女士的停车问题。

智能数据跑起来,指尖停车一“码”通行

智能调控,错峰停车,一张网实时看清全城停车数据,手机端体验“指尖”停车,用智慧化手段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在南京市中央路的南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数据中心,有五块巨大的电子屏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主城六区及郊区的临时泊位和350个停车场的数据尽收眼底。其中最显眼的是中心位置一张巨大的电子地图,名为“全市静态交通资源一张网”。

图片

南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数据中心

在“道路停车运营管理分析”模块,显示着“全市泊位数、在停泊位数、停车站点数、收费人员数”。此外,可以智能地展示和分析整个城市停车热点区域、车位周转率、潮汐停车指数、实时停车状态、停车收费数据等。点击“网”中的任意一个点,便可显示该路段的现场停车情况。若想查看某个停车位,点击后便立即跳出这个车位上的停车照片,以及入场时间、停车时长等一系列信息。

在装有高位视频的试点路段,还可以查看该路段的实时视频。江曼姝说,这是目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道路临时泊位前端智能摄像头,一旦车位上的车辆有变动,它可以立即识别并自动进行录入车牌、计费等操作。

目前,春江学校、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停车场数据已接入南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立足平台优势,实现线下线上联动的停车场“云托管”模式。市民可通过“宁停车”公众服务端实现线上缴费、车位查找、APP线上包月等功能。市民停车现只需通过“宁停车”公众服务端进行缴费,一“码”通行给市民带来更便捷的智慧出行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