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首次突破500万户,其中江苏是这个数……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2-08 19:04

2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方太·胡润财富报告》。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2年发布《胡润财富报告》。报告显示,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比上年增加1.4%。其中,江苏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有29.5万户,增长率为1.72%。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达501万户

报告中的“富裕家庭”为600万人民币资产家庭,“高净值家庭”为千万人民币资产家庭,“超高净值家庭”为亿元人民币资产家庭,“国际超高净值家庭”为3000万美金资产家庭。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501万户,比上年增加7万户,增长率为1.4%,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180万户。

拥有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2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增加2%,其中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08万户。

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万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增加2.4%,其中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7万户。

拥有3000万美金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6万户,比上年增加2100户,增加2.5%,其中拥有3000万美金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5.4万户。

北京600万“富裕家庭”最多,有71.5万户

从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分布来看,北京依然是拥有最多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的地区,比上年增加1.1万户,达到71.5万户,增幅1.6%,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有26.8万户。

广东第二,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比上年增加1.3万户,达到69.2万户,增幅1.9%,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有25.6万户。

上海第三,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比上年增加9000户,达到61.1万户,增幅1.5%,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有21.4万户。

江苏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数量有29.5万户,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增长率为1.72%。千万人民币资产“高净值家庭”数量为11.8万户。


“高净值”“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占大比例

从千万人民币资产“高净值家庭”构成来看,企业主占比60%,比上年减少5个百分点。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59%,他们拥有20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和价值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

金领占比20%。金领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占20%,和上年一样。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占59%,他们拥有7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

有10%的千万人民币资产“高净值家庭”是炒房者。炒房者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财富人士。这部分人占10%,和上年一样。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59%,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26%,拥有600万以上自住房产。

职业股民占比10%。他们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这部分人占10%,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65%。职业股民平均拥有600万以上自住房产。

从亿元人民币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构成来看,企业主占比75%,炒房者占比15%,职业股民占比10%。

对中国经济非常有信心,达十年来最高

中国高净值人群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高净值人群经济信心指数达6.51分(满分10分),高于前两年,并且是这十年来除2018年以外的最高分。表示“非常有信心”的比例增长至47%,是十年来最高。

后疫情时代下,高净值人群更看重财富的安全和归属,风险偏好降低。房产配置作为稳定的资产保值类型仍受高净值人群青睐。另外,未来增加基金投资的选择比例上涨5个百分点,超过股票,位居第二。未来进行海外投资的比例大幅下降,排在未来三年将减少的投资第一位。

从投资理念来看,36%的高净值人群持“稳健型”投资理念,23%为“平衡型”,20%为“谨慎型”,17%为“进取型”。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群体更为谨慎,45岁以上群体更为进取。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