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藏脱贫攻坚一线 王海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2-24 19:44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王海洋带着女友跨越万里,从拉萨市尼木县回到家乡连云港市,从“水晶之都”东海,到直播带货网红海鲜小镇赣榆海头,两个年轻人专程考察直播带货、电商营销,为尼木县吞巴藏香打开销路忙碌奔波。“家乡的电商与海鲜、水晶等特色产业‘嫁接’,流量网红带动产业链发展,为藏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王海洋和女友在一起。

王海洋在扶贫时拍的照片。

王海洋走访慰问贫困户。

王海洋在部队时拍的照片。

王海洋,2016年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现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扶贫专干。他先后两次进藏,从保家卫国的优秀士兵,到藏区百姓的贴心人,从扎根基层脱贫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前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是王海洋始终坚守的初心。近日,他先后被评为“2020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2019-2020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披上戎装,他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

2009年12月,王海洋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入伍,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他敢于吃苦、勇于奉献、作风严谨、表现优异,成为连队尖子兵,奔赴西藏开展维稳任务,在条件艰苦的西藏圆满完成了各项艰巨的维稳处突任务,因为出色的表现,2011年他在西藏立功入党,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2011年,他戴着军功章重返大学,2年时间读完4年的主干课程,他是师生眼里退伍不褪色的 “兵哥哥”。2016年7月,恰逢江苏高校内开展进藏大学生专招工作,他深刻了解西藏环境的艰苦,也深刻地知道西藏人才的稀缺。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再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第二次进入西藏绽放自己的青春。

扎根基层,他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进藏工作后,王海洋被委以重任,从事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吞巴镇扶贫工作的排头兵。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充分发扬了部队“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钢铁毅力,吃透每一项扶贫政策,掌握每一个贫困户家庭状况,将每一项扶贫政策及资金精准落到实处。

在近三年的扶贫工作中,他走遍了吞巴镇所有村组,入户次数达300余次;共整理出2万多页的建档立卡户档资料,起草完善700余份20多万字文字材料;利用摄影摄像特长,共拍摄记录基层工作照片2万多张,视频拍摄600多段,制作脱贫攻坚宣传片共3部;利用平面设计特长,参与设计脱贫攻坚展板画册100余个。

2018年7月份,因为久坐和连续的加班加点工作,他的臀部出现了囊肿,为了不耽误手头重要的扶贫工作,直至囊肿达到鹅蛋大小不能行走和坐立,才向单位请假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康复期未过,他又进入脱贫攻坚战斗状态,为此,过了半年多反复发炎的伤口才得以完全愈合。

2019年,王海洋因为表现优异被县委组织部抽调至尼木县净土公司(国有独资企业)负责开展全县净土健康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统筹工作,当年4月底,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投运,由太空种子培育出的蔬菜瓜果具有口感好、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一进入市场就深受青睐。

带着女友,打开藏香产业发展新局面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在于发展特色产业。在深入调研吞巴藏香产业后,王海洋动员远在家乡连云港的女友魏娜来到西藏自主创业,经营起一家藏香药材店。他将自己的建档立卡结对户达珍吸纳到该店铺实现了转移就业,每年为其增收2万余元。药材店从全国各地找到最正宗的藏香药材,以最低的价格销售给藏香制作户,既方便了藏香制作户,又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

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吞巴藏香亟需扩大线上销售渠道,但是因为藏香制作户文化水平有限,没有人会去尝试电商平台,王海洋鼓励女友魏娜主动尝试,通过努力学习,魏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商技能,成为吞巴藏香网络营销员,开起了网店,自己当“麻豆”,自己拍产品图片,藏香销量迅速增长,小店也在某知名电商平台逐渐占据封面位置。

两个年轻人还在江苏援藏指挥部的帮助支持下,组织了电商培训,通过帮带培养更多的本地电商从业人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王海洋老家在赣榆县海头镇,2021年春节,他带着女友回到家乡,短短两三个星期,走遍了东海水晶小镇,赣榆县海头镇,考察电商营销策略:“电商与海鲜‘嫁接’,流量网红带动海鲜销售产业链发展,为发展藏香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复兴号动车组即将开进西藏,藏香产业发展将迎来重大利好。”放不下藏香产业发展的王海洋和女友匆匆赶回拉萨,一路上还在研究学习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提高藏香产品质量、设计品味,提升用户体验层次,扩大知名度,构建现代藏香产业体系,让更多制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对年轻人踌躇满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我辈任重道远。”

通讯员 陈晓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