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苏有文化的河系列报道(五)600多年前在溧水开凿的胭脂河沟通苏南三大水系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3-01 14:31

扬子晚报网3月1日讯(记者 薄云峰)在距离南京主城区约1个小时车程的天生桥河风景区里面有条胭脂河,河上有座天生桥。胭脂河与古代美女化妆所用的胭脂有何关系?天生桥的“天生”两字有何寓意?2月26日,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探访江苏有文化的河系列报道”的探访现场,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南京古都文化研究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亚琛大学城市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姚亦锋介绍,天生桥河风景区的天生桥河可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流,而是“藏”在溧水的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600多年前,天生桥河是朱元璋的“水利工程创举”。开凿天生桥河时,始于明朝定都南京的1368年,也是朱元璋登基之时的洪武元年,朱元璋时年40岁。

大多数人误以为天生桥河是“天生”的

这几天,江苏各大高校新学期开学在即,姚亦锋也特别忙碌,他在若干个微信工作群上频繁发声,既要规划本学期带学生们去实习考察的地点,又要回答许多户外旅游团队和旅游达人关于户外踏青的线路推荐。

赵亲贤   供图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水系繁密、河湖众多、水网沟汊密布,作为风景宜人、物产丰富、人文历史蕴含丰富的鱼米之乡,美丽江苏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姚亦锋教授发现,近几年,风景秀美怡人的江苏省内的各家水利风景区成为人们旅游的热衷地,也成为人们微信朋友圈“秀风景”的重要打卡地。

在南京本地多个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以户外旅游、景点拍照为主要内容的微信群上,每逢节假日前,“到哪儿玩?”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南京周边的多个水库、鱼嘴湿地公园、河西滨江绿道、南京眼的水情教育基地……这些以水文化、水利风景区为主要内容的景点特别受到旅游达人们的喜爱。

姚亦锋介绍,对于大多数南京人而言,天生桥河他们都去游览过,但是里面有趣的历史,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

胭脂河是明代初期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

赵亲贤   供图

前几天,姚亦锋和几位朋友共同自驾到南京市天生桥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南京市南郊48公里处,溧水城西3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的天生桥河水利风景区,交通极其便利。宁杭、宁高高速公路傍依而过。景区东至宁高高速公路,南至老明线(洪兰集镇),西至胭脂河西侧约300-500米,北至一干河。姚亦锋边开车边兴奋地说,“这个如今全国闻名的水利风景区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站在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城西约4公里处的胭脂河畔,姚亦锋介绍,胭脂河是1393年明代初期在开凿的一条沟通秦淮河与石臼湖的人工运河,长约7.5 公里。因两岸土壤呈暗红色,似妇女饰妆的胭脂,故称“胭脂河”。 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

苏南水系示意图。  姚亦锋  供图

天生桥河水利风景区的景观异常秀美,其中的天生峡、胭脂峡、隐秀峡被称为“江南小三峡”。 天生桥河的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史书记载,乾隆皇帝游览赞叹:“数十里之行,有阅尽长江三峡奇、险、秀风光之妙趣,谓之江南小三峡,实非虚誉”。

姚亦锋介绍,据史载,明朝在1368年定都南京,都城达官贵人数量剧增,需要把太湖流域粮食大量运过来。这一带称“东庐山”,有山脉连绵,隔断秦淮河与石臼湖。民工们利用自然界热胀冷缩原理, 凿孔注油,然后火烧焚石,致使巨石裂开,逐渐凿通运河。姚亦锋强调,开凿天生桥河时,恰逢朱元璋登基之时的洪武元年,他时年40岁。可以想见,他当时对于这一工程的启动是“满怀豪情,寄予厚望的”!

胭脂河沟通苏南三大水系

苏南三大水系示意图。  姚亦锋  供图

在胭脂河上,有一巨石凌空而架,横跨两岸峭壁上,这是当年开掘山体时,留存设计下来的“天生桥”。胭脂河开凿时,工匠们巧妙地将两处石质最硬、地势最高的地方留下来作为桥,将巨石下方凿开石孔以通舟楫,著名的天生桥由此而来。据《溧水县志》记载:“在河上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天生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高35米。运河上留石为桥,为世间罕见。天生桥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胭脂河在人文地理和水利工程方面有何重要意义?姚亦锋介绍,在明朝的时候,胭脂河在漕运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长江以南有三大水系:秦淮河水系,石臼湖水系,太湖水系。胭脂河沟通了以上三大水系,因此在古代具有重要的交通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明朝建都南京,挖通这条人工运河之后,太湖粮食就可以通过水运到达南京。

河道峡谷与天生桥相互自然融合,有鬼斧神工之妙。天生桥旁立有一石碑,"天雨汇集胭脂河,鬼斧神工天生桥!"短短14个字把胭脂河与天生桥的特点非常形象凝练地表达出来。

“长虹卧波”的天生桥河水利风景区获评为国家级殊荣

南京市溧水区城区水源调度中心主任赵亲贤在天生桥水利风景区已经工作6年。赵亲贤介绍,天生桥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0.71平方公里,为自然河湖型景区。天生桥水利风景区主要以天生桥河为主要旅游资源。天生桥河古名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全长15.3公里,南通石臼湖,北连秦淮河。天生桥水利风景区被评为金陵新48景的“凝脂沉霞”,南京市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旅游度假(实验)区、南京市自驾游基地。

赵亲贤   供图

赵亲贤介绍,天生桥横跨胭脂河两岸,犹如“长虹卧波”,天生峡、胭脂峡和隐秀峡组成了一段别样的“小三峡”奇观。胭脂河天然的红色与晚霞相互掩映,浑然一体。沿河两岸林木茂盛,景色优美。景区内有游船、博物馆、音乐谷、石海、桃花岛、索桥、玫瑰园、龙脉岭、凤凰湖、枕腰石、竹林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天生桥闸与武定门闸、秦淮新河闸、三汊河口闸等一起加入了南京市六闸联控的统一调度,为石臼湖、秦淮河地区的防汛防旱及外秦淮河水生态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