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周女士在南京江宁一家金店用旧黄金置换了一个新款金手镯,补贴了千余元加工费。当晚回家后发现黄金手镯“体重变轻了”。退货协商无果后投诉。当地消协出面调解后,帮周女士退掉了黄金手镯。
【案例回放】
黄金以旧换新“瘦身”
消协出面帮顾客退货
2020年6月29日,消费者周女士在南京市江宁区某金店用重44.36克的旧黄金去置换一个新款黄金手镯,为此补贴了1641元的加工费。当晚,消费者到家后发现新换的黄金手镯只有31.8克。第二天她来到店里要求商家退货,双方协商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江宁区消协东山分会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诉后,立即与商家进行了联系,发现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更换黄金服务是按件进行记价,而不是按照重量。但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商家没有把这种情况跟消费者解释清楚,导致周女士误认为是按重量进行称算,即误以为“重44.36克的旧黄金能置换成同样重量的黄金手镯”。经过协商,商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最终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消费者退掉了黄金手镯,但承担部分加工费。
【专家分析】
“按件置换”纯属销售套路
侵犯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南京市江宁区消费者协会对此案分析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拥有知情权,有权知道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
本案的焦点在于按件计价的黄金和按重量称算的黄金计算方式不一样,而正是商家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没有将置换规则告知清楚,导致了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江苏玖润律师事务所饶奋斌律师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消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该案中,商家同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商家利用自身对消费者的相对优势地位,以及普通消费者对黄金知识了解得不透,对黄金商品交易信息不对称,采用了一些销售套路,就是所谓的“按件置换”,不事先讲清楚换取金饰品的纯度、含金量以及重量等关键要素,而用端出这种“说辞”来解释,明显存在对消费者的不公平。很显然,因为“按件置换”在一般人看来,起初根本不会想到会有商品重量上的差异,根本没想到黄金会“瘦身”。在这个问题上,商家是存在问题的。
【消费提醒】
以旧换新应该当场称重
详细了解商品信息再定
目前市场上的黄金产品有很多,包括足金、硬金、软金、18k金等,这些黄金的计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产品标识,切勿一味相信广告推销。
经营者应该主动告知消费者有关商品的所有信息,做到明码标价,诚实守信经营。
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产品的具体信息;确认产品是否明码标价;索要发票、产品合格证、三包证书,并核实清楚发票上的内容;以旧换新的黄金饰品,一定要当场称重,减少问题发生。
通讯员 龚永壮 实习生 曹宇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