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杨笠在微博平台发文回应有关代言的相关争议,她感谢很多朋友对她的关心和帮助,她表示:“有时候有些声音可能比较大,但未必代表人很多。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相信的是我们周围的人。”并表示自己挺好,不用担心,“可能有时候看不太出来,结果跟我想的也不太一样,但我会尽全力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去维护我自己。”
据悉,此前,杨笠曾在脱口秀节目中发布有关“男人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等观点,有网友觉得该言论涉嫌性别歧视,之后杨笠代言的英特尔等产品代言官宣,杨笠在片中说,“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再次“冒犯”了男性用户。有网友以性别歧视为由,进行了投诉并要求品牌更换代言人停止与杨笠合作,引发争议。
面对争议,英特尔公司撤下了与杨笠相关的宣传海报,英特尔公司中国官方淘宝店同时也撤下了与杨笠相关的宣传海报。3月22日,英特尔公司官方发表回应称,英特尔公司推广内容引发了广泛网友争议,这种情况超乎了英特尔公司的预期。英特尔公司还表示,“多元、包容是英特尔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并且珍视我们所处的多元化、丰富的世界,英特尔公司文化的宗旨是致力于与各界企业伙伴一起创造一个包容的工作场所和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着。”
前不久,杨笠为被称作“男人的衣柜”的“海澜之家”带货,也引发男性消费者的不满。当时,虎扑论坛就有人号召男同胞集体抵制,“维护自己的利益”。继英特尔事件后,24日晚,杨笠直播推广卫生巾,但却继续遭到部分网友抵制,杨笠还尚未露面,直播间就传来部分男性网友的极端言辞,有网友称杨笠没有资格代言卫生巾。
如果说脱口秀是一种“冒犯的艺术”的话,这个话题其实讨论的是“冒犯的艺术”变现为广告用语,怎样才是被消费者接受的“冒犯的营销”,而不是让消费者感觉直接被冒犯。如果说争议都是针对杨笠一个人来,其实也不准确,这不是脱口秀演员的营销广告第一次被抵制。
2月24日,李诞推广某女性内衣品牌的广告在微博上线,称该内衣是“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该广告上线不久,就因涉嫌歧视女性迅速引发女性观众的愤怒。品牌方只好将带货微博删除,并发表致歉声明,解释该段子的内涵是“致力于为女性提供无束缚、更舒适的贴身衣物解决方案,让更多的女性以轻松的身心状态去应对生活与工作的疲惫”。
话说李诞曾在广告公司实习过,但此次也没有拿捏好针对女性受众需要传递价值观。其实,杨笠也曾推广过该品牌内衣,广告词为“职场女性,扛得住压力,也配得起呼吸自由。”“你职场喘气的礼物”。相比李诞,杨笠明显与该产品更有契合度。
当下产品营销欲利用两性之间价值观的碰撞做话题,还应充分考虑代言人的角色认知,而不能只顾短期热度。代言人应该是跟品牌调性高度契合,让品牌的已有和待拓展的客户群都能接受,尽量少地引起社会性争议才好。
京东数科研究院客户高级研究员金天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表示,营销需要根据品牌调性,考虑目标客群的特征、需求和偏好,注意处理好已有客户和潜在、待拓展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英特尔的案例中看,对其目标客群应有更清晰的认知,如果确实为男性用户,应当尽量避免引发争议,所以选择身份标签较为鲜明的杨笠未必是最明智的决定;如果是刻意借机炒作,则应考虑到效果可能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从事件发酵情况看,英特尔两头摇摆,既失去了部分男性用户,也得罪了更多的女性用户,应属得不偿失。
杨笠在声明中说,“做这个工作我学到了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有时候有些声音可能比较大,但未必代表人很多。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相信的是我们周围的人。”似乎意在坚定自己选择,但杨笠引发争议的背后不仅是因为“冒犯”,更因为“越界”。杨笠在脱口秀中表达了“优秀的女性对于一些男性的看不上”,道出了一些女性的心态,但当商品借此来宣扬价值观、制造话题来博流量,消费者反而会认为其名不副实。
南大新传院朱强教授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广告的原罪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叙述风格上追求夺人眼球,带来传播力度和流量,因此,出位的颠覆性表达,可能成为广告语的流行范式。但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任何传播都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不能任意宣泄,更不是哗众取宠的表达。所以,当杨笠带着此前强烈的女性立场人设进入广告营销中,就迎来了风险。出位的表达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最终伤害的是品牌本身,以及艺人的人设。
对杨笠来说,在脱口秀中强调性别意识进行表演,跟公共传播领域中用性别意识进行营销,是两回事。后者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身份边界,拿性别话题来调侃,是消费自身导流,对自身形象是一种伤害。“不要滥用,也不要越界介入社会公众生活,提出更多价值倡导。综艺难免会夸张,但广告传播涉及到价值倡导。就好像郭德纲相声好玩,但不能作为年轻人价值观的倡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