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看你们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清明祭”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4-04 16:39

4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2021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9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家属、两位去世幸存者家属代表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参加了仪式。

上午9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上悬挂着黄、白菊花扎成的祭奠花圈,现场肃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夏淑琴、艾义英、马庭宝、石秀英、陈德寿、路洪才、刘民生、阮定东等,去世幸存者佘子清、蔡丽华家属,死难者遗属代表依次手持白菊,三鞠躬祭奠亲人。

今年距这场人类的浩劫已经过去了84年,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69人。2021年有三位幸存者离世,分别是享年92岁的李如富老人、享年95岁的蔡丽华老人和享年96岁的杨翠英老人。蔡丽华老人3月1日辞世。今天,她的十多位后人来到纪念馆参加家祭活动。老人的儿子丁伟表示,“几乎每年清明我们都会前来参加家祭。今天,我们全家四代一起来到纪念馆,其中还有三位小朋友,目的就是让这段历史代代传递下去。”

“我又来看你们了。”91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献花、鞠躬,祭奠亲人。

“每当我来到纪念馆,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奶奶时常向我们讲述的84年前家中6位亲人被侵华日军杀害的场景。1937年的冬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30多万无辜的同胞和奶奶的亲人一起惨遭杀害,这段痛苦的回忆至今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们全家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孙子黄睿表示,“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作为死难者的遗属,今天我们来参加清明祭活动,不仅仅要悼念家中受害的祖辈,也要祭奠在这场浩劫中惨遭杀害的千千万万的同胞们。”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和幸存者代表葛道荣老人一起为花篮整理挽联。“时光的日历翻过了84年,在一次次的缅怀中我们唤醒记忆,追忆先人,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意志。”张建军说,纪念馆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物理空间,“我们与幸存者是一家人。在这一年里,我们和所有的幸存者家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战胜疫情;我们通过邮寄防疫物资,表达纪念馆的关心;我们组织活动,让老人了解南京的飞速发展;我们会同共建单位,提供医疗服务,呵护老人健康……清明节的目的既是寄托思念、怀念同胞,更是激励国人发愤图强,建设更加美好的今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拍摄:于房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