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镇江“文化金山”IP品牌启动,马明龙千字文“心灵对话”
来源:议事苑
2021-04-07 21:40

4月7日,在镇江有一件大事发生——镇江“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营,这也标志着“文化金山”IP品牌建设全面启动。虽然,没有开大会、搞仪式,但不代表“上线”这件事,就可以“小觑”。

“文化金山”IP品牌暨新媒体矩阵建设是镇江市委宣传部于今年创新启动的一项工作。她以“讲好镇江故事,延展千年文脉,读懂城市精神”为宗旨,通过开展金山文化艺术·旅游节、金山文化创意大赛、“米芾杯”青少年书法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搭建微信公众号、微视、抖音、微博、B站等新媒体的平台矩阵,以及聚合镇江市内外文化大咖等三条路径,宣传推介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城市历史人文价值,构筑城市精神家园,探索产业转化方向,以文化之势助力镇江“跑起来”。

“文化金山”,她是否能开启镇江文化的一个“春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01、让镇江文化这座“金山”

加速跑进“现实”

“跑起来”已经成为镇江的“城市符号”;,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更是镇江320万人的目标所在。如何“跑”?如何“加速跑”?如何“借力跑”?如何“接力跑”?镇江的方方面面、各条战线,都在思考、探索、寻找和试验。“以文化之势助力镇江‘跑起来’”,让文化“软实力”化身“硬功夫”,唤醒沉睡的镇江文化“金山”,不失为一招妙棋、一道把手、一股巧劲。

“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要长寿,到镇江,镇江有南山,寿比南山;要好运,到镇江,镇江有茅山,第一福地。”这句话,在镇江已经是家喻户晓,可谓妇孺皆知。镇江地域范围虽小,但老天对镇江真的不薄,甚至可以说是厚爱十分!金山、南山、茅山,试问除了镇江,不要说在省内,即便放眼国内,还有哪一个地级市,能有如此得天独厚的禀赋?!

事实上,镇江还有一座“金山”,那就是“文化”之山。相比较现实中著名的景点金山,如果说这座“地标”金山给了镇江无数的典故、名气和风光,那“文化”这座“金山”,带给镇江的,可能更多、更高、更广、更强。

仅以“诗词”为例。镇江是一座真正的“诗词之城”。镇江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以一千八百年前六朝时期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诗家的诗以及乐府民歌《华山畿》为发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吟咏镇江的诗词万余首。 据统计,唐诗宋词中镇江篇章数以千计。镇江市委副书记巩海滨,在3月25日“春风又绿江南岸”2021助力镇江加速跑媒体见面会上,面向全国40多家媒体,就曾自豪地介绍,有6首歌咏镇江的诗词,选入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

再回到“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上线及“文化金山”IP品牌建设上来,说她不是件小事,还因为这一上线,还引起了镇江的“当家人”、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的关注重视。为此,他特地写了一篇《文心化境 守正创新——写在“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开篇的话》。

《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镇江这座文化“金山”,真正得到重视和开发,或者说这座文化“金山”的开掘和发力,对眼下镇江城市“跑起来”、“加速跑”,甚至会有“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小编看到,马明龙书记的文章不到1300字,但可谓“纸短情长”,“言简韵深”。难能可贵的是,2020年2月才到任镇江的他,对镇江的文化不仅信手拈来,还如数家珍。通篇畅读,马书记对镇江“雄秀兼备,风骨天成”的文化“金山”,透着自信、自豪,充满期待、愿景。

不难发现,马明龙书记在《写在“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开篇的话》中,有着反复的寓意和呼唤: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影响力、让“镇江很有前途”加速跑进现实,是时候,将镇江文化这座“金山”唤醒;是时候,让镇江文化这座“金山”发力;是时候,让镇江文化这座“金山”,加速跑进“现实”!

02、文心化境 守正创新

马明龙写在“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开篇的话

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一定是有点风骨的。

东吴孙权的风骨,是凝于铁瓮城之上,以“三分天下”之势,坐断东南,于战火纷飞之时,为黎民百姓争得了五十载物阜民丰的江南盛景;

南朝刘勰的风骨,是寄于《文心雕龙》之中,“情性所铄,陶染所凝”,以手写心、以文化人,为当朝和后世点燃文艺理论之灯;

荆州刺史刘义庆的风骨,是退守外镇,招贤纳士,著三十六篇《世说新语》,以高简瑰奇之行、玄远冷隽之言,说尽魏晋风流,为后世备下了取之不竭的文学富矿;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风骨,是跌宕一生之后,安于梦溪园内,潜心科研,著成古代科学之圣书《梦溪笔谈》,填补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空白,成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南宋辛弃疾的风骨,是回荡于北固亭之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铿锵之音,“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战斗情怀,即使壮志未酬、悲歌未彻,仍热血难凉、赤诚如初,为后世书写了一幅英雄侠义的磅礴画卷……

昔者,黄帝画野,都邑始分,夏禹治水,山水初奠,茫天苍海,物竞天择。泱泱之国中“天下第一江山”的镇江更是雄秀兼备,风骨天成。

“城市山林”的镇江,江河交汇,长江自西向东奔涌而过,运河由北向南川流不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沿江耸峙,长山、黄鹤山、九华山、五州山绵亘西南,圌山、五峰山、京岘山雄踞东郊,茅山、宝华山、九龙山气象万千,每一处都写满了故事。

南山绵亘,有昭明太子静坐读书的剪影;金山之巅,有梁红玉迎箭雨击鼓战金兵的风姿;蒜山之下,有苏轼“买田置家”的余生之愿;别峰庵里,有郑板桥挑灯夜读、画竹写兰的淡韵咸雅;焦山浮玉有祖冲之亲量规尺、目尽毫厘的文心师心;多景楼前,有米芾泼墨挥毫、清风灏气的神迹。

古往今来,这座历史重镇生成了崇实雄豪,包容厚重,坚韧不拔的独特气质。“满眼风光”中曾护佑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的物华南归;“春风又绿”时常述说飞遍华夏人间的古今传奇;“一片冰心”都寄放在历代文人墨客怀文耕心里…

当下,我们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来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以当仁不让之势,全力以赴、加速奔跑。这是文化的力量,更是责任使然。唯文心化境,方与古为新。

三千年的镇江,赋予我们深邃而灿烂的文化星河、厚重而温情的人文情怀,更赋予我们执着的精神与从容的心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于城市也是如此。我们要讲好镇江故事,就是要用最动情的笔触、最鲜活的文字、最真挚的情感去挖掘她、理解她、感受她,讲予远朋、讲予世界,也讲予我们自己……让每一个镇江人,都能理解和体味这座城市的内在面貌,让每一个听过并来过镇江的人,都能观照镇江,问候世界。

有一位城市学家曾提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谓城市灵魂,既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更是每个人内心的精神故土。文心人心,化人化境,需要守正创新,需要审美慧觉,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嬗变蝶变”。于此才能在困境处坚韧不拔,在低回处百折不挠,以大江大河的气魄,争得城市荣光!

千年镇江,孜孜以求,默读不倦,永在路上。

03、纸短情长

用文化成就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春风又绿时常述说飞遍华夏人间的古今传奇;一片冰心都寄放在历代文人墨客怀文耕心里……”纸短情长,为鼓励文化界“读懂城市精神、讲好镇江故事”,马明龙书记亲自提笔撰写了这篇饱含深情的千字文章,讲述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关切以及对历史人文价值的提炼,与文化界人士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

仔细读来,马明龙书记在文章中列举了孙权、辛弃疾、沈括、米芾等历史文化名人与镇江的故事,以及《梦溪笔谈》、《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在镇江写下的千古名篇。同时,也描摹了镇江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的城市布局,以及镇江江河交汇、城市山林的不凡气魄。

“我们必须以当仁不让之势,全力以赴、加速奔跑。这是文化的力量,更是责任使然。”马书记在《开篇的话》中,对镇江全市文化界人士发出鼓与呼,提出“文心化境、守正创新”的八字要求,并以“崇实雄豪、包容厚重、坚韧不拔”作为对城市文化气质的高度概括。由此,动员镇江全市文化战线“嬗变蝶变”,在“三高一争”的奋进道路上,为城市争得荣光。

事实上,仅以历史文化名人而言,辛弃疾、沈括、米芾等,每人都是一篇可做的“大文章”,都是城市的“软实力”,都是镇江“跑起来”的助推剂!“唯文心化境,方与古为新”,名人文化、名人旅游、名人产业.....在他们的身上,既可成就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度,做大做强就能带着城市快速奔跑。

小编获悉,《开篇的话》发布后,已经引发镇江文化人士热烈讨论。

著名画家、作家、原镇江市文联副主席王川表示,这是一篇难得的没有“官样文章”气息的文章,“文心化境”就是把镇江的城市文化、城市灵魂变为可见的境界,文化人一定要迅速“跑起来”,拿自己的作品去说话,去参与到镇江的文化推广工作中来。

著名诗人、原镇江市文联党组书记赵康琪则表示,镇江的文化故事灿若星河,文化界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多出精品力作,以文化超强的传播力让更多人感受到镇江,乃至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流部分。图片和视频由镇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 万凌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