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荐书|汇编经典亚洲游记,拉铁摩尔带你重返丝绸之路现场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4-15 17:54

近日,《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美国著名“知华派”学者欧文·拉铁摩尔及妻子埃莉诺·拉铁摩尔合作编写,以“发现亚洲”为主题,选编历史上由西方和亚洲本土探险家创作的游记,进行整理、分类并撰写导读,向当代读者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明。该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拉铁摩尔著作集”系列的第一部。译者为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信息中心馆员方笑天,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以研究拉铁摩尔知名的袁剑。

《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辑录历史上亚洲“发现”者的旅行文字,是对亚洲数千年历史的一次浓缩展现。本书摘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多种经典文献,比如《自然史》《地理学》《历史》《基督教风土志》等古希腊罗马时期经典著作,其中不乏对遥远东方的描述;《史记》《法显传》《大唐西域记》《长春真人西游记》等中国古籍,讲述了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马可·波罗游记》《伊本·哈图泰游记》《佛朗索·比哈旅行记》等西方人的游记,记录了西方传教士、贸易者在东方的新奇见闻;19世纪以来伴随帝国征服活动而进行的东方之行,这些活动以西方为中心、应该以批判性眼光来看待。这些文献都是亚洲游记中的经典之作,许多是首次被译成中文。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向当今读者集中再现古人的行走记录,重返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场。由于先行者的游记年代久远、写作风格不同、数量多等原因,对当今读者来说,阅读上并不十分方便,难以搜罗和辨别,本书选摘这些文献的精彩片段,提供了一种便于接受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阅读古人文献的过程有助于读者接触历史的本真。正如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译者唐晓峰老师所说,拉铁摩尔把这些游记汇集到一起,有一个重要的启示作用,那就是:“在对那些古老游记的阅读中……我们常常觉得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需要去进行一些新的思考。”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的魅力,一直激发人类的想象与向往。东方人和西方人一直因为各种目的、通过不同方式探索这片大陆,这一探索的过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孕育出许多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同本书译者袁剑所说,“本书将历史与现实进一步贯穿起来,提供了一个以人物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知识史与思想史框架,得以全局性地去理解丝绸之路的中国与世界意义。”在丝绸之路沿线留存下的这些游记文字,无疑是今天人们理解亚洲文明、理解丝绸之路意义的重要载体。

本书作者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蒙古学家,国内读者对他并不陌生。他是老一辈的“知华派”学者,曾在中国生活多年,于1936年访问延安,二战时期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委派担任国民政府的政治顾问,1972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访华,其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已经翻译成中文。

欧文·拉铁摩尔是一位提倡“在中国理解中国”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建立在多年中国生活的基础之上,践行中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这使得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具有书斋中难以形成的深刻洞察力。他与妻子拥有丰富的亚洲地区探险经历,曾多次到亚洲内陆游历、考察,常年奔走在草原和沙漠商路,耳濡目染亚洲腹地的各种奇闻轶事,积极接触和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文。在长年的行走当中,他们一直提倡采取客观看待中国的眼光和态度,这造就了他们作为老一辈“知华派”的品质:使用理性、科学的方法,秉持尊重、合理的态度。尤其在今天,从思考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品质越发值得重温。

丝绸之路、亚洲内陆,作为古代欧亚文明交流的重要舞台,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重新阅读拉铁摩尔,有助于思考亚洲大陆背景下的文明互鉴交流。从《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开始,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拉铁摩尔著作集”系列,收入其多部尚未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旨在传递拉铁摩尔研究亚洲的智慧,对丝绸之路的古老文明研究提供参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