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街遗址④】青瓷海量出土、古井高度密集……考古还原六朝长干里繁华真容
2021-04-17 22:19

 往期回顾:

揭秘西街遗址①:秦淮河畔发现“最早的南京城”,距今至少有3000年

揭秘西街遗址②:把守建康南大门,整个六朝时期“越城”都在守护南京城

揭秘西街遗址③:23米宽的六朝御道重见天日,将标示“朱雀桥”等重要历史地标

唐代文人热衷于“金陵怀古”,他们眼中,六朝古都最温柔的一面就是长干里。李白的《长干行》、崔颢的《长干曲》……情愫绵绵跨越千年,至今依旧脍炙人口。

这里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地方,能够诞生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浪漫画面?本次西街遗址考古就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触摸感知到“金粉六朝”的吉光片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最早的“老城南”:士民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古时江东地区把山冈之间的平地称为“干”,“里”则是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级基层自治组织,类似今日的“社区”。这就是“长干里”地名的本意。

六朝时期长干里的范围有多大?其西界达长江岸线(约在今日凤台路),北界是当时宽度超100米、“V”字型的内秦淮,南至雨花台石子岗,东至雨花台东北约0.5公里、今已几乎消失的戚家山。长干里中,又分为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3个小“单元”。

图片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东晋建康城示意图》中标示的长干里范围

长干里的繁华与热闹,在历代史料文献、文学作品多有提及。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介绍,目前考古发掘的仅万余平方米内,就出土了100多口水井,可见长干里人口密度之高。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窑址、建筑基址和生产、生活用品以及佛教法器等。

本次西街遗址考古,初步再现了公元3到6世纪长干里的面貌:越城和御道是区域的地标和轴线,其间屋肆林立,居民构成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平民百姓,还有长干寺、越城寺、瓦官寺等多座重要寺庙……士民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图片

东晋水井 (陈大海 供图)

图片

西街遗址局部六朝水井(黄色标志)分布情况(陈大海 供图)

当时建康城都城范围并不大,城内主要是宫殿、官署建筑,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陈大海认为,相比之下,长干里规模很大、更加富有生机活力,人口密集且各阶层各群体杂居,更能反映六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真实面貌。“此次西街遗址考古,在各个时期的地层中,六朝时期的地层是最厚的,发现的遗迹和出土的文物也是最丰富的。”

青瓷盛装的大都会:出土南方多个窑口的万余片青瓷

西街遗址考古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发现了大量的青瓷器。陈大海介绍,截至目前,已经出土超过万片,目前整理修复的有近2千件。盘口壶、唾壶、执壶、虎子……这里出土的青瓷制品几乎涵盖了全部类型,而且有的器形还属于首次发现,可能是当时“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片

西街遗址出土大量青瓷器(陈大海 供图)

考古人员研究发现,这些青瓷的产地来自于浙江的越窑、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湘阴窑等不同窑口,甚至还有可能产自两广地区的,为研究六朝青瓷产地运输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出土资料。

图片

南朝井内出土的青瓷净瓶(陈大海 供图)

图片

青瓷钵(陈大海 供图)

青瓷是六朝时代最负盛名的器物,而南京作为六朝都城,无疑是青瓷器最大的消费地。“长干里控扼江淮,是交通枢纽,也是都城重要的人口聚居区。此次西街遗址考古,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美青瓷器物集中出土,证实了六朝长干里的往昔繁华。”陈大海告诉记者,六朝时期的南京是与罗马城齐名的“东方大都会”,通过此次出土的大量青瓷器物,就可见一斑。

图片

青瓷魑首执壶(陈大海 供图)

图片

青瓷莲瓣碗(陈大海 供图)

图片

青瓷尊(陈大海 供图)

南唐开凿外秦淮、扩建金陵城,长干里被“拦腰”分割

六朝之后,长干里的命运如何?陈大海认为,隋灭陈后,虽然建康城被平荡耕垦,拆毁了一切宫殿、官署、军事建筑,但长干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来的居民聚集区。唐代文人来金陵“怀古”时,除了有台城柳、十里堤、横塘、古丘等静态遗迹可以看,还能在长干里内一睹六朝遗民的生活百态,感受着鲜活的六朝风范。这也是为何“金陵怀古”中以“长干里”为主题的诗词,总是少一份悲凉肃杀,多一分生机柔情。

长干里真正走向衰亡是在五代时期。建都金陵的杨吴、南唐政权沿袭了唐代长安城的建城理念,尽可能扩大都城城墙范围,将居民迁入城内居住,因此在修筑都城时,重新挖掘了城壕,并用城砖砌筑高大城墙。后来,明太祖在修建南京城墙时,今日武定门至水西门段即沿用、加筑了南唐金陵城的城墙。

因此,长干里被外秦淮河与高大城墙“拦腰”分割,城内的部分成为今日我们所说的“老城南”。“长干里虽然辉煌不在,但始终与南京城市发展共命运,南宋时,长干里成为建康都统司的军寨;明代有大报恩寺的吸引力,长干里又很快成为市井热闹之地;近代洋务运动中,长干里又是金陵机器制造局所在地,成为南京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实验田。”陈大海说。

西街遗址地块面积超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发掘仅1万余平方米,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片区域全程见证了南京城市的起源、嬗变、兴衰、发展,通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未来还有望取得更多重要发现。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