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战未来】南京市第一中学:以舒展的教育成全人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4-29 22:43

“南京一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平台和可能,一中的学子也终将成为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心理阳光的现代人。”南京一中新任校长朱焱接受记者采访这样说。春风拂面、朝气葱茏,这所创办于1907年的百年名校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拼搏向前,放眼未来。什么才是教育最美的模样?朱焱表示,一中的教育不仅要让每一个学生赢得人生未来的大考,更要坚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南京一中努力呈现最美、最为舒展的教育姿态。

通讯员 郝良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美从教育中来,这就是一中的模样】

名师“天团”保驾护航,为学生打造更高更好的平台

在114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其中,既有以茅以升、李泽椿、饶子和等30名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又有以宗白华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大师;既有体艺明星,更有一代代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和合格公民。

学校始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江苏省正高级教师10人,江苏省特级教师6人,如此阵容堪称豪华。此外,学校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9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51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53%。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特优教师成就了这所百年名校,更托举起每个学生的教育梦想。

一中崇文班的名誉班主任为原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先生。在高一时,每位崇文班学子都有机会聆听饶院士的演讲,与院士面对面交流。将院士校友、诺贝尔奖获得者请进学校担任导师,一中在南京率先试点“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中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导师制”是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群体多元发展的有效方式。

“崇文项目”引领成长,“高素质”“好成绩”两手都要硬

饶子和院士担任崇文班名誉班主任

2010年9月,结合学校实际并整合高校资源创设的“祟文项目”正式试点,其宗旨是通过中学与大学在教学、科研、实践的紧密联系和有机衔接,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模式。“祟文项目”是南京市首个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育人模式改变的试点项目。

“祟文项目”帮助学生跳出简单应试的窠臼,在更加开阔的教育教学平台上逐步形成其质疑的能力、批判的精神、健全的人格。

“高分”和“高素质”不是悖论。从“祟文项目”的探索来说,学校希望,在稳定学生较高学业水平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从兴趣到志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佳,学习能力强,并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南京一中为学生描摹的“画像”。得益于崇文项目,崇文班高考211、985达线率100%,更有杨雪琪、范致远、张靖阳等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粟昊同学以全国总分第一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20年中科大少年班录取情况排名南京市第3、江苏省第6,陶乐颜、刘政国两位同学又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每年还有大批一中学子通过双一流高校强基、综评审核,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大等著名高校录取。

“竞赛培养”优势明显,学科特长生心向往之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专门设置了“高中强化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竞赛冲刺课程”三类课程。通过“攀登计划、卓越计划”培养对科学竞赛感兴趣、具有良好的学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并通过选拔和激励机制,让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冲击省级、国家级奖牌。

近几年南京一中竞赛成绩稳居南京市前三、江苏省前15,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竞赛方面,共有13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912人获江苏省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完备的课程体系,优异的竞赛成绩使得每年南京一中在学科特长生、科技特长生招生时成为报考热门。

为了给竞赛同学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及时进行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竞赛实验室,并配备了相应的实验仪器,许多实验学生不用到大学去做,在本校就能完成。

此外,江苏省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和江苏省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基地坐落于南京一中。两大基地均为省级优秀学科基地,为学生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平台和便利条件。

【教育姿态舒展,让每个学生成为“全人”】

品牌活动、社团特色鲜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是漂浮的,而是沉淀和积累的。南京一中是一片让梦想播种、扎根、生长的乐土。

学校始终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为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标,形成了一个个领教育风气之先、具鲜明一中特色的教育品牌和特色项目:打造慈善行走、国家公祭日《和平宣言》等创新德育课程,《高中“艺体养德”进阶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获得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的“优秀”等次;南京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在一中挂牌,已有18年的历史,多次获得全国、江苏省比赛冠军……

每年学校开设辩论社、模联社、望星社等多个社团,培养学生的责任和创新意识,彰显青春力量,效果显著,斩获多项国内外、省内外大奖:机器人社荣获第28届世界中学生机器人挑战赛亚军、男排获得首届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冠军、和平朗诵社获2019年南京中学生演讲比赛特等奖等,不胜枚举。

从“闭环思维”开始,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朱焱校长凭借一篇《成为高段位学习者》讲话走红。在演讲中,朱焱校长提及,技术的过硬和学习的提升一样,来自于反复的自我提问,持久的刻意练习。“刻意”不是枯燥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是基于问题和反馈的持续改进。在不断地复盘中,学习形成一个个的闭环,而一个又一个新的闭环,就像水中的涟漪荡漾开去,扩大着心智的边界,提升着我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下真功夫,做真学问,校训 “求真”两个字给我们的启迪,一定有专注之意。如今,朱校长强调的“回路管理”和“闭环思维”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日复一日不断影响着每一位一中人,尤其是成为了学生学习成长的“行动指南”。

【教育资源共享,江北校区与本部一体化管理】

2020年秋季,南京一中北校区开学招生,两个校区实现一体化办学,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一中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更适合的教育。北校区作为南京一中的新校区,与现南校区统筹使用,实行一校两址、一套领导班子、一支教师队伍、一体化办学。2021年高中招生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招生代码,按照一个代码、两个校区的招生办法进行。

作为寄宿制高中,北校区继承和发扬南京一中“导师制”,创新打造“书院式导师制”,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教学精准度,促进学生高效学、主动学,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从而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让学生敢于追求更高目标。北校区开设“崇文项目”,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构建和谐幸福校园。

【招生连线】

南京市第一中学2021年招收科技、学科特长生计划总数110人,其中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共50名):科技创新(天文观测、环境科学),学科特长生(招生计划共60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各10名,语文、政治各5名。欢迎初三应届毕业生登录学校网站或官方微信了解详情。

学校将于5月2日14: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招生咨询会,欢迎前往咨询。

学校地址:

南校区:南京市中山南路301号

北校区: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浦云路64/62号

学校官网:www.njyz.net

联系方式:025-68187266、025-68187299

招生群二维码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