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亲子锻炼:一起爬爬爬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5-11 18:01

近几年,有很多关于“引体向上一个做不了”的新闻不断刷屏,的确现在有很多儿童青少年上肢、躯干力量比较差,原因主要是生活或体育课中,很少有增加孩子上身和躯干力量的行为和动作。有鉴于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个健身项目——爬行运动。该运动不需要任何器材,室内操作简单,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爬的快、爬的好,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

爬行的益处:

1.爬行可促进身体更加强壮。爬行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到全身肌肉及核心区域。爬行的时候,全身的肌肉、韧带、骨骼甚至神经系统都要加入运动,对锻炼颈、肩、背、双臂等部位肌肉有益,特别是一些平时使用较少的上肢、肩背等肌肉可以得到锻炼。

2.爬行可促进脑的平衡系统。婴幼儿在行走之前,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翻滚和爬行,儿童在爬行的时候,要将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需要四肢协同发力,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爬行可以提高全身协调性,这也是我们本应该掌握的运动能力。

3.爬行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爬行时头部经常得以下垂,血流量增加,能有效地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儿童、青少年不防每隔一段时间,在看书或写作业的间隙起来爬行一下。

爬行的方法:

1.婴儿式爬行

动作说明:俯身,屈髋屈膝,是以两手和两膝着地,手膝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爬行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塌腰、晃动。适合6岁以下儿童,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有可以玩。比如钻“隧道”,用呼啦圈或纸箱,做成“隧道”,让宝宝钻过去。当宝宝通过时也会很开心,家长这时要多多表扬他。

婴儿爬行

2.桌面式爬行

动作说明:双手双脚着地,间距和肩宽大致相当,屈膝但膝盖不着地(膝盖紧贴地面),腰背保持平直,一侧手和对侧脚同时抬起向前迈进。适合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爬行方向可以是向前爬,也可以向后爬,亦或曲线爬(绕障碍物)。

桌面式爬行

3.螃蟹式爬行

动作说明:双手向后,双腿屈膝40~90度,双脚和双手支撑整个身体,双臂伸直,一侧手和同侧脚同时抬起横向迈进。适合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爬行方向可以是左右横向移动;当然也可以一侧手和对侧脚同时抬起向前或向后迈进,交替进行;亦或环形爬(转圈)。

螃蟹式爬行-纵向

4.直腿式熊爬

动作说明:俯身,双臂和双侧膝关节伸直,臀部几乎是朝向正上方,双脚和双手支撑整个身体。一侧手和对侧腿(膝盖不要弯曲)同时抬起向前迈进,需要提醒孩子不要塌腰。适合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爬行方向主要是向前移动,亦或环形爬(转圈)。

直腿式熊爬

5.猩猩跳跃式爬行

动作说明:俯身,双臂伸直,双手和双脚支撑,屈膝屈髋,保持双膝位于髋部正下方,并保持双膝离地。双脚同时用力蹬地发力,抬双臂使身体向前跳起,双手着地的同时使双腿拉向手臂,连续跳跃爬行。适合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爬行方向可以是纵向移动,也可以左右横向移动,亦或环形爬(转圈)。

猩猩跳跃式爬行-纵向

6.平板支撑移动

动作说明:俯身,双臂伸直,双手触地支承于肩部的正下方。双腿伸直,双脚脚尖着地,尽量使头部、躯干和双腿在一条直线上。保持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双腿伸直,双手交替向前移动;亦或髋关节外展,抬同侧的手和脚向外侧移动,接着另一侧的手和脚跟上。移动过程中保持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适合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如果想提高难度,可以在此动作的基础上,父母帮忙抬起孩子的双脚,只靠孩子的双手支撑移动。

平板支撑移动-纵向

7.鳄鱼式爬行

动作说明:双手和双脚支撑,双手与肩同宽,整个手掌着地,手指向前,双腿伸直,一直脚用力蹬地抬起前移,移动到骨盆外侧位置,注意不要塌腰,要收紧核心,不要低头,身体自然拧动,有向前的趋势,交替进行。适合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爬行方向可以是直线,亦或曲线爬(绕障碍物)。此动作有基础版和进阶版,进阶版的身体重心更低,难度更大。

鳄鱼式爬行

8.军人式爬行

动作说明:俯身,双手肘和双脚脚尖支撑,双手肘距离略比肩宽,保持身体从头到脚踝在一条直线上,抬一侧腿尽最大限度向前屈髋并外展,同时对侧的手肘也向前移动,两侧交替进行。适合13岁以上青少年,爬行方向可以是直线,亦或曲线爬(绕障碍物)。

军人爬行

爬行的注意事项:

1.注意爬行前做好准备活动,原地踏步走或热身操5分钟;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拉伸放松练习3-5分钟。想站立时,要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脑瞬间缺氧晕倒。

2.爬行的方法(姿势)宜多变,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选择直线向前爬、曲线爬、左右爬、转圈爬、或倒着向后爬等,以提高锻炼的趣味性。

3.室内要开窗通风,练习者衣履要轻便,如爬行场地在硬质地板上要注意佩戴护膝和手套。客厅要清理好场地,注意安全。

4.运动量安排要因人而异,爬行速度、爬行难度和爬行距离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建议爬行难度先易后难,爬行速度先慢一点,爬行时间建议30~60秒一组,每天爬行3~5组即可。

5.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眼部疾病者及肩周炎等关节炎症者,不宜进行这项运动。

南通市体科所  卞保应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