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37)|宋文治《梅园长春》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5-14 16:59

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7)

宋文治  梅园长春

中国画  130.5x57.3cm 1976年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3日由重庆抵达南京,继重庆谈判之后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和平谈判。此次谈判实质上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完成了最后的程序。谈判过程中,在国民党政府的指派安排下,中共代表团住在了南京梅园新村17号、30号两处房子,后因住房太拥挤,又买下了梅园新村35号一幢楼。而梅园新村30号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办公和居住地。

中国画作品《梅园长春》创作于1976年,从题识上看出,该幅作品是以画家在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故居悼念已去世的周恩来总理的场景为主题的作品。作者宋文治(1919-1999),现代中国画家,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先生学习山水画,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作品风格随着年龄的推移有所差别,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宋文治先生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

该幅作品画面以南京梅园新村为背景,满园红梅将梅园新村30号楼掩映其中,此时正是寒冬时节,“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蕴在此间描绘。园中两棵苍劲高大的松树亦并不突兀,以松柏长青之意象征着周恩来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作品在景物细节描绘上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该幅画作整体构图结构完整,布局合理。作品风格写意,是用传统的写意笔墨来对新时代风采进行表现。画中掩映着的梅园新村30号屋舍,这是周恩来总理曾经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听闻周恩来总理去世的噩耗之后,无论是群众还是中共党员,纷纷踏足而来,自发地排起长队在此悼念周总理的往昔。该幅画作景物亦具有较强的层次感,笔墨劲健,极具意境,亦符合画家宋文治先生中年时期的创作风格。

安邦 江苏省美术馆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