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健康游学之旅”第二站圆满举行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5-16 19:47

“陈皮是辛的,杏仁是苦的,海苔是咸的......”5月16日上午,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来到“健康游学之旅”第二站——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和带队老师的引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传统中药店,品尝了各种中草药,制作了中药植物贴画,与传统中药文化零距离接触!


5月16日上午9点40分,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团到达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在穿戴好“扬子晚报小记者”马甲、帽子和背包后,带队老师给每位小记者都分发了一本“扬子晚报小记者”采访本。随后,小记者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春晖堂传统中药店。

中药店左侧是古朴的“格斗”与柜台,配药用具,一应俱全;右侧是“坐堂医”诊脉场所,里面放着许多中药加工工具,靠墙的一排炉子上放着煎药罐,仿佛还能飘出阵阵药香。“老师,这个大刀是用来做什么的呀?”“这个炉子就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煎药的工具吗?”小记者们看着玲琅满目的中药加工工具,纷纷举起了小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带队老师耐心地一一作出了回答。

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小记者们趴在中药柜上,近距离地观看药柜上的每一种药材。“在中药柜中,从右起第六列第四行是哪两味中药啊?”带队老师刚提出问题,来自苏州市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的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韩梓麟便快速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找到了!是肉桂和炒酸枣仁!”

收购、洗净、炮制,亲身体会古今中药制作过程的异同

参观完传统中药店,小记者们一起来到春晖堂二楼——药材制作区。推开简朴厚重的院门,竹篱环绕的院落里晒满了各类中药材,茅草顶的廊屋里堆放着不同的药用工具。“此院落主要用于中药材的收购、洗净、晒干、炮制,小记者们可以近距离地去摸一摸这些工具。”话音刚落,小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冲向各自感兴趣的区域。

“之前一直不知道中药材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才知道原来有炒法、煅法、水火共制法等多种方法。”来自碧波实验小学五年级(4)班的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倪萍站在专门用于炒制药材的预热容器旁,用铁铲不断翻动容器内的中药材。“我刚刚炒了几下就感觉累了,这一次通过亲身实践,终于能体会到古时候那些专门炮制中药材医师们的辛苦了。”

穿过中院,来到现代中药加工设备展示区,一台先进的半自动包装机映入眼帘。小记者们围站在设备周围,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纷纷问道:“这个机器是用来干什么的?”带队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说,这个机器是为了减轻人工的工作强度而生产出来的,将计量、日期打印和封口等步骤集中在一起自动完成,是中药饮品生产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近距离观察动植物标本,品尝各种口味中药

“快看,这里有好多标本!”展示在小记者们眼前的,是一个仿自然生态环境的中药标本室。一边是郁葱的树木,一边是浩瀚的太湖。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五年级(6)班的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高书颜,正趴在标本展柜前认真地观察着车前草、穿山甲等标本。“这里有许多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螳螂、蜜蜂都可以做成中药。”

中药的取材、炮制、使用等组成了中药文化,为了更加生动地讲解中药文化,带队老师为小记者们准备了“中药谜语”环节。“30➗5打一个中药名字是什么?”屏幕上刚显示出题目,小记者便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除法中的得数叫做商,30➗5的商是6,6又读陆,所以这个谜底应该是商陆。”带队老师介绍说商陆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消肿散结解毒的功效,并给猜对谜底的小记者分别奖励了一份中药茶包。

除了“中药谜语”环节,小记者的椅子上还有一包装有酸、咸、甘、辛等多种口味药材的中药包。来自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的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赵昱辰一边尝一边说:“枸杞子是甘的,海苔是咸的,杏仁是苦的,每一种药材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味道。”

亲手制作中草药香囊、贴画,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接下来我们一起制作一个防流感的香囊,每个小记者可以用勺子,取三勺中药粉放进各自的香囊袋中。”在普及完中医药文化后,就到了小记者们最期待的环节——制作中草药香囊和植物贴画。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打开内袋,将研磨好的中药粉塞进香囊袋中,并绑好绳子。不一会儿,一个个散发着中草药清香的香囊便在小记者们的手中陆续“诞生”。

除了香囊,现场还准备了画有松鼠形象的卡通画纸。小记者们发挥想象力,用水彩笔涂绘出各自心目中松鼠的模样,画完后还用胶水将杏仁粘贴在松鼠的身边。随后,小记者们还走进春晖堂后面的百草园,近距离地观察多种形态、药性的中草药。

活动结束后,多名家长均表示“意犹未尽”,来自苏州崇道小学二年级(3)班的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赵嘉粤的家长赵默岩说:“此次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健康游学之旅’活动做的非常周全,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小朋友在互动环节玩得也很尽兴,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够参加。”

坐标苏州!2021《扬子晚报》小记者火热招募中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隶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为江苏省级报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其融媒体的影响力指数稳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十。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历经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江苏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会实践团体。扬子晚报为了把优秀的你展现给万千读者,特面向苏州市中,小学生征集“扬子晚报小记者”。只要你爱写作,敢说敢写,有文学创作的激情,就欢迎你加入我们,和报社大记者一样,在报纸上发表你的习作!

小记者普通会员

1,报名即可成为扬子晚报小记者普通会员,就有机会参加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

2,普通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自愿购买小记者装备,280元/套;(包括:帽子,马甲,背包,笔记本,笔)

3,小记者记者证;

4,扬子晚报小记者周刊及相关平台将择优刊发会员作品。

小记者VIP会员

VIP会员年费:880元/年

可享受VIP会员福利

1,每年在扬子晚报小记者周刊及相关平台上发表作文,书法,摄影作品等1-3次;

2,小记者记者证;

3,小记者装备(帽子,马甲,背包,笔记本,笔);

4,优先免费参加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过多于3次;

5,优先推荐参加扬子晚报各类作文大赛及其他赛事;

6,获得所在校三好生的VIP会员,可在原价基础上打八折,即700元/年;

7,每位学者每年可参加2次免费大咖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文学,摄影,天文地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等。

咨询电话

0512--69351706(工作日上午9:00-17:00)

18136966722(全天,微信同号)

报名,投稿方式

关注“扬子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后-点击主页下方“活动报名”菜单栏-进入“小记者招募”“投稿方式”-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缴费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活动报名”菜单栏

“小记者招募”“投稿方式”

其他

1,在报纸目录取30日内,可无理由选择退团,报纸社将全额退费;(若小记者证已制作,则替换20元工本费)

2,在报刊取取30日后,报社不予进行退费;

3,如发生小记者转学,生病等不可抗因素,报社可酌情安排处理退团。根据实际入团时间,按照每月100元费用更换,无论是否参加过活动或投稿,家长需携带小记者证以及当初领取的小记者装备到报社进行退团手续。

期待您的加入!

实习记者 宋砚乔 实习生 梅方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