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民政部门户网站留言问,六安的‘六’到底读“liù”还是“lù”?对此,5月19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这个回复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南京有个六合区,这里的“六”应该读“liù”还是“lù”,同样有很多人感到疑惑,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六合区民政局地名办相关人员和六合本地居民,了解具体情况。
一则市民来信反映“新建的六合区文化馆,英文名称错误:liuhe需要更改为luhe”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显示六合区的拼音为“Lùhé Qū”
遵循古音和方言
当地人多读六(lù)合
宋先生在南京已经生活了20多年,但是对六合的“六”到底怎么读,还是没搞清,和人们谈起六合时,有时说成“liù”,有时说成“lù”。
就连六合本地人也有疑惑。来自六合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关于“六”字的读音,在他小时候上学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还特地做过介绍,并引发了同学的热烈讨论。“当时我们查了字典,新华字典上面是读‘Lùhé’。但是随着2005年词典的修订,将‘六’用于地名时读作“lù”的读音给取消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读为六(liù)合了。但是作为六合人,在当地的方言中,我们还是习惯性地读为“lù”。后来走上社会后,有很多外地朋友也会向我们询问起这个读音,我们也会给他们做解释,但其实在内心里,我们还是认为是六(lù)合。”
在民政部下属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网站上,记者查询发现,六合区的拼音为“Lùhé Qū”。根据该网站介绍,隋开皇四年(584年),因境内的定山有寒山、狮子山、双鸡山、芙蓉山、高妙山、石人山六峰,峰连环合而称“六合山”,六合因此得名。地名学者邓振明说,一直到清代,“六”就是读成“lù”的,而首次出现“六合山”地名是在隋朝开皇年间,因此应为六(lù) 合山,之后出现的六合镇、六合县等地名也都应为“lù hé”。
民政区划地名司回复称,六安市的拼音为“Lu’an Shi”
关于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地名的读音引发热议
现代汉语词典“六”已无“lù”读音
官方回应读作六(liù)合不算错
根据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目前“六”字拼音为“liù”,且无其他读音。然而,在很多六合本地居民看来,六(lù)合才是正确的读音。
六合区人民政府网站显示,在2018年4月18日有一则市民来信,反映称“新建的六合区文化馆,英文名称错误:Liuhe需要更改为Luhe”。
对此,六合区政府官网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年修正定稿的第五版,已取消了六字在用作地名时lu(音陆)的读法。六字只有一个读音liu(音溜),这就是说我们已从根本上找到了六合区“六”字正确读音的依据,六合区的“六”可以读liu(音溜)了,而读lu(音陆)倒是成了方言的发音。
这个回复还提到,关于该问题,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景仑表示:过去六合区的六虽然规定读lu(音陆),但依然有很多不知道这个规定的人读成了liu(音溜),而且这种读法的人越来越多。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它的社会性,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音自然也不例外。编定《现代汉语词典》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虽不是语言“立法”机关,但它在学术上是有极高权威和影响力的,他们把地名六要读lu(音陆)舍弃也是综合考虑到社会上的各种现状和意见,不是随意乱修订的。中国语言语音历来如此。今后,六合区的六字的读法如果读liu(音溜)肯定不能算错了。
5月19日,新华社就六安的读音问题发表了评论《请为文脉留一音》,其中提到,词典里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现实中不存在。汉语词典是对语言的规范,更应呈现文化的积淀。在浸透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许多地名历史积淀深厚,这种特殊性决定其古音的更改尤须慎重。当地居民依历史文脉故老相传读出来的才是活的地名、活的语言。
“一个地方或一段历史少了一个读音,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文化基因的承袭。知识是冰冷的,但人文是有温度的。只有文化之脉长存、生活之树才能常青。”
5月20日,紫牛新闻记者致电六合区民政局,在等待接听时,听到一段语音提示说:“欢迎致电六(lù)合区民政局”。
接通电话后,六合区民政局地名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六合是属于行政区划的地名,目前他们还是沿用‘六’的古音以及当地方言,读作六(lù)合。
除此之外,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在有关道路方面用到“六”字,例如“浦六路”、“雍六高速”,虽然此处的“六”是指六合,但一般还是读“li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笪越
校对 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