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便民服务车上门办卡 让农村乘车不再“卡”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5-21 17:51

5月21日上午,抗日山脚下,革命老区班庄镇便民服务中心门前开来了一辆红色的“赣榆市民卡流动便民服务车”,镇区及周边各村的村民闻讯后,纷纷赶来排队咨询办理市民卡,现场十分热闹。

“现在共产党政策为老百姓办实事,亲自下来办公交卡,特别是老年卡,老年人不用上青口了,现在上门办了,真好,得感谢公交公司亲自上门,给咱们老百姓解忧排难,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不错的。” 刚刚拿到新办老年免费卡的班庄镇新集村村民张怡方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点赞到。

这是连云港市赣榆客运有限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路向党、五心惠民”先锋行活动,首站来到班庄镇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结合交通“两保一强争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一路向党、五心惠民”先锋行活动,落实暖心免费接、省心网上约、爱心护考车、贴心上门办、舒心零换乘等五项便民惠民措施,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美好出行“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群众乐享美好出行。


“心飞扬”免费接,让群众出行更暖心

“我是从班庄镇来的,坐14路公交车到新北站,直接登上停在站内的“心飞扬”免费直通车,免费送到人民医院看病号,真是太方便了,太暖心了。”刚刚登上开往区人民医院“心飞扬”免费直通车的班庄镇徐接庄村村民徐同芳点赞到。

为解决农村群众坐公交车到城区医院看病、出行不便难题,该公司与区人民医院、瑞慈医院等城区医院加强合作,先后开通了到区人民医院的“心飞扬”志愿服务免费直通车、瑞慈医院免费直通车,常年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客运车站至医院免费接送的暖心服务。

网上预约服务,让群众出行更省心。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区交通运输部门将结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着力打造智慧公交,通过开发APP、掌上公交等现代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公交全网络出行信息服务查询与发布,线路及站点查询、换乘查询、公交实时动态信息等服务,便于乘客候车及换乘。

“我们将开通多种网上购票预约服务,让广大乘客足不出门,就可通过汽车北站微信公众号、巴士管家、携程网等多种渠道,提前网上购买出行汽车票,节假日可提前网订往返票,让群众出行更快捷、更省时、更省心。”区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科长薄印山介绍说。

高考爱心送,让护考爱心传久远

高考在即,面向全区高考学子,该公司组织红榆伞爱心车队出租车,继续推出“高考爱心送”服务,高考期间将在城区免费接送高考学子,特别是出行有困难的高三学生,可电话提前报名预约,免费上门接送,全程助力服务高考考生。

据了解,红榆伞爱心车队“高考爱心送”始于2010年高考,今年是第十二年,红榆伞爱心车队将坚持把“高考爱心送”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

上门办市民卡,让群众出行更贴心

据介绍,该公司从5月21日起正式开通了“市民卡流动便民服务车”,将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全区14个镇集中上门办理市民卡,每个镇上门集中办卡服务时间为2天,每天办卡具体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各镇村及相关单位如有个性化需求,也可提前预约,上门提供办卡服务。


“今天,我们公司流动便民服务车来到了班庄镇,开展一站式上门办卡贴心服务,让农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同城乘公交惠民政策,进一步增强幸福感、获得感,提高美好出行满意率。”公司市民卡便民服务中心科长徐振海介绍说。

乘车零换乘,让群众出行更舒心

5月13日上午,不少乘坐赣榆2路公交车前往海州湾度假区游玩的市民感受到了切实的便利,因为原本设置在水上乐园的2路公交站点,往东延伸至约200米远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内。这既减少了市民行走距离,又保障了出行安全,而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仅仅用了短短一周的时间。

刚和爱人结束游玩的市民徐先生高兴地说:“以前来海州湾玩的时候,不是在这个站点下车,而是在那边下车,过马路感觉挺不安全的,现在这样直接到海州湾这边,下车离景区也很近,玩完以后出大门就到公交站了,比以前安全了、便捷了,感觉挺好的”。

据悉,今年该区交通运输部门结合“两保一强争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快实施高铁站公交场站启用、2条新公交线路开通、33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出美好出行“最后一公里”,实现零换乘、一站式服务。

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国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三进三服务”先锋行活动,通过进公交、进工地、进社区,进一步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温馨、更舒心。”

通讯员 李维媛 司伟 徐恒东 李祥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