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选择常大 圆梦龙城丨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把握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前进方向,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6-20 16:22

“2021选择常大 圆梦龙城”招生直播闪亮登场!6月8日起,每天下午2点,来自常州大学19个学院和怀德学院的院长们将陆续上阵,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学院,为常大好专业代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直播平台、扬子晚报一直播平台将同步直播,考生和家长可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关注,到点收看直播。让我们相约云端,一起走进常州大学!

点击视频,可以回看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李宪锋院长为好专业代言的精彩视频哦。

6月21日下午2点,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熊祖鹏教授将会化身主播,带领你打卡学院的特色场景,告诉你选择常大音乐与影视学院的N个理由。

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成立于2020年,前身为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目前有音乐系、表演系,舞蹈系三系建制。2021年9月将招收舞蹈表演专业。2022年将开设艺术硕士音乐专业(音乐教育方向、声乐演唱方向、合唱指挥方向)硕士点。在学院各个专业成立伊始,便秉持着 “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原则,把学院建设成师资队伍优良、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较高、校企合作深化、密切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学院自成立以来,在省部级及以上比赛中,学生共获个人奖项41项。 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种,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中,小品《八百标兵奔北坡》更入选2021年中国曲协大学生优秀节目称号,并代表江苏省高校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曲艺展演。

全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23人。音乐专业专任教师大都来自国内外顶级音乐学院,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国外如德国汉堡音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等。表演专业和舞蹈专业由国内知名专家引领,师资配备科学。十四五期间将达到95人的师资队伍规模,初步建成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社会影响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者占专任教师的95%。学院教师获国际比赛奖项9项,国际荣誉奖2项、国际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10项、省级、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15项,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奖项9项;培养并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41项。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共承担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CSSCI1篇,北大核心4篇,1篇国外国家级专业期刊;出版学术专著两部,编著1部,教材3部。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240人,“十四五”规划期间,预计本科生将达到50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

学院现有教师教学琴房35间、学生琴房70间。在教学设施配备方面,目前共有90台立式钢琴,专业演奏三角琴两台。学院还有专门提供给表演专业教学、排练的地方——黑匣子。黑匣子建成于2020年,是多功能、综合性艺术场地。学院共有黑匣子4间,能够容纳观众100余人,在这里,经常会承办一些小型演出或活动。不过,黑匣子更是表演专业同学排练演出汇报的场所,做到常态剧场化教学。

此外,还有专业理论课教室、表演排练厅、形体教室、声乐教室、黑匣子小剧场,大剧场、多媒体教室(鉴赏影片)、配音教室等。不同的教室将满足学生的不同课程的需求。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以科研创作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学,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机制;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地区、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及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和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音乐学专业本着“高起点,技能型”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地方区域性音乐教育,培养具有能够符合时代需求的各项技能识,能构从事音乐教育、词曲创作者、音乐编排或组织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表演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表演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艺术团体,院校及文化传媒部门从事电影,电视,戏剧艺术表演和教学,能胜任实践演艺活动,具有本科学历及学位的演艺团体专职演员或其他文艺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

舞蹈表演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良好文化艺术修养、审美品位、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型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舞蹈教学及各类文艺团体组织的舞蹈表演。

音乐专业、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教学、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在当今注重美育、提倡文艺的时代,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将夯实教师教育根基,突出文艺教学品牌,发挥文化传承职能,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专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期待立志向上、有着文艺气息的同学们加入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创造美好的艺术人生。

【院长直播日程】

6月8日—26日每天下午2点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食品学院 院长 陈海群

常州大学药学院、医学院(筹) 院长 王车礼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院长 张屹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院长 何岩峰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朱卫国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院长 张跃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院长 杨长春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院长 徐明华

常州大学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 院长 佟金萍

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姜国刚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副院长 张建

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 院长 宋林飞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院长 李宪锋

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院长 熊祖鹏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院长 陈颖

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 副院长 葛金华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院长 徐勤儿

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副院长 杜志峰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 院长 徐淑玲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院长 刘春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