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轴!京津冀⇄长三角最便捷过江通道来了
来源:扬子晚报
2021-06-30 13:00

 从京沪高速南下,不用拐弯,可以驱车直接跨越长江驶上沪宁高速了!承接五峰山长江大桥与京沪、沪宁两条国家交通大动脉的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定于6月30日正式通车!至此,江苏高速公路中轴线一举打通,跨江融合再添新通道。

图片

南北牵手!京津冀“无缝对接”长三角

“我们业务合作单位在常州,几乎每隔两个月我都会去一趟,过去我们开车从京沪高速下来,要从润扬大桥绕一大圈,现在好了,从五峰山长江大桥可以直接过江,到常州几乎就是一条直线了!”宝应人周伟盼望着五峰山长江大桥通车已经盼了好几年。过去,从京沪高速南下的车辆,如果要到江南,必须在扬州拐弯。上海方向的向东拐,走泰州或南通过江,南京方向的西拐上润扬大桥,或者到南京再过江。长江天堑的阻隔,让1200多公里的京沪高速大通道,在扬州被动地折了个大弯。

如今,弯道变直!

去年底,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打通了连淮扬镇高铁过江的通道;如今,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通车,上层公路通道也一举打通了!由此,江苏高速公路版图的中轴线贯通南北,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拥有了一条南北向最便捷的过江通道。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全长33.004公里,起自G2京沪高速与G40沪陕高速交叉的正谊枢纽,路线向南跨芒稻河,接五峰山长江大桥,跨长江后与铁路桥分离,止于泰镇高速与江宜高速交叉的大港枢纽。全线共设置正谊枢纽、滨江新城、头桥、高桥、镇江新区、大港枢纽等6处互通式立交,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从京沪高速南下往苏州、上海方向的车辆,今后无需拐往江阴大桥、苏通大桥,可从五峰山长江大桥过江后进入沪宁高速;南下常州、杭州方向的车辆,可从五峰山长江大桥过江后经江宜高速、宜长高速,一条直线通达。

图片

新的跨江通道不仅完善了大交通体系,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们的货物80%经高速公路运出,以前上高速必须从润扬大桥或是杭集走,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才能开到高速口,现在3分钟就可以直接上高速了。”站在李典头桥互通入口,江苏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强兴奋地说,时间的压缩、路程的减少,一年可为企业降低成本20%,节省几十万元物流费用,而且过江更方便,未来可以更好地服务江浙沪的客户。

“这条跨江通道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推动跨江融合发展,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和宁镇扬一体化,助力我省构建高质量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江苏样板,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省交建局五峰山接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洪涛说。

面向未来!引领中国新一代高速公路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上,除了感受到八车道的畅跑无阻,还可以体验到中国“顶配版”高速公路带来的便捷!

前不久,记者在指挥部的引领下,亲眼见识了国内第一条“未来高速”的各种高精尖“黑科技”。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设置了10公里车道级雾天诱导试验段。记者在现场看到,试验段的每一条车道,都在地面埋设了诱导灯,可以在雨雪、雾天实现类似于飞机盲降的效果。 “在恶劣天气下,特别是雨雪、团雾环境下,我们设置在车道两侧的诱导灯就会自动点亮,通过路侧激光探测器检测通行车辆并在车辆后方以红灯闪烁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距离,实现车道级安全诱导行驶。”项目副总指挥卢毅告诉记者,这10公里的试验段上布设了6000多个诱导灯,在国内首次实现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

在高桥收费站,记者惊奇地看到,这里并没有过往我们在高速收费站区看到的林立的龙门架。“五峰山接线工程是江苏首个准自由流收费试点项目,通过将龙门架前移到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实现了 ETC 的预收费。车主在下收费匝道时,即可以听到车内设备‘滴’一声响,完成无感收费。”宁沪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准自由流收费可以将ETC车道通行效率提高3倍以上,车主几乎不用踩刹车即可通过收费站。

图片

更神奇的还有消冰融雪装置。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桥梁比较多,到了下雪天特别容易结冰。在接线的南北侧,分别设置了喷淋式和发热电缆式两种消冰除雪试验段。2020年12月29日,温度降至零下10度,已初步建成的消冰融雪系统立即开展了测试,测试效果达到预期,路面很快“冰消雪融”。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还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完备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基地,拥有全省新建体量最大的智慧服务区——扬州广陵服务区……以“安全保障全天候、出行服务全方位、运营维护全数字、绿色建管全寿命”为理念,打造了一条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高速公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智慧交通建设的新标杆。

跨越天堑!“十四五”再开工6座过江通道

400多公里长江横贯江苏,从“拥江发展”走向“跨江融合”,离不开过江通道的加密。过去五年来,江苏先后建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江心洲长江大桥,建设数量超过过去十年之和。截至目前,江苏已建成了各类过江通道17座,在建过江通道7座,全省过江通道布局更加均衡,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开新通道。

放眼江苏,一体化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就。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以促进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经济板块紧密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跨江交通支撑能力。

图片

崔永兴 摄

按照“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眼下江苏正在倒排时序进度,规模化开工,快速化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十四五”期间,6座过江通道计划建成通车;除去今年初已开工的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外,“十四五”期间江苏还计划再开工6座过江通道,包括张皋、海太、江阴第三、通沪过江通道以及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宁仪扬城际铁路过江通道;此外,还储备推进苏通第二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具备开工条件。

到2025年,力争全省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达到30座,初步形成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过江通道瓶颈基本缓解;至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过江通道系统,长江两岸城市之间实现无缝化、一体化衔接,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视频 陈金刚 曾宏亮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张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