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参与活动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江苏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江苏省委的指导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歌颂写在大地上——线上马拉松暨打卡红色地标”活动。线上线下产品和活动自2021年4月28日推出以来,持续吸引广大受众参与。他们通过H5产品,线上“跑马”重温党史故事,并邀约伙伴们一同加入。截至2021年7月18日 ,线上打卡已超330万人次。线上线下沉浸式打卡,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也让江苏的红色资源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开始。为了统一和加强华中地区党政军的领导,1947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组建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简称华中工委)。同年11月10日,华中工委、华中军事指挥部、华中行政办事处在射阳耦耕堂成立。华中工委从组建到撤销的18个月时间里,坚持武装斗争,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地方经济,组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7月19日,打卡红色地标活动来到射阳县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外景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块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华中解放区(苏皖解放区)。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为保存有生力量,1946年底,华中党政军领导机关随华中野战军主力北撤山东。12月23日,华中分局并入华东局,留下陈丕显、管文蔚两名委员,率领精干的领导机关以华中分局的名义,坚持敌后游击斗争。
1947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为了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统一和加强华中地区党、政、军的领导,1947年9月12日,中央华东局决定,组建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简称“华中工委”),陈丕显任华中工委书记,管文蔚、姬鹏飞、陈庆先、曹荻秋(后增加韦国清、刘先胜、张凯)等人为委员。同时成立华中行政办事处和华中指挥部,对华中地区党政军实行统一领导。由留下的陈丕显、管文蔚两名华中分局原委员们,从苏中海安开始,边组建边北上。1947年11月,到达射阳县耦耕堂。11月10日,华中工委、华中行政办事处和华中指挥部在射阳县耦耕堂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
华中工委办公室
华中工委书记、华中指挥部政委 陈丕显
华中工委成立后,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巩固扩大华中解放区。组织了新安镇攻坚战,打破了敌人分割淮海地区的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发起第三次海栟线攻势和李堡攻坚战,扼制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清剿”和“扫荡”的势头,使敌南线兵力收缩;组织了盐南出击战,大获全胜;1948年的春季,发起了四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领导华中军民粉碎了黄百韬、张雪中兵团的“扫荡”;发起了涟淮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内藏品——缴获的公文包、手枪套腰带、子弹袋
华中行政办事处粮食局拟文稿
华中工委在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的同时,1948年2月中旬至4月底,还组织召开了华中土地会议,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让华中解放区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梦想;同时,大力发展农工商业,制定了工商业、农业、粮食、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增强了解放区的经济实力;创办了《华中日报》,成立了剧团、文工团,恢复和创办了华中公学和各分区分校、江淮公学、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以及区、县、乡的高中、初中、小学和区立师范、简易师范等学校,恢复和发展了华中解放区文化教育事业;1947年11月24日,开办了华中党校,培训县团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为了提前做好接管江南的工作,还举办培训班,进行培养和选拔江南干部工作,为接管江南新区做好人才的准备。
华中行政办事处颁发的委令,委任陆奎同志为建阳县(今建湖县)县长
华中工委所做的党的干部和组织工作,不仅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华中工委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凝聚了民心,让广大农民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翻身求解放的决心,掀起了参军和支前的热潮。在土改运动中,有20万农民积极参军,渡江战役前又有3.5万人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组织青壮年踊跃参军的同时,华中工委领导华中军民全力支前,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华中工委在领导华中解放区进行敌后斗争的同时,成立了江南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发展秘密武装、策反国民党江阴要塞起义等工作,为顺利平稳接管苏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华中工委在射阳县耦耕堂成立一年后,1948年12月到达淮阴,1949年3月10日,迁移抵达泰州。4月,华中地区解放,苏北、苏南和南京均成立了党政军机构,华中工委自行撤销。华中工委前后历时虽短,但它存在的历史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它让华中解放区党政军民有了坚强统一的领导集体,粉碎了敌人无数次“清剿”“扫荡”,取得了坚持、巩固和建设解放区的一系列重大胜利,为人民解放军大举反攻,“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胜利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中共华中工委所建立的卓越的历史功绩,所积累的丰富的历史经验、所形成的光荣的传统,永远彪炳史册,为世世代代的华中人民所铭记、传诵!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展厅陈列
华中支前司令部颁发的一等功臣勋章
为铭记先辈丰功伟绩,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射阳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5月建成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该馆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位于射阳县城西郊,占地3840平方米,馆舍面积1400平方米。纪念馆以“在华中工委旗帜下走向胜利”为主题,由序厅、东方欲晓、石破天惊、车轮滚滚、将星璀璨、初心与使命等5个展厅组成,有500多米展线、近千幅历史图片、50多件文物,生动再现了华中工委的辉煌历程。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馆内主题雕塑
纪念馆建成后一直坚持免费开放,常年为党员干部、部队官兵、青少年学生和各界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参观服务。开馆以来,先后成功接待全国党政军各界人士近200万人次,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华侨文化交流示范基地、盐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专线。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 射阳县委党史办 提供文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梦雪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