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观 | 止谣之战,“堵”加“疏”提升公众对涉疫谣言“免疫力”
2021-07-28 20:25

在南京战疫这关键的紧要时刻,近日却仍有不实消息传播。据紫牛新闻“牛刀斩谣”报道:7月27日网传的“溧水开建方舱医院”、“苏州观前街、白塔东路有饭店被封”,7月26日网传的“南京自来水要变黄”等消息皆为谣言,相继被“打脸”!更有甚者,有网友自称得了新冠肺炎,在微信群、朋友圈散布假消息。一些用旧闻混淆视听、用其他图片张冠李戴的不实信息,也已经被辟谣。

正在南京全城同心战疫的时候,这些虚假信息被一些网民信以为真,还会影响大家战疫的信心。如何去制止谣言传播?通常谣言的产生,除了来自个别网民出于主观臆测、情绪发泄等目的,还有其背后社会性的原因。传播规律告诉我们,当社会存在结构性压力且正常的传播系统受到干扰时,谣言就可能出现,所谓“逢灾必现”。

非常时期的失实消息,不仅破坏社会秩序、干扰网络环境,还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因此对于涉疫情谣言,首先,必须坚决“堵”,阻断其传播。对于近期网上涉南京疫情不实消息,官方和媒体已纷纷辟谣。对编造、散布涉疫谣言者,还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来严惩,不能让谣言始作俑者逃脱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近期一些个人发布的南京涉疫谣言,公安部门已依法进行处理。

其次,要制止谣言,应及时让真实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公众,从根源上杜绝谣言的出现。正所谓“谣言止于真相”。要力争让真相永远跑在谣言的前面,不给谣言可乘之机!

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能有效挤压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空间,有助于将网络公共空间还给真实明朗的信息和内容,防止谣言在各种网络渠道传播、发酵开来,混淆视听。当然信息的发布,要以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及时调查、准确掌握为基础。总而言之,伴随互联网发展,各种平台信息会裂变式传播,因此每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权威信息越是及时准确发布,就越有助于减少谣言,也有助于减少不实信息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这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及时掌握动态,第一时间回应关切,这也将增强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近期南京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可谓十分及时。

第三,要确保广大市民从自身源头上不信谣、不传谣,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在全力战疫、工作的当下,不少市民确实也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因此,以及时的科普和必要的心理干预,来缓解、疏导公众的心理,也是阻止谣言传播的应有之义。当人们情绪紧张时,迫切需要最新的消息以缓解自身的焦虑。为什么人们会说“有消息总比没消息要好”,就是由于人们害怕面临失控的局面,对于密切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消息,心里似乎才有了底。这就可以理解,不可控的疫情等突发性事件,也往往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到非常时期,“自来水停止供应”“自来水被污染”“自来水变黄”等等谣言就开始出现。因此,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关注公众的心理需求,进行科普等有效传播,让公众掌握更多日常必须信息,必要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服务,为不安、焦虑的情绪提供一个出口,如此,才会让人们对网络谣言真正产生“免疫力”。

阻断谣言的传播也是“防疫战”的重要一环。在南京全城抗疫的重要时刻,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唯有全民一心,共同对抗疫情,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止谣之战,让我们一起打响。

评论员 范译  薛蓓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