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古城三大商圈升级“焕新”,繁华姑苏版图徐徐展开
来源:议事苑
2021-08-23 16:41

自古客商云集,经济繁荣,水运和贸易盛极一时,苏州观前、石路、南门三大传统商圈久负盛名……凭借着2500年风貌的传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苏州姑苏区成为全国首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也是践行“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先行者。

几天前,随着苏州华贸与丽思卡尔顿酒店、万豪行政公寓正式签约,苏州华贸中心全面启动招商运营。重量级商贸航母的落地,背后折射出姑苏区重塑古城商业格局的决心。近期发布的《姑苏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明确,“文商旅产业”是四大重点扶持产业之一,通过对全区现有重点商贸项目资源调查摸底、梳理汇总,确定了10项重点商贸项目。当前,姑苏区正快马加鞭,推进古城三大商圈品质提升、扩容升级、业态焕新的步伐,为做精苏式生活典范注入更多新时代活力!

商贸航母落户古城

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身为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描写的“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位于苏州古城的石路商圈曾“红极一时”,石路步行街、山塘历史街区、留园、潮州会馆等丰富的文商旅资源汇聚于此。坐稳“苏州第一商圈”名号的观前商圈,是属于老苏州人共同的记忆,这里云集众多百年老字号和“网红”品牌。去年,经过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观前街主街全新亮相,在2020年“双12苏州购物节”期间人气爆棚,充满烟火气的苏州夜生活正在“嗨起来”!

尽管古城在苏州全市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但它也面临着业态结构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空心化严重、城市活力不足等现状,公务服务配套、环境品质相对滞后,急需整体发力。直面挑战,姑苏区正有针对性地谋求突破之策。以重点商业项目带动城市更新,不仅是古城空间和功能的置换,更是对于古城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的更新和重构。

此次苏州华贸中心落户姑苏核心区域,和这座千年古城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在78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内,苏州华贸中心将主打建设超甲级写字楼、名品购物中心、奢华品牌酒店、国际化公寓,未来还将引入更多高端商业品牌,目前正在洽谈、达成初步意向的品牌超过200家,全力构筑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平台。

集聚新兴产业错位发展

描绘“做优商贸中心”美好愿景

苏州是江南城市的典范,街巷、园林、美食、昆曲,无一不是勾勒“苏式生活”的关键词。眼下,姑苏区正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大讨论,在新时代凝炼“苏式生活”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要义。不久的将来,苏州华贸中心也将探索打造园林式商业街区、紫芝园、艺术博物馆、评弹昆曲剧场,让江南文化特色的文旅地标成为其引流名片,为古城提升高端旅游、高端商务接待能力提供有利契机,带动古城业态迎来新一轮的升级转型。

紧盯商贸中心定位,最大限度发挥辖区行政、商贸、文旅资源富集这一比较优势。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稳居全国前十的经济地位。位于苏州核心城区的姑苏区,因拥有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战略资源,而成为长三角经济群企业投资布局的战略重镇。近期召开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苏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姑苏区“一中心、两高地、一典范”的总体定位,为古城描绘出做优商贸中心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观前美罗(南扩)、仁恒仓街、金地广场、泰华商城、百盛长发汇等10项重点商贸项目将找准定位,围绕高端零售、文化艺术服务、生活方式品牌、深夜餐饮、电子竞技、潮玩手办等业态错位发展,从商圈本身优势特色出发,集聚新兴产业,赋予商圈更多发展新动能。

“商业+文化”、“商业+旅游”

姑苏区拿出一揽子方案

以“商业+文化”、“商业+旅游”实现创新性转化,为古城注入更多活力,正是古城保护给出的更新密码。对此,姑苏区立足三大传统商圈,亮出一整套行动方案:加快石路商圈品质提升步伐,不断提升周边绿化、交通、水上游、文化资源开放利用等配套保障水平;加快观前商圈扩容升级步伐,推动美罗南扩建项目今年开工,实现总投资超50亿元,紧盯东吴丝织厂地块,加大与百盛、恒隆等零售业巨头接洽力度,加速开发利用进程;加快南门商圈业态焕新步伐,推动泰华商城整体改造,全力打造苏纶场夜经济品牌;加快多元商业招引培育步伐,对标上海新天地等先进地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网红经济。常态化开展好“双十二”“55”购物节等活动,重点发展TOD建设、社区商业,丰富商贸业态层次,营造24小时不间断的消费环境。

新征程开启的春天即将到来,瞄准“老苏州安居乐居的幸福家园、外地游客心驰神往的人间天堂”目标定位,姑苏区认为,富庶繁华是前提,然后才谈得上精致典雅。唯有不断探寻老城发展的路径,才有机会谋求新发展,实现大跨越。

今年,随着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1+11”方案的出炉,姑苏区以引导开发商开发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持续加强古城更新的内在动力,高水平统筹规划、高标准开发运营,高质量构建集聚要素、通达物流、传播文化、聚揽人才的城市中枢,倾力打造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一座充满活力的商贸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的和美之城。

作者 潘心洁 周晓青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