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校长说|镇江一中校长吴铁俊:梦想照亮现实 奋斗铸就辉煌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01 14:35

9月1日,南京一大批中小学迎来了线上开学,在这个特殊的开学季,校长们也为亲爱的同学们准备“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主题演讲。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同步开设“开学第一课•校长说”专栏,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校长们的闪光智慧和谆谆嘱托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以下是江苏省镇江一中“校长说”全文:


梦想照亮现实   奋斗铸就辉煌

吴铁俊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刚刚过去的2021年暑期注定是令人难忘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感慨:建党百年盛典,唱响了世纪颂歌,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洪灾无情人有情,驰援河南献爱心”,无数感人的画面生动地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德尔塔病毒汹汹来袭,南京、扬州、张家界等地合力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铜墙铁壁,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疫情防控的责任和担当;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圣火照亮了东京深邃的夜空……我们倍感庆幸,庆幸我们虽不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有幸生活在强大的中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适逢“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的攻坚之年和教育治理综合改革的深化之年,重返美丽、熟悉的校园,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如何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率先跑好第一棒、奋力跑出加速度,是摆在我们全校师生面前的新挑战、新课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逆天改命的感人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以启迪和帮助。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梦想照亮现实  奋斗铸就辉煌》。

提起苏炳添这个名字,也许有些人并不熟悉,但如果我要说苏炳添与姚明、刘翔齐名,是中国第一飞人、亚洲第一飞人,是黄色人种的yyds时,你一定会肃然起敬。从2015年第一次跑进10秒大关,到32岁第一次跑进奥运赛场;从半决赛9秒83强势闯入决赛,到两小时后再次跑出9秒98的佳绩。一次次挑战极限,跑赢时间,跑赢人生。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夺得奖牌却担任旗手的运动员,昭示着国人对体育精神又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同样赢得尊重;即使没有夺得奖牌,依然星光灿烂。

回溯苏炳添的成功轨迹,离不开三个关键词:梦想、科学、自律。

一是梦想。从练短跑之日起,苏炳添就坚定了“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黄种人、亚洲人”的梦想,“无论如何,也要为梦想好好拼一把,不想把遗憾带进棺材里。”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9秒89。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2011年,苏炳添以10秒16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后就遇到了瓶颈,成绩不进反退,2015年在美国冬训时一度连女选手都跑不过,因此他也萌生了退役的念头:一是因为身材矮小,没有发展空间。短跑运动员的黄金身高,通常在180cm到195cm,而他只有172cm。博尔特跑100米只需要42步,苏炳添却需要48步。二是黄金年龄即将过去,成绩很难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最佳状态大多在28岁之前,2015年的苏炳添已经26岁了,同期的师兄弟已经纷纷退役。但只要一想到最初的梦想,他浑身就又充满了“不服输”的斗志和信心。

二是科学。运动生涯遭遇“瓶颈期”,按照传统的方式训练,成绩很难再提高,于是苏炳添想到了“改变”:改变的第一步是先找到存在不足,如起跑姿势不合理,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等。改变的第二步是开展针对性训练。针对性训练,说起来容易,要真正改变简直比登天还难,如调整起跑姿势,以前是右脚在前,现在必须调整为左脚在前,这种训练方式已经延续了十几年,早就形成了肌肉记忆、条件反射。改变的第三步是写训练日记。日常训练谢炳添经常累到恶心呕吐,但他一直坚持写训练日记。“他把所有比赛资料,都存在了电脑里,没事就一遍又一遍地看,研究分析哪里存在不足,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改善。”

三是自律。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怎样的体验?苏炳添的回答是:“很枯燥,太累了,不仅训练枯燥,饮食也很枯燥。真的很难坚持下去……”但每每不想练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自己的梦想,就会心有不甘,永不言弃。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苏炳添的生活高度自律:从不吃猪肉,从不吃夜宵,从不抽烟喝酒,从不喝碳酸饮料。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睡觉,关掉手机,近10年如一日,远离诱惑,甘于寂寞。

那么,苏炳添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迪呢?

怀揣梦想是前提。心理学中有一个“梦想法则”,说一个人只要内心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当你下决心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人生最精彩的不是确立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放飞梦想,充满自信,不懈奋斗,说不定经过努力就实现了呢?即使不能实现,它也会带你走很远的距离,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科学训练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刻苦训练只是决定了运动员的下限,科学训练才能决定运动员的上限。中国田径队原教练邹振先说:“男子百米短跑,没有人相信中国人也行,但苏炳添对百米技术吃透了,他研究过几乎所有最优秀的世界百米飞人们的技术特点。可见,只要路子对,方法对,勤奋刻苦,一样可以成功。”竞技体育如此,科技发展如此,学习生活同样如此。科学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严格自律是保障。“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心英雄》这首歌之所以长盛不衰、百听不厌,是因为她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自律和不自律之间,差的就是整个人生。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很优秀,但是优秀的人肯定非常自律。千万不能在本该奋斗的年纪“躺平”,在硝烟弥漫的“内卷”中蜷缩:很多当下让你感觉很爽的东西,最终都会让你痛苦;而那些让你当下痛苦的东西,却会让你撕裂般成长。吃不了一时的苦的人终将吃一世的苦。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苏炳添的成功也许只是个案,但成功背后蕴含的哲理耐人寻味、催人奋进。老师们,同学们,只要我们胸怀梦想,志存高远,遵循科学,求真力行,严于自律,至诚无息,就一定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梦想照亮现实,用奋斗铸就辉煌!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