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从江苏起飞,将可以通达哪些地方?9月8日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给出你答案。2023年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2024年开工建设禄口机场三期,打造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未来五年江苏人的“飞行”生活画出新蓝图。
打造南京国际航空枢纽,禄口机场目标进入全球前50名
先来看一个数据对比。2019年底,江苏旅客吞吐量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达到5844万人次。那么,“十四五”末将是什么模样呢?
规划给出一个明确目标: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500-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0-150万吨,起降架次超过80万架次,年均分别增长6.5-8.5%、14-17.5%和6%。
也就是说,通过几年的努力,江苏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增加4成以上,更多的人出行可以“打飞的”。
“十四五”江苏将着力打造南京国际航空枢纽,使南京禄口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4500万人次、65-70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
苏南硕放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1200-1500万人次、25-30万吨。
全省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超过6个。
规划明确,“十四五”民航基本实现现代化,支撑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3小时可以通达国内主要城市。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通达率达到90%。
全面提升运行效率,航班正常率高于80%。
2023年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2024年开工建设禄口机场三期
加快运输机场设施建设,是“十四五”江苏民航发展的重要任务。2021年建成投运连云港花果山机场,2022年建成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2024年建成苏南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及东部货运区等项目,2025年建成常州奔牛、徐州观音、扬州泰州、淮安涟水、盐城南洋等机场改扩建项目。
一批公众关注的新开工项目确定了“时间表”。2022年开工建设扬州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2023年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2024年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推进苏南硕放机场二跑道和T3航站楼前期研究,及早开工建设。
未来的机场不仅更“大”,而且更“聪明”。 南京禄口、苏南硕放、连云港花果山、淮安涟水以及南通新机场等机场,将重点建设智慧机场,实现各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打造国内空中快线,重点恢复这些国际航线
在优化国内客运航线网络方面,南京禄口机场将重点提升至国内八大核心市场的通畅性。围绕“八大通道”中的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打造精品快线,扩大航线广度,提高南京首位度和辐射能级。
国际航线方面,南京禄口机场在欧美市场重点恢复和培育法兰克福、莫斯科、赫尔辛基、洛杉矶、温哥华航线,重点关注巴黎、伦敦、纽约、芝加哥航线;澳洲市场积极恢复深耕悉尼、适时新开墨尔本航线;亚洲市场强化东北亚、东南亚等走廊建设,优先恢复首都和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航线;中东市场优先开通至迪拜航线。
苏南硕放机场加快恢复布局与东北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等航线。
南通机场与上海市场联动发展,重点布局东南亚、东北亚重点旅游市场航线,稳定运营台北航线。
支持盐城南洋机场加大对韩国、日本的航线密度和航班频次。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机场”,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
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之一。江苏在“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辐射都市圈的机场外围“快”系统,机场与都市圈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2小时出行圈,与主枢纽形成1小时出行圈,与主城区0.5小时通达;覆盖空港地区的机场区域“畅”系统,实现区域内机动车10分钟内上快速路和地区干线公路,15分钟内通达国省干线公路,旅客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车站;涵盖本场全域的机场内部“便”系统,打造机场核心区一体化枢纽换乘体系,高铁站、地铁站10分钟到航站楼,实现“快、畅、便”的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围绕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机场”。推动宁宣、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规划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南京市域快线前期研究工作,将南京禄口机场建设成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苏锡常都市快线、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轨道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进程,形成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
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为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创造条件。
打造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海淘”收货会更快
推进航空货运发展,将给热爱“海淘”的人们带来更快捷的购物体验。
规划提出,南京禄口机场加强与中国邮政航空合作,打造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苏南硕放机场力争新开日本、韩国定期货运航线;南通机场继续巩固和加密至东北亚、东南亚的国际货运航线;淮安涟水机场新开国内和周边邻近国家货运航线。
探索省市共同组建国际航空货运平台。成立江苏京东货运航空公司,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货运代理与物流企业落户江苏,提升江苏航空货运的运行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提升航空口岸货运服务能力,推行7×24小时通关的长效机制。探索设立异地航空货站,无缝对接企业空运需求。
打造“道路+航空”应急救援平台,完善航空医疗救护服务
在通用航空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建成溧阳天目湖、淮安金湖、无锡丁蜀等通用机场;建成江苏新沂(淮海经济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积极推进省级通航服务保障中心建设。
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支持打造“道路+航空”应急救援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南京和徐州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航空医疗救护服务。规划还提出,鼓励在三甲以上医院、重要学校、体育场馆等区域,布设直升机停机坪或者预留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着力打造江苏特色通航品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