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力波 | 中秋档“家庭主题”再次爆发,不被理解的父爱VS被忽视的母爱,你选哪部?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1-09-15 19:31

 今年,影视剧在题材上都很青睐家庭题材,家庭情感剧《乔家的儿女》刚热播完,《人世间》 《新一年又一年》《小敏家》《小欢喜2022》等新剧待播。而在电影方面,春节档《你好,李焕英》为家庭题材片开了一个好头,后续清明档的《我的姐姐》,暑假档的《了不起的老爸》等影片再接再厉。

即将到来的中秋档,《峰爆》以基建父子在灾难面前的和解来切入 ;《关于我妈的一切》则被认为是《你好,李焕英》的延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通过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等人的阐述,也在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总的来看,今年中秋档多部影片都拥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最终的赢家必然是更戳中人心的那一部。

图片

《峰爆》或获得了《流浪地球》的爆款钥匙

灾难场景震撼呈现与中国父子关系双重保证

这个中秋档,目前最热的电影当属灾难大片《峰爆》,细数近年来的灾难片,诸如《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票房量级都在17亿以上。

如果《峰爆》能够延续此题材市场的热潮,同时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其票房爆发空间还是相当可观的。

从目前来看,灾难电影取胜有两大法宝,一是灾难场面,二是情感。拿在前的“珠玉”来看,《流浪地球》就掌握了“爆款”的钥匙:在灾难场面的呈现上,打破了国产电影工业化程度的天花板,成为后续很多视效大片的标杆;同时电影打动人的是其描述的中国式家庭故事,即三代人之间在地球面临毁灭时发生的微妙关系,轴心是一对父子。

那《峰爆》做得如何呢?剧情上,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突袭云江县城,城中宁静祥和的生活被接踵而来的地陷、塌方、泥石流打破,16万民众遭遇生命威胁。基建工作者更面临艰难抉择,是否要炸掉耗费十年心血修建的隧道,而这或许是救人的唯一办法。与此同时,基建人、飞行员、消防员等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挺身而出,从四面八方火速奔赴一线,一场为了保护县城民众的绝境救援就此展开。这其中,老洪(黄志忠饰演)和小洪(朱一龙饰演)父子逆天灾而行,展开生死救援。

在灾难呈现方面,《峰爆》在“新主流电影”的创作道路上有了风格拓展的大胆尝试,不仅有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真实展现,也突出了普通人面对灾情展现的大无畏精神。

而亲情方面,老洪和小洪在救援期间有了一次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和解,该片之前点映和首映时,这部分的处理打动了无数观众。

记者了解到,此前《峰爆》首映礼特别邀请了老铁道兵参加,其中老铁道兵陈元生和儿子陈诚父子,与影片《峰爆》中的老洪和小洪极为相似。老陈因抢工期错过了儿子的出生;兵改工后,老陈投身国家基建,平均两年才回家探亲一次,父子俩常年缺乏交流、留下心结。直到儿子也进入基建行业,才开始理解父亲的不易。小陈说:“我和我父亲很感谢小朱老师还有黄老师塑造这样两个形象,想向你们俩致敬。”老陈则表示,“大家通常会用震撼来形容这部电影,但我的角度不同,我更能体会到影片里从老铁道兵到铁建员工这样的传承”。随后,父子俩也作出片中父子拥抱的动作,以一种“男人间的方式”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意。

图片

《关于我妈的一切》展现“易被忽略的母爱”

被称“催泪效果对标《你好,李焕英》”

今年中秋档或将出现一匹票房黑马。将于9月19日正式公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近日在各地试映中引发强烈“催泪”效果,还有影评人将之与今年春节档票房大片《你好,李焕英》对标。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设置为“癌症+母女相处”的双元素,其主题除了母爱,还有“死亡教育”,而此类影片如《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也曾取得过票房佳绩。

如果一个家庭中失去了母亲这个角色,它会变成什么样?《关于我妈的一切》聚焦一位以家庭为重的母亲的平凡生活,试图用真实的情感触动每一位观众的内心,展现平日里融入生活的每分每秒,却又被人们忽略的母爱与亲情力量。

“母爱”可以说是大银幕上永远可以引发最多人共鸣的主题,很多网友表示看了预告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在影片中,徐帆饰演了一位不被女儿理解的母亲,她的爱尖利又汹涌,时常会伤害女儿,却又总是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用尽全力托她一把。她不完美,却在勉力扮演自己的各个角色——她是那个为了让丈夫回到工作岗位而与领导据理力争的妻子;那个为了照顾婆婆而忍住情绪的儿媳;那个恨铁不成钢的姐姐……

在女儿看来,妈妈的爱多少有些“自说自话”:好不容易回到家歇歇,妈妈就一大早拉开窗帘不让人睡懒觉;说了无数次“进房间先敲门”,妈妈还是想闯就闯,甚至强行要求两人一起睡,因为“你难得回来一趟,跟妈妈睡觉是妈妈的特权”;自行给女儿安排相亲,还要求女儿当着一大堆亲戚朋友表演才艺……在这段关系中,尽管女儿一次次强调“你不要再管我”,妈妈却依然管她的家务、管她的工作、管她的恋爱、管她的一切,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你妈!我这是为了你好!”但母女间所有的掌控与反抗,都在医院发出一纸诊断后悄悄改变。妈妈得了癌症,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忍受不适和疼痛,如今疾病已经发展到无法治疗的晚期。

导演赵天宇告诉记者,在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的创作中,他就投入了初为人父的情感体验,女儿的降生让他开始回溯自己的人生,也对亲情与家庭有了更多的感悟。他以大量采访、前调获取的真实生活故事为基石,倾注真诚的情感进行呈现。在前期筹备中,他累积采访了解了40对母女,“你小时候最喜欢跟妈妈睡了,你总说’妈妈身上的味道好香啊’!”“可是我现在不喜欢了!”影片对母女相处细节的真实展现,叙述了中国式母女的日常。

看过预告后,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生活化的真实母女相处瞬间打动,直言“徐帆演的季佩珍太像我妈了”,也表示在李小美身上看到了自己。

图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

贾樟柯拍了一部讲中国人心事的电影

这个中秋节还有一部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它是贾樟柯导演的新作。预告片中,贾平凹谈及自己“终生的快乐与终生的痛苦”,梁鸿回忆亲人的艰难生活,余华则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在海里游泳的经历,从而引出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几位作家慷慨分享自己的私密情感故事,唤起观众的深层情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我一直想拍一部电影能够把中国人的心事讲出来,我希望能够通过四代作家的接力表达,来谈一谈几代中国人的心事。”导演贾樟柯透露,“四位作家的私人记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好像一个情感的索引;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线索,最终游进去的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情感大海。”

据悉,此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于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第58届纽约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展映,均取得热烈反响。《纽约时报》将影片列为2020年纽约电影节十部必看佳片,并给予影片高度评价:“在中国社会进步与失去的复杂交织中,在这些刻画变化的脸孔的认真讲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社会发生这些改变的答案。”同时,影片以诗意的文学记忆讲述历史流变,引发国内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